本文以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一个牧业村庄作为个案,试图通过描述牧民的日常畜牧业经营,来呈现当前牧民的生计方式和牧民行为如何嵌套在其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首先,本文简单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方案。其次,本文围绕着“人—畜—草”三者的关系,识别出适应气候的波动与不确定性是草原畜牧业生产的核心,并探讨了牧民应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方法。最后本文强调,草原政策需要重视草原社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耦合性特征。
畜牧业,游牧社会,生态文化,人类学
李艳波: 李艳波,女,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博士,主要从事自然资源管理、草场管理领域研究。
汪韬: 汪韬,硕士,现为《南方周末》记者,从事环境保护相关报道。
李文军: 李文军,博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自然资源管理领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