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提高中国话语体系的科学化大众化国际化水平
在线阅读 收藏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自己的一整套话语体系。近现代以来,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这种话语体系又在中国共产党的主导下,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发生着有时激进、有时渐进的变化。到了今天,中国的话语体系,除了纯粹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内容外,在政治经济、人文社会、价值观念,特别是作为其灵魂统领的意识形态方面,无疑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一种非常独特的系统。它既在相当程度上与世界衔接,又在很多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

今天,主导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体系。所以,今天中国的话语体系,就其本质内容来说,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话语体系上,当前要解决内外两个问题:一个是进一步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认同问题,一个是解决中国道路中国经验如何被国际社会更多地理解,并扩大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问题。前者关系到能否团结13亿人民继续共同奋斗的问题,后者关系到能否继续为中国的发展创造一个更好的国际环境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当然首先是体现在实践上,但同时也表现在一定的话语体系上。实践是本质、是内容。话语体系是表现、是形式。但两者又有着紧密的联系,话语体系不可能决定实质内容,但它却是实质内容的反映,也是实质内容是否广为普及、是否深入人心、是否得到普遍赞同的晴雨表、温度计。

应该肯定,当代中国的话语体系,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中已经深入人心,在世界上也有着广泛的影响。对此,我们有充分的自信。但同时,也要看到,这种话语体系也面临着很多这样那样的挑战和考验。因此,除了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外,把话语体系这样的问题提炼出来,专门研究和探讨这种话语体系的传播、普及、接受、认同问题,也是很有意义的。

我认为,我们的话语体系要进一步获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进一步扩大在世界上的影响,需要注意进一步提高中国话语体系的科学化、大众化、国际化水平这“三化”问题。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