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项目1991年成立伊始,蒙古国一直积极参与。在平壤会议上,蒙古国签署了建立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项目秘书处的多边协定,同意发起由中国、朝鲜、蒙古国和韩国代表组成的工作小组以讨论东北亚发展事宜
1997年,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项目办公室由纽约迁至北京,成员国建立起政府间委员会。成员国同意每年贡献至少25000美元作为委员会的运行开销,而蒙古国自1999年起便参与出资,贡献自己应尽的一份力量。1998年10月7日,蒙古国政府出台了第58号决议,据此,蒙古国同年建立起一个国家级行动小组,其职责在于积极参与并向成员国委员会争取更大努力。此举显示出蒙古国对大图们江地区实现更深更快发展的兴趣与决心。
国家级行动小组由蒙古国国家发展办公室、财政部和基础设施部设立,也包括来自其他相关部门的成员,如文化旅游体育部和外交部等。国家级行动小组由基础设施部领导,并根据具有不同战略重要性的领域分成多个工作组,如能源领域、电信和基础设施领域、贸易和投资领域、旅游业,进而扩展项目活动。
蒙古国在大图们倡议中积极参与合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交通行业活动。
为推动交通行业方面合作,大图们江倡议于2009年成立了交通委员会并每年召开会议。推动交通行业发展与东北亚地区的交通走廊相关,因而对大图们江倡议和东北亚成员国至关重要。
多年来,蒙古国政府一直认识到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性,认为这种投资是释放蒙古国东部地区发展潜能的当务之急。对蒙古国来说,降低交通成本一直是进入亚洲和欧洲市场的关键所在,因此,在过去6年中,蒙古国在道路发展方面投资逾17550亿图格里克(当前汇率折合美元约8.775亿)。2013年8月,大图们江倡议交通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俄罗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召开。会上,蒙古国提出在图们江交通走廊额外建设两条交通道路,获得委员会同意。两条交通道路分别为:铁路:“乌兰巴托—温都尔汗—西乌尔特—毕其格图”,公路:“赛音山达—西乌尔特—霍特—毕其格图”。上述走廊对于东北亚地区发展具有战略性重要作用。通过这些通道,蒙古国将能够到达锦州港和其他东亚海港。此外,鉴于跨境发展的重要性,蒙古国目前计划于2015年发起跨境委员会会议。
促成地区内整体合作氛围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地区内国家间双边关系的改进。该领域内近来最显著的进步即是俄罗斯、蒙古国和中国就交通发展和多边协议进行的谈判。2014年10月,中国、俄罗斯和蒙古国外交部部长于蒙古国乌兰巴托会面,并就各国间为进行跨境交通和贸易往来发展基础设施签署了备忘录。
为给跨境交通提供良好环境、利用其他国家境内可用港来克服本身内陆国劣势,蒙古国开始发起一系列谈判及备忘录的讨论工作。例如,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正式访问乌兰巴托期间,两国官员就签署了重要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蒙古国政府关于蒙古国通过中国领土出入海洋和过境运输的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蒙古国政府关于发展铁路过境运输合作的协议》。上述协议的关键在于应取得蒙古国议会的批准,因为议会内部对是否建立新的铁路连接中、蒙两国以及采取何种尺寸的轨距仍未达成一致。
二是旅游行业活动。
对大图们江地区旅游业发展来说,发展跨境旅游线路和走廊十分具有吸引力,且在经济上具有可行性。因此,蒙古国充分支持并参与了大图们江倡议成员国提出的旅游业发展倡议。大图们江倡议旅游委员会成立于2008年,蒙古国在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14年5月,大图们江倡议旅游委员会会议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召开,会议确定了推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几个优先发展项目。要发展旅游业,需要一批在住宿设施、餐饮服务、导游服务和景点娱乐等旅游业领域中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蒙古国需利用最新的信息和通信技术以改进签证程序和信息传递。为在大图们江地区成员国间创造旅游业价值链,必须协调各成员国的签证申请程序。在2014年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访蒙期间,俄、蒙两国达成双边协议,互免签证。此举将大大减少相关的行政成本,也可说是地区内各国间签证制度趋向和谐的一步。
蒙古国的肯特省和东方省具有丰富的文化、考古遗产,同时也是成吉思汗的出生地,世界驰名。因此,两省有潜力发展为不仅是蒙古国境内、更是大图们江地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景点之一。与此同时,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东部省份在生态旅游方面也具有极大潜力。在发展多目的地旅游线路的项目框架下,大图们江倡议旅游委员会出版了《大图们地区旅游导引》,该书共有包括蒙古语在内的5种语言版本。为进一步推进跨境旅游业发展、建立良好环境,蒙古国东部省份政府一直在积极与邻国合作。2014年举办的大图们江倡议旅游委员会会议决定,每年将举行一次东北亚旅游论坛。
三是能源行业活动。
能源资源与能源安全在东北亚地区的政坛与发展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该地区同时拥有主要的能源供应国和消费国。蒙古国坐拥全球最大的煤矿之一,同时也拥有极大潜力发展为地区内的风能供应国。
东北亚各国在能源上的相互依赖是该地区未来国家间关系的基础,同时也是影响地区长期稳定的重要因素。妥善处理能源问题有助于创造有利于深化其他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环境。日本、韩国和中国东部的能源依赖进口。为防止由世界其他地区政局动荡引起的能源供应或能源价格变动,从能源安全的角度看,更多地利用俄罗斯和蒙古国的能源供应逐渐被人们视为明智之举。蒙古国政府相信,大图们江倡议能源委员会的存在能够更大程度上帮助解决地区能源问题。能源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2011~2012年的行动计划,据此,蒙古国随后组织了能源数据库论坛、研究中心论坛以及人类资源发展和行业发展论坛。目前,蒙古国已开展多个项目,其中,人类资源发展项目值得格外注意,其目的在于提供受过高度训练的劳动力,进而能够与地区、国际能源数据库及研究中心进行合作,共享信息。蒙古国积极参与能源业以获得经验,交换信息,进而使大图们江地区各国意识到蒙古国在能源业的潜力。大图们江倡议能源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2009年9月在蒙古国的乌兰巴托召开。会议讨论并确定了东北亚地区能源合作的关键领域和项目。
综上所述,蒙古国政府高度重视大图们江地区经济合作的发展选择,尤其是蒙古国东部三省及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相邻省份之间的合作。在今后合作中,要重点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在大图们江倡议协商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暨东北亚经济合作论坛上,成员国政府集中讨论了2013年2月大图们江倡议发布的《跨大图们江地区交通走廊的综合运输基础设施及跨境便利化研究》。蒙古国充分支持在包括蒙古国东部在内的大图们江地区发展交通走廊的倡议。值得一提的是,通过铁路实现蒙古国东部和东亚之间的连接对于发展大图们江地区和蒙古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大图们江地区和东北亚地区一体化进程来说,关键的一个方面即是蒙古国的地理位置。蒙古国地处俄罗斯和中国之间,或者说是俄罗斯这一能源和矿产资源提供国与中国这一大型工业和私营消费者市场之间,这似乎就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然而,目前蒙古国的铁路和公路基础设施却限制了运输业向这一方向发展。与此同时,蒙古国国内每年出口总额约1亿吨货物,以原材料为主。目前,蒙古国有一条南北向的跨境铁路,连接着俄罗斯与中国,却没有一条横跨全国的东西向铁路。蒙古国地处内陆的地理位置并非劣势,而是能够成为促进两大邻国贸易往来的“跨境走廊”。如果蒙古国能够将基础设施更新换代,使之成为东亚中部的贸易交通枢纽,实现包括大图们江地区在内南北和东西双向的交通,必将享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因此,蒙古国正尽力推动地区交通和能源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倡议,进而吸引投资者与金融资源。例如,蒙古国推动地区间发展的举措之一即是2013年12月18日在乌兰巴托举办的蒙古国—俄罗斯—中国北方铁路协商会议。蒙古国政府交通部部长在会上指出,蒙古国正竭力寻求与邻国在亚欧间货物运输方面的合作,并会加大力度更新运输设施,满足一切必要的转运要求,进而改进从俄罗斯乌兰乌德开往中国吉林省、途经蒙古国的跨北部铁路走廊。
2014年9月11日,上海合作组织会议在塔吉克斯坦杜尚别召开,蒙古国总统、中国国家主席和俄罗斯总统召开了三国元首峰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称,此次三边峰会“对深化三国间互信、推动东北亚地区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同时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组成部分)、俄罗斯跨欧亚发展带和蒙古国草原之路的建设将拥有更为紧密的联系。这也将有效地推动中国—俄罗斯—蒙古国经济走廊的建设,并促进地区经济合作与整个欧亚大陆的发展。
多年来,蒙古国政府一直认识到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性,认为这种投资对释放蒙古国东部地区的发展潜能至关重要。对蒙古国来说,降低交通成本一直是进入亚洲和欧洲市场的关键所在。蒙古国地处内陆的地理位置能够成为促进两大邻国,即中国和俄罗斯贸易往来的“跨境走廊”。如果蒙古国能够将基础设施更新换代,使之成为东亚中部的贸易交通枢纽,实现包括大图们江地区在内南北和东西双向的交通,必将享有极大的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