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一直争议较大。2014年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组织了全国范围内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改善了农民的居住条件,但给农民在生产上造成诸多不便。在西方农业发达国家,随着单个家庭农场耕地面积不断增大,单户农场成为农场的基本形式。而在中国,随着农户耕种亩数的增加,为缩短下田距离,农民居住将趋于分散化,从而导致出现单户家庭农场。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实现农民更大规模的集中居住,背离了现代农民居住方式演变的基本方向。
自2005年中共中央发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以来,地方政府纷纷响应,但总的来说,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点主要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上。就河南来说,各地农村普遍开展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但争议一直未曾停息。为了研究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问题,2014年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在中国内地18个省、4个直辖市和2个自治区对当地城乡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共调查了176个新型农村社区。本文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行评价,对农业现代化背景下未来农民居住方式的演变方向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