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5年,我国加入WTO的十五年过渡期(保护期)已满,根据2001年我国与世贸组织签订的协议,到2015年的7月,中国经济应该按照WTO规则和市场法则与世界经济对接,融入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运营之中,这势必会给现有经济秩序、机制带来冲击,而受此影响的绝不只有我国的产业、行业、企业,还包括政府及其公务人员。因此,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心是政府及其公务人员观念的转变,政府及其公务人员将直面WTO规则和市场经济国家运行法则;应该把全面深化改革与政府及其公务人员转变观念,应对WTO运营新秩序、新机制的要求结合起来。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形式,指导性地、规制性地要求党和国家必须全面深化改革,而在学习贯彻《决定》的一年多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把全面深化改革列入其中,这不仅顺应了当今世界改革发展的潮流大势,而且有着深刻的、深远的、深重的背景意义。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常态”的概念;2015年初,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了“互联网+”和“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政府政策指向,并围绕于此,废弃了数以千计的政府条例和办法,采取了各种调控手段和措施,包括降息降准,“稳住住房消费”。这些举措仅仅是为了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吗?是,也不完全是。所谓是,是说肯定要遏制经济下行态势,肯定要“守住稳增长、保就业、增效益的基本盘”;所谓不是,是说除了“遏制”,还有“应对”的一面,这就是2015年我国加入WTO的十五年过渡期(保护期)已满,根据2001年我国与世贸组织签订的协议,到2015年的7月,中国经济应该按照WTO规则和市场法则与世界经济对接,融入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运营之中,这势必会给现有经济秩序、机制带来冲击,而受此影响的绝不只有我国的产业、行业、企业,还包括政府及其公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