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道”“器”三种诠释视角——基于“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历代注释
在线阅读 收藏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出自《系辞传》,而历代学者对文本语词的不同侧重与理解带来了“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尤其是“道”“器”的丰富的解释视角。主要有三种,一是用时间上的先后生成关系来刻画空间上的上下关系,这种诠释视角的内在逻辑结构为两阶:无(道、先)——有(器、后)。二是通过功能作用、伦理价值的认知与定位来直接解释“道”“器”,两类体用关系虽凸显了道与器之分殊与不同,但都侧重强调体用一源、道器不离的哲理内涵。三是借助“谓之”之语法规则来梳理“道器”的本意。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