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春,笔者在博士毕业论文《盛世中国:中国多元化敦煌乐舞之重塑》中,首次提出了敦煌壁画乐舞在表演过程中展现的自我指涉性敦煌元元素系统,以及其在表演过程中建构的“中国景观”概念。笔者所提出的“敦煌元系统”与前辈学者们如穆纪光先生在《敦煌美学》中提出的敦煌符号系统略有不同,a与王建疆先生提出的“美学敦煌”在本质上殊途同归。b前者提出的敦煌符号系统以对佛教艺术符号的解读为主,仅为笔者所提出的“敦煌元系统”的一部分,后者提出的“美学敦煌”,将敦煌视作一个独立、广义的美学理论框架,更接近笔者在本书中以“元认知”以及“元文化论述”等理论体系重新定位敦煌的意图。
邝蓝岚: 0
邝蓝岚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民俗及音乐人类学博士,中美民族文化交流与合作研究倡议组织主任,中国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特聘研究员。现任教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立中央大学(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哲学系。2006年获美国学院联盟奖(CIC Fellowship)。2008年被美国国务院富布赖特项目与国际教育协会选为富布赖特-IIE学者(Fulbright-IIE Fellow),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敦煌研究院、北京舞蹈学院、兰州大学敦煌研究所、西北民族大学等院校开展对敦煌表演艺术及比较美学方面的田野调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