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的华人组织研究中,文化传统的重要性日益得到关注,可以说呈现了文化主义的研究立场,其中又可以区分为跨文化比较与本土化取向两种研究视角。在研究内容上,跨文化比较更多集中关注于各个文化之间的组织领导权威差距问题,而本土化取向则在“权力”运作之外关注到了“人情”“关系”的重要性,并逐步将“关系”与“差序格局”等本土概念深化到本土组织研究中来。在此基础上,一些研究力图将“差序格局”的概念作为连接家庭结构与组织结构之间的桥梁,并认为华人社会家庭结构相对于西欧社会与日本社会的特异性决定了其组织领导方式的特异性。总体来看,以上文化主义研究立场之下的不同研究路径尽管有诸多差异,但突出文化差异的独特性倾向是比较明显的,研究对象也多集中于民营企业特别是家族企业,其中自发性的“关系”与家族伦理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与之相比较,在制度主义研究立场下,新中国成立后单位制中有着政治意义的“主从关系”得到了充分重视,其实质内涵与“关系”及“差序格局”的本土概念依然有着相当密切的关联。由此引发的重要问题是在不同体制背景下,“关系”及“差序格局”运作的基本形态究竟有着哪些差异,其核心性的维度要素在哪里,对组织领导与组织绩效都会造成什么后果。针对这些重要问题,兼顾文化传统与体制结构的双重立场,可能会成为未来中国本土组织领导研究的重要突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