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厂长在1990年10月正式接任ZY厂厂长兼书记,揭开了ZY厂发展历史的“新篇章”。在上层授权方面,M无疑取得了党政合一的“一把手”地位,但在国有企业其权力的集中依然是有限的,尤其是M厂长这样单枪匹马的外来领导,其与厂内各方骨干人才的“关系”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M首先有效地通过“德治领导”赢得人心,并通过对原有骨干特别是中层干部基本“一视同仁”地稳定其位置以消除阻力,在“德治领导”的背后,M厂长能够巧妙地与一些关键人物发展私人“关系”,同时及时压制了厂内极少数的“抢权分子”,其权力运作使得工厂在1990年代初期实现了厂内局面的稳定。结构层面的“派系”特征并未消除,但其斗争形势趋于隐蔽,形式上的“和谐”是国企普遍困难背景下需要维持的“大局”。在1990年代中期之后,ZY厂的经营形势相对好转但尚处于勉强支撑的局面,ZY厂成为Z市1996年首批改制的18家企业之一,“一次改制”的选举过程也显示了厂内延续存在的“派系”力量,产权均等化的“一次改制”趋于形成形式上“民主”治理的权力结构,进一步加剧了厂级领导讨好下属骨干乃至普通职工的“人缘关系”笼络学之选票政治。总体来看,这一阶段的“关系”运作是以稳定压倒一切作为指向的,充分体现了某种以“和谐”价值为要旨的“人缘关系”笼络学特色,其“德治领导”背后的权力技艺运作根本上是温和的,这也成为M能够稳定ZY厂并获得多数干部职工认可的领导基础,从而使得M成功地通过了“二次改制”而成为事实上的控股老板,这或许才是“人缘关系”笼络学巧妙运用的最终目标与实质成果,产权的完全控制也就预示着“人缘关系”笼络学的基本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