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是佛教的主要建筑物,是举行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西夏主要信奉佛教,必然大建寺院。尤其是古代作为丝绸之路重镇的凉州,是河西走廊最发达的佛教中心之一。历史上,凉州地区遍布佛教寺院。西夏时期,佛教寺院更多。可惜的是,历经千百年风雨沧桑,许多西夏的寺庙早已不复存在,看不到昔日的辉煌。加之西夏缺乏正史记载,资料不足,给今天研究探讨西夏时期的佛教文化和寺院遗址,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近代以来,随着我国考古事业的发展,以及大量西夏文物的出土,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近年来,随着考古调查的不断深入,文物工作者对武威地区的西夏时期佛教寺院凉州护国寺、白塔寺、西凉报慈安国禅寺、永昌县圣容寺、古浪县寺屲寺、天祝百灵寺等遗址,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为西夏学研究提供了科学资料。
黎大祥: 1958年生,甘肃武威人。曾任武威市博物馆馆长、文博副研究馆员。兼任甘肃省钱币学会理事、学术委员,甘肃省历史学会及博物馆协会常务理事。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著有《武威文物研究文集》《武威历史文化丛书·文物精粹》等;主编《武威文物精品》《馆藏水陆画》《馆藏名匾》。
张振华: 1963年生,甘肃民勤人。现任武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博副研究馆员。从事文博工作二十余年。曾参与《甘肃名胜古迹辞典》《历史文化名城·武威》《武威史话》《武威历史文化丛书·名胜古迹》的撰写。主持完成了武威境内重要古遗址保护方案的编制设计工作。
黎树科: 1975年生,甘肃武威人。武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文博馆员。主要从事文物考古及西北史地研究。曾参与甘肃省馆藏珍贵文物调查及数据采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长城资源调查等重大文物资源调查工作。先后在《西夏学》《陇右文博》《甘肃金融》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