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吴越文化与“江浙工业化模式”的形成
在线阅读 收藏

本章试图结合吴越区域创新型文化,对“江浙工业化模式”的形成机理进行实证分析。

人类的任何经济活动都离不开特定的区域空间。在客观上,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拥有与之相适应的、先进的地域文化,而先进的地域文化也必然会有力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从而形成区域经济与地域文化的良性循环。

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绝不是虚无缥缈、不可捉摸的,对其进行评价也有客观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人的创新能力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和水平。改革开放后,在全国不同区域出现了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如“珠江三角洲模式”、“山东模式”、“闽南三角洲模式”等,这些经济发展模式一般是通过利用接近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区位优势,大力引进外资,创办“三资企业”,提升本地区的生产能力和出口能力,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而以“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为代表的“江浙工业化模式”,则主要是靠利用区域内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促进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江浙地区在“改革开放政策并无特殊,地理区位条件亦非独有,经济基础更无优势”的情况下,经济发展得如此迅猛?我们可以从江浙工业化模式独特的形成路径中找到答案。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