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这位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伟大作家,有关他的生平传记的材料,流传下来的是这样的少,我们不能不感到十分遗憾。在《红楼梦》的读者和研究者中,迫切地希望能有更多的这方面的新材料发现,来弥补一些空白点,这可以说是大多数人共有的心情。
但,这只是问题的一面。问题还有另外的一面:对这类新材料要客观地对待,要给以科学的鉴定,而不能从主观的愿望出发。
我们应当“不凭主观想像,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自曹雪芹逝世以来,先后出现了不少关于他的捏造的材料。就作伪者的动机来说,或别有用心;或拾人牙慧,以讹传讹;或好事缘饰,追名逐利,不一而足。
例如,有人指名道姓地造谣说,曹雪芹的后人在嘉庆年间犯“叛逆”案,被诛,因而灭族覆宗。
再如,有人诡称,访得曹雪芹“原稿”三十卷,并捏造曹雪芹老母家书一封,一并刊刻行世。
正是由于广大读者和研究者如此切望更多地了解《红楼梦》作者的生平,因此对于任何关于曹雪芹的新材料的发现,都应当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给予科学的鉴定。要广泛收集各方面的证据,经过分析和综合,得出可靠的结论。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想来探讨一下吴恩裕教授《曹雪芹的佚著和传记材料的发现》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