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错位、缺位:劳动关系重建中的政府
在线阅读 收藏

以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主要标志,中国社会进入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转型时期。社会转型给劳动关系领域带来的直接结果是:①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制度设计的不完善,造成管理者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失衡,劳动者利益严重受损;②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所带来的规模空前的工业化,吸引了大批农民工进城,一方面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对他们利益的保护问题。正是这两种转变同时进行,体制摩擦和结构冲突交织在一起,既相互推动,又相互制约,造成了中国劳动关系的剧烈变动。在劳动关系重建中,政府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直接关系到劳动关系双方力量的对比,关系到劳资双方参与社会价值和社会资源分配的能力,从而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而经济全球化使得资本的力量变得空前强大。为赢得资本的青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不得不投入到一场提高本国和本地区竞争力的较量中,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对劳动力成本的控制。中国政府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处于社会转型中的中国政府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局面。为保证国有企业改革的低成本、高速度,政府既是所有者,又要站在经营者立场上,约束工人的利益要求;为了赢得资本的欢心,政府不得不当起了资本的守护神。政府的错位,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本应在劳动关系中居于中间位置的第三方的缺位,从而加重了劳动关系的倾斜。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