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群体性事件频繁出现,主要是围绕工资问题而展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年均在9%左右,而企业职工的工资尤其是近10年,上涨速度非常缓慢。也就是说,广大企业职工很难从国民经济的增长中获益。这种现象除了凸显中国分配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之外,还与其中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有关,即认为在参与国际分工的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的比较优势在于低廉的劳动力价格。
经济全球化,中国劳动关系,劳工标准,劳动者,劳动关系重建
黄河涛: 男,1949年出生,重庆人,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科研处处长、教授。主持了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及中韩两国合作课题10余项,著有《现代市场的美学冲击——企业审美文化论》、《冲出困境——走向现代管理的企业文化》、《禅与中国艺术精神的嬗变》等9部著作,发表《全球化下的“接轨”与“挂钩”》等论文100余篇,共约300多万字。
纪元: 男,1963年生,198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企业管理研究生课程班结业。现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经济管理系副系主任、副教授,著有《证券投资引论》等多部专著,并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赵健杰: 男,1954年生,黑龙江人,1986年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编辑部总编辑、编审。主要从事工会理论、劳动关系理论和编辑学研究,著有《职业女性的劳动保护》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与他人合译《人学的世界》、《人际沟通》;主编《学报编辑学研究》等多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