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经济在保持了25年的快速增长后,开始普遍担心在第一阶段推动该地区发展的许多行业正在丧失其竞争优势。在这种交替时期,经济悲观论者常常感到忧心忡忡,他们担心持续上涨的工资不仅会使他们的国家在主要依赖廉价劳动力的行业(比如纺织业、制鞋业、玩具业及消费电子产品组装业)中丧失优势,而且还将因为尚未准备好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更多依赖资本、先进技术和高技术人才的产业转型而使经济受损。这些悲观论者不时要求政府控制工资增长(这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或者从工资低廉的邻国移民(如:从印度尼西亚向马来西亚移民)。不过,这些悲观论者的大部分观点最终被证明是错误的。通过在技术和技能方面的不懈努力,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的经济保持着良好的持续增长势头。新兴产业稳步地取代了因高工资而迁往海外的企业。在20世纪80和90年代,许多这样的企业纷纷迁往中国。目前,保持了28年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类似的工资加速增长问题,特别是在沿海地区。中国的工资增长会遵循邻国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工资不断上涨的模式吗?
假如在未来20年内中国经济仍继续保持高增长率,中国的工资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本文将试图对此做出预测。然而,中国是否将遵循其东亚邻国的模式,即随着实际工资的快速增长稳步提升其技术和技能,尽管在增长预测中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本文不会尝试解答这样的问题。相反,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首先着眼于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头28年里,中国非技术工人的实际工资变化情况。然后,我们将对未来20年内中国经济可能达到的增长速度进行预测(这种预测将基于本人和托马斯·拉瓦斯基进行的一项更为深入的研究)。最后,我们还会对具有类似高速经济增长期的东亚经济体的工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在本文结尾处,我们将简要评述未来中国工资上涨意味着什么和中国政策制定者应当如何应对工资上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