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中国的外资已经成为每个专业都在研究的热点问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对拉大出口的作用,对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和专有知识转让、财政收入、就业率的贡献,以及与FDI伴随而生的主要问题等,而这些问题则包括FDI与中国产业结构的适应程度、FDI对技术转让的影响、与利用外资相对的对国内资本的利用,以及FDI可能产生的对国家安全的威胁等。这些研究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如何利用外资使之更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增长?
我们同意这些研究的大部分成果。目前来看,中国倾向于在即将到来的“十一五”计划期间仍然会吸纳大量的FDI。这使中国会处于一个相对泰然的地位,也使国家能够制定更多政策鼓励FDI与国家的战略目标更相匹配。这些战略目标本身也在变化中,在下一个五年计划里,中国更倾向于着重发展的均衡。“五个均衡”的提法重点在于国内发展的均衡,即更平衡地拓展到中国更多地区,且资源密集程度减小。而FDI政策则显示出国家将对以国内为重点的产业倾注更多的注意力,且更注重于内陆投资和高技术投资
尽管有这些政策,FDI仍会如政府希望的那样有所增长。中国加入WTO时承诺将开放一批此前对FDI完全封闭的产业,比较引人注目的有银行业、分配和公用设施业。将来,东部地区持续增长的工资水平和土地价格可能会使一些FDI转向投资环境较好的内陆地区。中国不断增加的熟练劳动力将逐步吸引更多的产业并贡献出更多的附加值。除此之外,政府废除了一些目前的倾向性政策,如税收优惠、特别经济区和市场准入条件等,将给沿海和内陆省份以及经济的各个区块创造更加平等的发展平台。但是,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政策挑战,那就是如何优化使用F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