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50年中,日本经济经历了三个增长阶段,GDP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递增,取得了全球范围内前所未有的经济成就。人们将这些增长期称之为“神武景气时期”和“岩户景气时期”。
然而,经济增长不仅带来了问题,而且使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包括环境污染问题、与欧洲及美国的贸易摩擦问题、政界及商界的腐败问题等。单从经济层面而言,经济增长期间也伴随有经济衰退、日元固定汇率制取缔和石油危机等问题。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萎靡不振,今天,我们称之为“失落的十年”。今天,面对当前的现实,日本再次寻求获得经济的增长,不过,是以一种全新的方式。
日本负责此项工作的是经济产业省,本人现为该省顾问委员会主任。我们的职责是提出“经济增长新战略”政策提案。这项战略不仅旨在确保日本未来经济的增长,而且可以解决日本人口老龄化及低出生率的问题。
本文的主要话题就是简要论述这一战略及其内容。在此之前,我想提供对日本经济增长及日本企业,包括东芝公司在内,迄今为止发展状况的观察结果。
20世纪60年代到1995年,日本处于高速经济增长时期,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五番。在渡过了随后十年的停滞不前之后,日本看到了经济复苏的迹象,并准备进行经济复兴。
很多因素带来了日本经济在过去的增长。如果想探究哪些因素特别重要,我认为应该是全球化、研究与开发以及知识产权。换言之,过去的经济增长是因为我们应对全球市场的变化非常敏锐。而这一点依赖的是研究与开发、知识产权以及持之以恒地实施这些活动。
我认为,这一分析可以从下列事实中得到佐证,即:日本经济增长临近高峰的1990年左右,日本的知识产权出口(向其他市场的技术转让)出现了顺差。最初,日本靠从欧洲及美国引进技术追赶并试图超越其竞争对手。不过,仅仅依靠引进吸收技术是不够的,必须全力以赴地开发独立自主的技术。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力是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也是日本成为技术型国家的一大驱动力。
通过总结这段历史经验,可以说新经济战略关系到未来的经济增长。
许多与日本相邻的亚洲国家,并且包括日本在内,因为自身的努力和其他国家的支持,都处在强劲的经济增长期。在这一充满挑战的时期,日本必须思考怎样才能保持并且进一步提升其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怎样与东亚国家合作,并与它们共同发展。这需要制定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战略,这一战略的支柱是将日本及东亚国家经济融为一体,并糅合经济全球化战略。
日本现在和过去的不同之处在于,人口总量更少,老龄化问题更为突出,这使得必须进行可持续发展。因为不能再期望出现过去那样的高速发展,所以,需要一种新的增长形式。
新增长战略的核心包括:与新兴亚洲经济体国家进行合作,力争成为世界的革新中心,运用IT技术提升生产力。其他相关重要事项包括:采取措施来刺激地区经济,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其主要途径是实施跨区域政策——这涵盖人力资源、货物及资金方面的技术和知识开发。
我们把经济全球化战略及此类问题视为提升日本国际竞争力的一项新的国家能源战略,为此我们考虑了各种措施。在经济全球化战略方面,我们提议:整合东亚经济体与日本,公司全球化和加强产业竞争力,采取措施使各国更加开放和更富有吸引力。我们还改进了在燃料电池、机器人、信息家电及环境等新能源方面的技术革新指导方针。在运用IT技术提升生产力方面,获得胜任的人力资源是建立和壮大IT产业的一项先决条件。
在经济衰退时期,人口老龄化与人口数量下降预计对各个省都会造成最大的负面影响,这引起了人们对地区差异的担忧。为了保持地区活力,我们必须出台政策来提高地区的自给自足能力,鼓励开发人力资源等等。
在这一方面,除了采取措施发展地方中小型企业之外,日本正在针对一些富有前景的领域制定一些方案来实施各项服务,丰富人民的生活并且促进地方贸易。具体而言,这些服务涉及健康福利和幼儿照护等。
本人提及的跨区域政策涉及“人力资源”、“货物”、“资金”和“技术”等领域的具体改革措施。
例如,其中一项目标就是培养人力资源来支持经济增长,通过“人力资源”的革新来大力发展“一个建立在人力资源基础之上的国家”。另一个目标则是通过“货物”方面的革新来优化货物质量,从而有力地支撑经济增长和增强竞争力。
展望未来,我们的主要任务实质上就是完善具体措施,落实战略计划,以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本文内容并不完全符合中国目前及将来的实际,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中国已经加入了日益全球化的经济,而改革与人力资源开发等显然是中日两国的共同问题。本人希望本文能对中国的继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