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中国是下一个泡沫吗?
在线阅读 收藏

中国绿色食品公司的说明书就像一份种子目录。彩图显示,玉米、卷心菜、梅菜以及公司出口的其他蔬菜多数出口到了日本,而且还有一份很有帮助的关于西兰花、花椰菜、甜豌豆等蔬菜的生长时间表。这份目录表明,公司销售额在上一个财政年度达到3120万美元,利润也有1410万美元。

虽然中国绿色食品公司的业务范围名义上还包括小型的马铃薯——装入塑料包进行运输的立方体形状的马铃薯,但这是它首次投放香港市场。中国绿色食品公司首次在香港市场上公开募股,供求比例就高达1∶1600,成为香港最抢手的股票。在公开交易的首日,公司股价就攀升了58%。

日本在80年代末期经历了泡沫,那时坐落在东京的皇宫的土地价格超过整个加利福尼亚的土地价格。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在90年代中期也经历了泡沫,结果投机家和跨国热钱一举摧毁了所谓东南亚奇迹。美国在90年代末期经历了信息产业泡沫,当时股票价格似乎可以无限增长,而失业率也达到了历史最低点。

每一个泡沫都以悲剧告终,数以百万的家庭倾家荡产,大量人口面临失业。

2004年开始时,中国经济看上去很像过去的日本、东南亚国家和美国,一样地不可一世。但近来的一些因素——工厂厂房建设的疯长、投机资金和银行贷款的猛增——都使得中国经济很可能处于泡沫之中,特别是从投资方面来看。

泡沫在破灭之前可以维持很长时间,但泡沫很少会平静缓和地破灭。没有人知道经济突然衰退会对中国造成多大的伤害,这个国家正经历着巨大的社会变迁,比如说正有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毕竟,国家的稳定要依靠经济年复一年的持续增长来维系。

中国政府已经对此表示关注。在过去几个星期,中央银行已经努力说服其他银行不再不计后果地放贷。政府已经把资金注入最大的两家银行,以应付储备不足时的窘境。国务院,也就是中国的内阁,已经提醒说这将阻碍一些新的重工业工厂的建设,诸如炼铝业和钢铁业,而这些产业的生产能力在过去三年中都在稳步扩张。

中国现在对全球经济和全球政治的稳定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中国可能面临的经济问题受到全世界经济学家以及中国问题专家的关注。

广东省有大量纪念牌来怀念邓小平在四分之一世纪前作出的决策,这些使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中国南方的几个城市得以立足。事实上,此后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不断遭受到人们的质疑,很多人都认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不可维持。但是年复一年,中国已经证明这些忧虑是杞人忧天,虽然这个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中国在90年代早期遇到过暂时的通货膨胀和国际储备枯竭,但中国经济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

但是,现在即便是按照中国自己的标准,近期的事实也已经变得严峻起来。官方的统计数据趋向平稳,不再显示较高的增长速度。中国经济2003年的增长速度是8.5%,主要是因为2003年第二季度受到SARS的巨大影响。而根据一些经济学家的研究,中国2003年下半年的实际增长速度高达11%到13%。

瓶颈已经显露。中国多数省份的能源配置是一个大问题,特别是家庭大量使用的空调和工厂大量使用的冷库都需要耗费大量电能。2003年汽车销售增长了75%,而汽车市场上的价格保护从2001年开始逐步放开,使得汽车价格逐渐向国际水平靠拢。不过汽车制造厂商仍然计划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指望这种销售增长能够持续下去。

许多中国经济问题专家预言,今年某些时候的增长速度将放缓,至少在经济的投资方面如此,例如新工厂厂房建设的投资。这将是一个痛苦的过程。美国经济在2001年和2002年就因为投资减少而遭受了巨大影响,那时电信设备过剩,直接结果就是这个产业内有数以万计的工人失业,更不要说股价狂跌给美国经济造成的巨大损失了。

但中国的消费支出仍然坚挺,家庭储蓄率也非常高。中国与美国一样,很大程度上都依靠居民消费来防止经济衰退。瑞士信贷波士顿第一董事兼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东表示,“我们预期投资方面的硬着陆、整体经济上的软着陆、居民消费不着陆”。

中国面临的风险,间接影响全世界,主要分布在四个领域里。这些风险看上去最有可能发生的是投资领域的周期性过剩,但演变下去最终也许会导致最不可能发生却也最危险的风险:政治混乱以及社会不安造成的巨大损失。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