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世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6.88亿,预计2050年将达到20亿。来自全国老龄办的信息,截至201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预计到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16亿,约占总人口的16.7%,年均净增老年人口800多万,超过新增人口数量;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将达到2400万,约占老年人口的11.1%,年均净增高龄老人100万,增速超过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65岁以上空巢老年人口将超过5100万,约占老年人口的近1/4。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在老年人口基数增大、人口老龄化加快而且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老龄事业发展,是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
2002年世界老龄大会通过的《国际老龄行动计划2002》强调,教育是老年人积极而充实地生活的重要基础,是增进老年人参与,实现健康和福祉的重要条件,是老年人继续社会化的一种过程,是积极老龄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老年教育、提高老年人口素质、减轻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是科学发展观战略下老年学研究的重要命题。
老年教育是指以退休期的老年人口为教育对象,以满足老年人求知、进取、康乐、有为的需求为教育目的,增进老年社会参与,实现老年价值,提高生活质量与生命质量的教育过程。发展老年教育,让老年人共享社会教育资源,是积极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上指出“老年人不是一个单独分离的部分,他们的智慧和经验是社会名副其实的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