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
在线阅读 收藏

2015年民俗类非遗保护工作继续有序推进,在民众中的影响不断扩大。同时也反映出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政府主导机制下所出现的地方机构、学者以及商家等干预过多,“制造遗产”背后文化传承者主体性的淹没等,并表现为文化遗产话语的任意建构,信仰内涵的缺失等。而申遗成功之后,如果政府懈怠于具体的保护,某些民俗类非遗在时代大潮中会因失去原有功能而消失。鉴于此,在民俗类非遗的保护中,政府主导应把握一个适当的“度”,转变治理观念,给予民间信仰合法性,正视、尊重和发掘民间社会力量,探索社区营造,鼓励并支持民众培养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