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旅游服务劳动价值转移
在线阅读 (其中V指每次具体的交换价值)。

');" class="a2">收藏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重大特色之一,就是指出了价值本质上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实际上是人们之间交换劳动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的伟大历史意义在于,通过对商品价值的分析,发现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这种冲突范式的革命理论,目的在于揭示社会生产关系即人与人的关系。”(罗丽艳,2003)

旅游资源不是商品,但是它的价值体现在开发者(包括当地旅游部门的管理者、旅游区服务业和交通业的提供者)和旅游者的社会生产关系上,这也是一种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以旅游吸引物为核心,或者说依托于旅游吸引物这个载体,开发者付出的劳动和旅游者付出的劳动(旅游者支付的货币凝结着他以往其他劳动所得)在这里交换。在这里,旅游资源价值实体的形成,不仅凝聚着人们以往的劳动(特别是人文旅游资源的形成,以及对自然旅游资源的保护),也体现着人们当今对它们的开发与管理。旅游资源不是商品,所以它的价值量不便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它与该旅游资源的稀缺性、利用可持续性等因素相关。如果某旅游资源是稀缺的,则“物以稀为贵”,来游览的人就更多,门票价格更高;如果某旅游资源是可持续利用的,则开发者和旅游者借此进行的劳动交换的时效延长,由此反映的旅游资源价值就越高,其表现形式作为累计交换价值。因此,当我们评价某旅游资源是“无价之宝”时,并不是说它没有价值,而是指它的价值无穷尽: (其中V指每次具体的交换价值)。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