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新医改将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列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五项重点改革任务之一。从理论上分析,增加投入、完善保险保障、创新制度将有力地促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卫生资源配置(投入)和服务提供(产出)状况改善,进而影响乡镇卫生院的生产效率。如何评价新医改后的乡镇卫生院绩效以进一步促进其效率和质量提升,已成为决策者关心的问题。文献研究表明:目前国内已积累了一些运用数据包络方法测算卫生行业生产效率的文献。不过,大部分研究仅是测算静态相对效率,进行动态分析比较的研究仍较少,专题研究乡镇卫生院效率方面的文献则更少。
王春晓: 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全球卫生研究中心、广州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研究员;先后就读于中山医科大学、香港大学、中山大学,并获得医学学士、公共卫生硕士(双)、管理学博士学位;担任《中国公共政策评论》编委、《公共行政评论》匿名审稿人。主要研究领域为卫生经济、卫生政策与治理;曾在The Lancet Global Health、Journal of AsianPublic Policy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广东社会科学》、《中国卫生政策研究》、《中国卫生事业管理》等中英文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省级科研课题3项,参与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研究;多份决策咨询报告被教育部,广东省、广州市党政机构等采纳;编著书籍2本。
岳经纶: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社会保障和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国家级人才称号获得者,珠江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学会社会政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和教育部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内外多家学术刊物的编委和顾问;入选“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和公共管理学科“爱思维尔中国高被引学者”;从事社会政策、社会治理、公共管理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四次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担任多个中央及地方党政机构的决策咨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