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的“80后”“90后”青年被称为是“网络原住民”的一代,他们见证了互联网从新生到兴盛,随着虚拟与真实的日趋融合,互联网正在改变他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甚至成为他们生活空间和环境的本身。蕴含于信息技术中的一个颠覆性特征在于草根性和交互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超链接空间所建构和容纳的交往空间日益凸显,网络正在成为一个浮现之中的公共生活平台。作为与高科技天然亲近的一代,青年在这种公共生活中扮演了何种角色?政府的引导与青年参与如何互动?青年又是如何利用自身知识和年龄优势,在日常的网络行为中,充分建构和扩张自己的表达空间,培育自身的公共精神?
〔俄〕科兹诺娃: P.M.科兹诺娃(P.M.Kozyreva) 社会学博士,俄罗斯科学院社会学所第一副所长,国家研究大学高等经济学院纵向研究中心的“俄罗斯纵向监测调查”主任,一直从事社会分层及相关课题的研究,同时还是调查研究方法方面的专家。1994年以来,科兹诺娃一直主持开展俄罗斯最大的纵向研究项目之一——俄罗斯纵向监测调查。主要著作有:《种族与信任:来自俄罗斯的佐证》(合著)、《现代俄罗斯社会中的信任及其依托》、《社会资本形成背景下的人际间的信任》、《后苏联时代俄罗斯人对社会的适应》、《俄罗斯人在适应社会经济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合著)等。
李春玲: 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青少年与教育社会学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学院特聘教授、社会学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分层与流动、教育社会学和青年研究;承担过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省部级重大项目,在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数十篇论文,出版多部专著;主要著作有《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趋势的实证分析》、《比较视野下的中产阶级形成:过程、影响以及社会经济后果》、《中国城镇社会流动》、《社会分层理论》、China’s Youth:Increasing Diversity Amid Persistent Inequality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