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部门为美国人的社会生活提供了各种服务——医疗、教育、艺术、文化、养老、扶贫、救援,等等。然而,非营利部门还有其他一些影响或许更为深远的功能,比方说,它也是美国政治生活的重要参与者。有一些非营利机构的活动涉及国际和外交事务,在美国公共政策制定和外交领域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与庞大的非营利部门相比,这一类型的非营利机构所占的比例很少,然而全球影响力却非常大,在国际关系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非营利部门整合了社会的资源,代表着各个社会群体的不同利益和兴趣。对于大多数从事国际关系和外交工作的非营利机构而言,它们反映的是非官方性质的社会精英群体的各种观点和力量,是美国多元的政治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决策过程的影响者。在高度敏感的国际政治中,它们可以利用“民间大使”的身份,成就政府所无法直接做到的事情,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中国人所熟悉的中美“乒乓外交”了。
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美国需要争取中国,以抗衡苏联日趋强大的力量,中国也希望恢复对美外交,以求提高国际形象及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因此,长期处于敌对状态的中美政府开始有意改善和缓和关系。但是,多年来政治意识形态的隔膜,使得两国苦于寻找一个打通关系的合理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