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1 红帆远影下龙湾
在天气好的日子远眺,红帆在身旁灵谧的石灰岩岛屿和怪石中穿行,湛蓝的海水引诱着我们寻找天边的群山。安子山(Mount Yen Tu)就在那里——海天相连的尽头。
安子山海拔1068米,满山竹林,树木繁茂。由于下龙湾的缘故,安子山在外国人眼中并不十分有名,倒是越南人经常光顾。据称越南许多朝代都曾经下旨称安子山为越南名山。1000米高的山峰在越南境内的低山丘陵之中属于比较高的身材了,加之天气原因造成安子山终年被云雾缭绕,因此越南古代文献中把安子山又称为“白云山”。
安子山受到广大越南人民的青睐,绝不仅是山中广布原始森林,溪水潺潺,竹风习习,陡石危崖。这里作为越南佛教中最为著名的竹林禅派的发源地,才是每年吸引数十万香客和当地游人的主要原因。
公元13世纪,越南陈朝皇帝陈仁宗(Tran Nhan Tong,1279~1293年)在雾气笼罩的安子山峰顶修建佛塔,从此安子山逐步成为了一座越南宗教名山。陈仁宗在与蒙古人交战取胜后便让位给他的儿子陈英宗(Tran Anh Tong),而后归隐安子山竹林之中,并在此建立了越南佛教里的一个独特的宗派——竹林禅派(True Lam Dhyana)。
陈仁宗自号“香云大头陀”、“竹林上士”,并被尊称为“调御觉皇”。“竹林禅宗”虽然为越南人创立,但却深受来源于中国的“草堂禅学”影响,并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唐代禅宗五家之一临济宗的思想。学者说,“竹林禅宗”不重繁复的礼仪,持戒也不严格,主张坐禅和采取临济宗的“四宾主”师徒问答形式传道。
图4-2 参禅悟道,安子山最妙
由于陈朝皇帝身体力行传佛入禅,一时间安子山名扬天下,从山脚至峰顶修建了许多寺庵宝塔,无论是华安寺还是铜寺都是竹林禅派的著名道场。45个存放着历代高僧遗骨的佛骨塔,沿着蜿蜒的山路遍布在竹林成荫的山间,深入翠绿的松竹深处。山中溪水流动的声音时远时近,或紧或慢,叩打心门,令人怀思。山风过后,禅意更浓,竹叶的低语仿佛在与路人参禅问道,参风悟景不由得不肃然起敬。当然在晴空万里的时候登上顶峰,眺览脚下的下龙湾又当是一种别样的感怀。
而巡州岛距离下龙湾的中心——白寨仅有5公里。广大马路,将巡州岛与陆地相连。早年巡州岛在越南出名是因为胡伯伯曾经下榻该岛,并在岛上亲手种下一棵大榕树。现在的巡州岛由越南总工会下属公司进行开发,环岛公路老远看就像是柏油梯田,像泰国“芭提亚”或中国海南亚龙湾一样,修建了大量的别墅、海滨浴场、鳄鱼馆、海豚表演场等等现代化建筑。并且计划通过填海在岛的另一侧修建72洞锦标级高尔夫球场。观看设计方案和聆听介绍感觉可能会是一个风景不错的临海球场。
图4-3 俯视下龙湾:小心龙出没
图4-4 巡州岛仅仅就是人工修饰的与下龙湾很近的一个去和不去都后悔的越南版度假区
下龙之美确是不争的事实。只是觉得越南人对所有他们认为好的或者美的赞叹总是习惯于高一个八度,更何况下龙湾的确提供了赞美的全部素材,这样的机会又怎能轻易放过呢?对于下龙湾来说,越南人民给予了文字和语言中全部的最高级别的赞美和感动之词,音调之高,音域之宽达到了震耳欲聋、排山倒海之势。
图4-5 如梦如幻下龙湾
与中国人一样,越南也认为龙是正义和尊贵的象征。越南北有升龙(河内),南有九龙(湄公河),而广宁(Quang Ninh)的下龙湾(Halong Bay)更是龙潜之地,龙吟之处,飞龙之处,戏龙之处,游龙入海之处。
越南人素来认为自己是龙子仙孙,龙的传人。传说龙王之子貉龙君与仙女瓯姬相爱,产下百卵,孵成百子,一半随母上山,一半随父下海。有人说他们就是越人的祖先,史证在下龙湾海域散落的众多小岛的山洞里和附近青山丛林中曾经发现古人类遗迹,目前这一地区是越南古人类研究最为重要的考古现场和科研基地。
下龙湾1553平方公里,1969个岛屿,陆地面积562平方公里,重点保护区域434平方公里内共有788座小岛,其中已经命名346个岛,尚有300多个岛屿等待游客们观其形、视其貌、感其境、定其名。事实上,无论天设地造的景观还是过眼烟云的环境,只要有心就一定有不同的名字。比如:云南迪庆有人叫做香格里拉,尼泊尔博卡拉被称为高原瑞士,奥地利萨尔斯堡被唤为森林小镇——起外号是文人骚客喜爱的也是旅行者心仪的,给下龙起个什么样的外号呢?起什么样的别称最能反映下龙神韵呢?
越南人自己说“下龙是世界上最绝妙的奇观”,简化称之“下龙奇绝”。美国人说“下龙的海湾是越南最令人惊叹的美景”,可称为“下龙惊叹”。台湾人说“下龙或许是越南风景名胜中最绝妙的精致”,也就是“下龙绝妙”。我认为“下龙湾是上天所赐自然景色与越南人民无私炒作的天地之合”,称为“天地之作”。
下龙是“从天而降的龙”,是天造神设。越南古代传说玉皇大帝命令神龙(不是富康汽车)率领龙子龙孙下凡保护百姓,敌人来犯时,神龙天降,口喷玉石,破敌制胜。散布在下龙海域的小岛和喀斯特地形就是神龙吐玉的遗迹。
另有一个版本:巨龙摆尾造成了陆地上的深谷和岩石裂缝,海水随后灌满了沟壑,形成了下龙湾。无论是何种情况,反正巨龙从此就在这儿住下了,越南人说神龙一直生活在海湾下面,百姓们有了大事小情还是愿意找神龙谈谈,诉说烦恼、祈祷丰收、祝愿世界和平。
毗邻的拜子龙湾是龙子龙孙和寻常百姓拜祭的地方,以龙命名的岛就更多了,像什么白龙尾岛、丐龙、龙骨、玉龙、龙岛等,这一切说明了一个事实:下龙湾是龙的势力范围。
越南游历忠告:小心龙出没!
龙吟,随着蓝色的轰鸣,龙甲般的石灰岩在碧波里涌动,心平气和后,石岛和溶岩漂浮在静如池水的海面上,像停在天边的仙境;龙啸,海风乍起,激浪把小岛巨岩摇曳得轻歌曼舞,屏气凝思中,石岛之间航道弯弯、变化莫测,似有千径万路、疑团重重;龙歌,夕阳撒播的余晖,远山近景换了一副面孔,吟唱着进入高潮……
下龙在这样的变化中开始了一天的疯狂,无论是星火满天还是怒阳倾情,无论是细雨霏霏还是白帆依依,无论是哀怨汹涌还是欢愉高扬,所有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似梦似幻、似真似假、似清似浊、似浓似淡。有龙的地方当然诡异!
有龙的地方还有爱情。
杨过挚爱小龙女,因为龙的女儿懂得爱情而且漂亮。
有歌唱道:海龙王的女儿长得实在很美丽,世上没人可以比。
下龙的爱情故事有越南风格:痴情的媚娘公主为情叛父,被安阳王怒斩于下龙海边。公主的血溶在海水里,因而下龙的珍珠又圆又大。驸马仲始攻城后得知媚娘已亡,悲愤交加,在下龙岸边跳井自杀。后人用这口井洗涤珍珠,珍珠变得更加璀璨夺目。这口井就叫珍珠井。下龙的海水与媚娘血脉相融,沧海中融进了流血的爱情。
下龙湾是越南沿海的珍珠盛产地,不少小岛还以珍珠命名,比如明珠岛、玉晕岛等等。至今下龙人民除了精于赚取游客钱财外,还精于捕蚌采珠,养珍植贝。游览中可以看到许多殖珠养贝场,惊奇洞附近的养殖场是与日本人合资建立的大型养贝中心。
曾几何时,下龙是越南北部地区对外通商的门户。12世纪初,李朝在拜子龙湾设云屯镇,作为与中国和东南亚通商的重要港口。由于盛产珍珠,曾经红极一时。对此中越两国的历史文献都有记载,但是云屯商港的准确地址已经无从考证了,由于发展和变迁,历史学家对此存在着多种争议。
以目前海岸情况,感觉拜子龙湾任何一段海滨都有可能是当时的繁荣商港。道理很简单,现在的船都是想停哪儿停哪儿,条件允许,人民群众喜爱,要断出哪一骨节是古港困难重重。当地人对考古兴趣不大,只要龙还在一切就好。但是,下龙商港在日后却不断地没落,主要原因是主航道变线和改道,造成船舶进出十分困难,大量商船远离下龙,南行奔向会安、岘港、头顿、西贡了。
历史上下龙在军事方面的重要性和名声肯定大于商业。对于越南北方而言,下龙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尤其在古代与中国的拉锯战中。下龙湾适于水路集结,从中国进攻升龙(河内)等重要城市,下龙湾是必经之路,军事位置十分重要。
下龙湾众多岛屿和山洞不仅是昔日舰船的屏障而且还能伏兵千万。越战期间,美军飞机经常通过下龙超低空飞行轰炸北越目标,游击队员将计就计躲在岛上的洞里,俟飞机掠过立刻突然袭击,击落大批美机。在北越首名被俘的美军飞行员安瓦雷斯中尉就是在下龙上空被击落后生擒活拿的。
下龙湾在1994年成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旅游区。虽然下龙湾海洋资源丰富,生态多样,包括珍稀的珊瑚、种类丰富的鱼虾、享有盛誉的珍珠以及品种繁多的林木,但是与其独特另类、天生丽质、美轮美奂的景色相比,旅游无疑是最具吸引力、最有发展前途的事业。
千百年来越南人对诗歌的喜爱处于一种狂热的程度,任何细小的景观和情绪的变化都能引来诗潮赋涌,越南古今赞美下龙美景的诗赋更是多如牛毛。上文提到的“出家皇帝”的父亲陈圣宗(1258~1278年)这样写道:“朝游浮云桥,暮宿明月湾。忽然得佳趣,万象生毫端。”胡朝大臣阮廌(1380~1442年)也有“路入云屯山复山,天恢地设付奇观”的佳句。到了20世纪吟下龙就成为这样的诗境:“珠蚌、海月、西施舌,辛勤育珠日夜忙。珠玑装饰海洋献,镶嵌祖国更辉煌。”
可是19世纪末,法国人占领越南,在沙巴、涂山、大叻、头顿等地建造了不少度假避暑区,唯独对下龙好像兴趣不大,没怎么看上眼。因此,在越南的主要旅游区,单单下龙没有留下多少法国痕迹,缺少点浪漫气息。什么原因使法国佬把下龙这么个地设天造的人间胜境遗忘了呢?这是重要的课题。法国人对享受的追求和对美色的敏感按理说不应该冷落下龙呀?其中定有隐情!
图4-6 下龙湾:越面人的旅游名片
法国人不待见,不等于越南人民也不喜欢。下龙湾在越南统一后不断建设和宣传,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现在,已经逐步发展成为越南最有名气、最有号召力和国际知名度的休闲度假风景区。风景区一开始就在越南人的手里塑造,无论基础设施、服务理念、游览项目、景区环境还是餐饮、住宿、交通,甚至就连景区内的空气都充满了原汁原味、不折不扣的北越风味儿。就连在越南统一后流亡美国、弃政从商的“南越”副总统阮高奇头几年也瞧着越南改革开放了,报国之志不死,赚钱之心未亡,投巨资在下龙湾开发旅游业。目前下龙白寨最高档、最气派的“皇家酒店”等旅游设施都出自他的手笔。越南的领导人无所谓,给钱就是好哥们儿,以前有啥过节,一笔勾销,既往不咎。越南人更是无不固执己见:“身为越南人,一生中至少朝拜一次雄王祖地,至少去一次下龙湾。”
图4-7 欢迎你到下龙来
下龙湾如此吸引越南人,到底有什么样的景色让人津津乐道?
还是引用越南人的描述比较容易说明情况,虽然其中有不少夸大其词的成分,基本内容还是属实的:“下龙湾,以数以千计奇形怪状林立的山岛及清澄碧蓝的美若仙境的平静海面闻名于世。这里的岩石和海洋经历了亿万年巨大的变迁——大自然的无形之手无意中塑造了千姿百态、巍伟壮观的实体,令人惊奇。难道是造化塑造了今日世界的伟大蓝本?”“下龙湾是全世界的无价瑰宝,是人类的共同财产,在1500平方公里辽阔的海湾散布的近2000个岛屿和巨大溶洞,实在是难以摸透的庞大迷宫。”
不少中国人对越南的了解都是从下龙开始的,而且几乎是始于下龙止于下龙,下龙无形中成为了许多中国人认识越南、探索越南的窗口。
下龙湾被旅行社冠以“海上桂林”加以宣传,事实上,下龙湾风光与桂林山水没啥关系,把两者联系在一起只是由于岩溶地貌所形成的奇山怪洞。但是阳朔的绿水灵山与下龙的沧海奇岛很难在视觉和感觉上找到多少共同点,如果以桂林山水的标准来下龙,不是大失所望就是大吃一惊。
图4-8 “海上桂林”下龙湾
越南游历忠告:王奶奶和汪奶奶,差的不是一点儿!
下龙湾是越南人最熟悉同时也是倍加赞美的景区。
对我而言,下龙湾却成为笔下最生涩、最辛苦的记叙。
若有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则游刃有余,无论飞龙在天、潜龙在田还是亢龙有悔都能绵绵锦锦,惊天动地。只学了老顽童周伯通的一点皮毛功夫,双手搏击、左右乱打,手脚并用、毫无章法。东一榔头西一棒,也没准就打中下龙的要害,谁知道呢?
');" class="a2">收藏下龙湾被许多国人誉为“海上桂林”,但阳朔的绿水灵山与下龙湾的红帆奇岛很难在视觉和感觉上找到多少共同点,不过这里确是海造岩溶地貌的伟大蓝本,更何况下龙湾自古有着无数的神话传说?人类对于千奇百怪、五光十色的现象总有编讲故事的欲望,更不用说本身就是故事大王的越南人了。
如果对海防市容厌烦了,吉婆岛之旅肯定能让你心情迅速地好起来,另类乐趣总是令人难忘的。从吉婆岛到海防每天有几班大型轮渡往返,雇一位经常在附近海岸线游荡的“司机”作为向导,乘着红帆船,混杂在各式各样私家船中一边看着渔民们在船上做饭、刷牙和婴儿在甲板上摇摇晃晃地爬行,被邻船上的船工用喃味英语招呼,一边乘风破浪遨游在蓝天大海之间那是非常有趣的。
图4-1 红帆远影下龙湾
在天气好的日子远眺,红帆在身旁灵谧的石灰岩岛屿和怪石中穿行,湛蓝的海水引诱着我们寻找天边的群山。安子山(Mount Yen Tu)就在那里——海天相连的尽头。
安子山海拔1068米,满山竹林,树木繁茂。由于下龙湾的缘故,安子山在外国人眼中并不十分有名,倒是越南人经常光顾。据称越南许多朝代都曾经下旨称安子山为越南名山。1000米高的山峰在越南境内的低山丘陵之中属于比较高的身材了,加之天气原因造成安子山终年被云雾缭绕,因此越南古代文献中把安子山又称为“白云山”。
安子山受到广大越南人民的青睐,绝不仅是山中广布原始森林,溪水潺潺,竹风习习,陡石危崖。这里作为越南佛教中最为著名的竹林禅派的发源地,才是每年吸引数十万香客和当地游人的主要原因。
公元13世纪,越南陈朝皇帝陈仁宗(Tran Nhan Tong,1279~1293年)在雾气笼罩的安子山峰顶修建佛塔,从此安子山逐步成为了一座越南宗教名山。陈仁宗在与蒙古人交战取胜后便让位给他的儿子陈英宗(Tran Anh Tong),而后归隐安子山竹林之中,并在此建立了越南佛教里的一个独特的宗派——竹林禅派(True Lam Dhyana)。
陈仁宗自号“香云大头陀”、“竹林上士”,并被尊称为“调御觉皇”。“竹林禅宗”虽然为越南人创立,但却深受来源于中国的“草堂禅学”影响,并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唐代禅宗五家之一临济宗的思想。学者说,“竹林禅宗”不重繁复的礼仪,持戒也不严格,主张坐禅和采取临济宗的“四宾主”师徒问答形式传道。
图4-2 参禅悟道,安子山最妙
由于陈朝皇帝身体力行传佛入禅,一时间安子山名扬天下,从山脚至峰顶修建了许多寺庵宝塔,无论是华安寺还是铜寺都是竹林禅派的著名道场。45个存放着历代高僧遗骨的佛骨塔,沿着蜿蜒的山路遍布在竹林成荫的山间,深入翠绿的松竹深处。山中溪水流动的声音时远时近,或紧或慢,叩打心门,令人怀思。山风过后,禅意更浓,竹叶的低语仿佛在与路人参禅问道,参风悟景不由得不肃然起敬。当然在晴空万里的时候登上顶峰,眺览脚下的下龙湾又当是一种别样的感怀。
而巡州岛距离下龙湾的中心——白寨仅有5公里。广大马路,将巡州岛与陆地相连。早年巡州岛在越南出名是因为胡伯伯曾经下榻该岛,并在岛上亲手种下一棵大榕树。现在的巡州岛由越南总工会下属公司进行开发,环岛公路老远看就像是柏油梯田,像泰国“芭提亚”或中国海南亚龙湾一样,修建了大量的别墅、海滨浴场、鳄鱼馆、海豚表演场等等现代化建筑。并且计划通过填海在岛的另一侧修建72洞锦标级高尔夫球场。观看设计方案和聆听介绍感觉可能会是一个风景不错的临海球场。
图4-3 俯视下龙湾:小心龙出没
图4-4 巡州岛仅仅就是人工修饰的与下龙湾很近的一个去和不去都后悔的越南版度假区
下龙之美确是不争的事实。只是觉得越南人对所有他们认为好的或者美的赞叹总是习惯于高一个八度,更何况下龙湾的确提供了赞美的全部素材,这样的机会又怎能轻易放过呢?对于下龙湾来说,越南人民给予了文字和语言中全部的最高级别的赞美和感动之词,音调之高,音域之宽达到了震耳欲聋、排山倒海之势。
图4-5 如梦如幻下龙湾
与中国人一样,越南也认为龙是正义和尊贵的象征。越南北有升龙(河内),南有九龙(湄公河),而广宁(Quang Ninh)的下龙湾(Halong Bay)更是龙潜之地,龙吟之处,飞龙之处,戏龙之处,游龙入海之处。
越南人素来认为自己是龙子仙孙,龙的传人。传说龙王之子貉龙君与仙女瓯姬相爱,产下百卵,孵成百子,一半随母上山,一半随父下海。有人说他们就是越人的祖先,史证在下龙湾海域散落的众多小岛的山洞里和附近青山丛林中曾经发现古人类遗迹,目前这一地区是越南古人类研究最为重要的考古现场和科研基地。
下龙湾1553平方公里,1969个岛屿,陆地面积562平方公里,重点保护区域434平方公里内共有788座小岛,其中已经命名346个岛,尚有300多个岛屿等待游客们观其形、视其貌、感其境、定其名。事实上,无论天设地造的景观还是过眼烟云的环境,只要有心就一定有不同的名字。比如:云南迪庆有人叫做香格里拉,尼泊尔博卡拉被称为高原瑞士,奥地利萨尔斯堡被唤为森林小镇——起外号是文人骚客喜爱的也是旅行者心仪的,给下龙起个什么样的外号呢?起什么样的别称最能反映下龙神韵呢?
越南人自己说“下龙是世界上最绝妙的奇观”,简化称之“下龙奇绝”。美国人说“下龙的海湾是越南最令人惊叹的美景”,可称为“下龙惊叹”。台湾人说“下龙或许是越南风景名胜中最绝妙的精致”,也就是“下龙绝妙”。我认为“下龙湾是上天所赐自然景色与越南人民无私炒作的天地之合”,称为“天地之作”。
下龙是“从天而降的龙”,是天造神设。越南古代传说玉皇大帝命令神龙(不是富康汽车)率领龙子龙孙下凡保护百姓,敌人来犯时,神龙天降,口喷玉石,破敌制胜。散布在下龙海域的小岛和喀斯特地形就是神龙吐玉的遗迹。
另有一个版本:巨龙摆尾造成了陆地上的深谷和岩石裂缝,海水随后灌满了沟壑,形成了下龙湾。无论是何种情况,反正巨龙从此就在这儿住下了,越南人说神龙一直生活在海湾下面,百姓们有了大事小情还是愿意找神龙谈谈,诉说烦恼、祈祷丰收、祝愿世界和平。
毗邻的拜子龙湾是龙子龙孙和寻常百姓拜祭的地方,以龙命名的岛就更多了,像什么白龙尾岛、丐龙、龙骨、玉龙、龙岛等,这一切说明了一个事实:下龙湾是龙的势力范围。
越南游历忠告:小心龙出没!
龙吟,随着蓝色的轰鸣,龙甲般的石灰岩在碧波里涌动,心平气和后,石岛和溶岩漂浮在静如池水的海面上,像停在天边的仙境;龙啸,海风乍起,激浪把小岛巨岩摇曳得轻歌曼舞,屏气凝思中,石岛之间航道弯弯、变化莫测,似有千径万路、疑团重重;龙歌,夕阳撒播的余晖,远山近景换了一副面孔,吟唱着进入高潮……
下龙在这样的变化中开始了一天的疯狂,无论是星火满天还是怒阳倾情,无论是细雨霏霏还是白帆依依,无论是哀怨汹涌还是欢愉高扬,所有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似梦似幻、似真似假、似清似浊、似浓似淡。有龙的地方当然诡异!
有龙的地方还有爱情。
杨过挚爱小龙女,因为龙的女儿懂得爱情而且漂亮。
有歌唱道:海龙王的女儿长得实在很美丽,世上没人可以比。
下龙的爱情故事有越南风格:痴情的媚娘公主为情叛父,被安阳王怒斩于下龙海边。公主的血溶在海水里,因而下龙的珍珠又圆又大。驸马仲始攻城后得知媚娘已亡,悲愤交加,在下龙岸边跳井自杀。后人用这口井洗涤珍珠,珍珠变得更加璀璨夺目。这口井就叫珍珠井。下龙的海水与媚娘血脉相融,沧海中融进了流血的爱情。
下龙湾是越南沿海的珍珠盛产地,不少小岛还以珍珠命名,比如明珠岛、玉晕岛等等。至今下龙人民除了精于赚取游客钱财外,还精于捕蚌采珠,养珍植贝。游览中可以看到许多殖珠养贝场,惊奇洞附近的养殖场是与日本人合资建立的大型养贝中心。
曾几何时,下龙是越南北部地区对外通商的门户。12世纪初,李朝在拜子龙湾设云屯镇,作为与中国和东南亚通商的重要港口。由于盛产珍珠,曾经红极一时。对此中越两国的历史文献都有记载,但是云屯商港的准确地址已经无从考证了,由于发展和变迁,历史学家对此存在着多种争议。
以目前海岸情况,感觉拜子龙湾任何一段海滨都有可能是当时的繁荣商港。道理很简单,现在的船都是想停哪儿停哪儿,条件允许,人民群众喜爱,要断出哪一骨节是古港困难重重。当地人对考古兴趣不大,只要龙还在一切就好。但是,下龙商港在日后却不断地没落,主要原因是主航道变线和改道,造成船舶进出十分困难,大量商船远离下龙,南行奔向会安、岘港、头顿、西贡了。
历史上下龙在军事方面的重要性和名声肯定大于商业。对于越南北方而言,下龙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尤其在古代与中国的拉锯战中。下龙湾适于水路集结,从中国进攻升龙(河内)等重要城市,下龙湾是必经之路,军事位置十分重要。
下龙湾众多岛屿和山洞不仅是昔日舰船的屏障而且还能伏兵千万。越战期间,美军飞机经常通过下龙超低空飞行轰炸北越目标,游击队员将计就计躲在岛上的洞里,俟飞机掠过立刻突然袭击,击落大批美机。在北越首名被俘的美军飞行员安瓦雷斯中尉就是在下龙上空被击落后生擒活拿的。
下龙湾在1994年成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旅游区。虽然下龙湾海洋资源丰富,生态多样,包括珍稀的珊瑚、种类丰富的鱼虾、享有盛誉的珍珠以及品种繁多的林木,但是与其独特另类、天生丽质、美轮美奂的景色相比,旅游无疑是最具吸引力、最有发展前途的事业。
千百年来越南人对诗歌的喜爱处于一种狂热的程度,任何细小的景观和情绪的变化都能引来诗潮赋涌,越南古今赞美下龙美景的诗赋更是多如牛毛。上文提到的“出家皇帝”的父亲陈圣宗(1258~1278年)这样写道:“朝游浮云桥,暮宿明月湾。忽然得佳趣,万象生毫端。”胡朝大臣阮廌(1380~1442年)也有“路入云屯山复山,天恢地设付奇观”的佳句。到了20世纪吟下龙就成为这样的诗境:“珠蚌、海月、西施舌,辛勤育珠日夜忙。珠玑装饰海洋献,镶嵌祖国更辉煌。”
可是19世纪末,法国人占领越南,在沙巴、涂山、大叻、头顿等地建造了不少度假避暑区,唯独对下龙好像兴趣不大,没怎么看上眼。因此,在越南的主要旅游区,单单下龙没有留下多少法国痕迹,缺少点浪漫气息。什么原因使法国佬把下龙这么个地设天造的人间胜境遗忘了呢?这是重要的课题。法国人对享受的追求和对美色的敏感按理说不应该冷落下龙呀?其中定有隐情!
图4-6 下龙湾:越面人的旅游名片
法国人不待见,不等于越南人民也不喜欢。下龙湾在越南统一后不断建设和宣传,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现在,已经逐步发展成为越南最有名气、最有号召力和国际知名度的休闲度假风景区。风景区一开始就在越南人的手里塑造,无论基础设施、服务理念、游览项目、景区环境还是餐饮、住宿、交通,甚至就连景区内的空气都充满了原汁原味、不折不扣的北越风味儿。就连在越南统一后流亡美国、弃政从商的“南越”副总统阮高奇头几年也瞧着越南改革开放了,报国之志不死,赚钱之心未亡,投巨资在下龙湾开发旅游业。目前下龙白寨最高档、最气派的“皇家酒店”等旅游设施都出自他的手笔。越南的领导人无所谓,给钱就是好哥们儿,以前有啥过节,一笔勾销,既往不咎。越南人更是无不固执己见:“身为越南人,一生中至少朝拜一次雄王祖地,至少去一次下龙湾。”
图4-7 欢迎你到下龙来
下龙湾如此吸引越南人,到底有什么样的景色让人津津乐道?
还是引用越南人的描述比较容易说明情况,虽然其中有不少夸大其词的成分,基本内容还是属实的:“下龙湾,以数以千计奇形怪状林立的山岛及清澄碧蓝的美若仙境的平静海面闻名于世。这里的岩石和海洋经历了亿万年巨大的变迁——大自然的无形之手无意中塑造了千姿百态、巍伟壮观的实体,令人惊奇。难道是造化塑造了今日世界的伟大蓝本?”“下龙湾是全世界的无价瑰宝,是人类的共同财产,在1500平方公里辽阔的海湾散布的近2000个岛屿和巨大溶洞,实在是难以摸透的庞大迷宫。”
不少中国人对越南的了解都是从下龙开始的,而且几乎是始于下龙止于下龙,下龙无形中成为了许多中国人认识越南、探索越南的窗口。
下龙湾被旅行社冠以“海上桂林”加以宣传,事实上,下龙湾风光与桂林山水没啥关系,把两者联系在一起只是由于岩溶地貌所形成的奇山怪洞。但是阳朔的绿水灵山与下龙的沧海奇岛很难在视觉和感觉上找到多少共同点,如果以桂林山水的标准来下龙,不是大失所望就是大吃一惊。
图4-8 “海上桂林”下龙湾
越南游历忠告:王奶奶和汪奶奶,差的不是一点儿!
下龙湾是越南人最熟悉同时也是倍加赞美的景区。
对我而言,下龙湾却成为笔下最生涩、最辛苦的记叙。
若有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则游刃有余,无论飞龙在天、潜龙在田还是亢龙有悔都能绵绵锦锦,惊天动地。只学了老顽童周伯通的一点皮毛功夫,双手搏击、左右乱打,手脚并用、毫无章法。东一榔头西一棒,也没准就打中下龙的要害,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