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Chapter 9 炮弹重新定义了顺化皇城的价值——越南人的生死观
在线阅读

图9-1 拼瓷:碎瓷片拼出的文化

皇宫是顺化的中心,目前还保留着护城河和几经修缮后的城门和城墙。高大的旗台屹立在城门的前方,旗杆上飘扬着火红的金星旗。

进入皇城的城门楼子是仿汉建筑,上书“午门”。中国式的城门楼却与北京紫禁城的“午门”毫无相似之处,绝不仅仅是小,绝不仅仅是缺少气度。虽然同样是黄色琉璃瓦,同样有腾升的飞龙,但是坡度和面积很大的屋顶,旋起的门窗和低矮的女儿墙增添了越南特有的风格。远眺有些明代城池的影子,近视则另具特色。北京的“午门”与顺化的“午门”不知在功能上是否相同,对于北京的“午门”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推出午门斩首”,因此顺化“午门”外的小广场就让我不得不放慢脚步,生怕遇上冤屈的鬼魂。1642866

图9-2 顺化皇城华丽的侧宫门,被粉碎的美丽——拼瓷镶嵌在宫门之上

进入“午门太和殿”就在眼前。与中国相同,越南的“太和殿”也是皇帝进行典礼仪式最为重要的地方。顺化“太和殿”建于1805年嘉隆皇帝在位期间,1834年进行了第一次整修,1924年启定皇帝又对其重修,是目前整个顺化皇城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宫殿。殿门红漆灿烂,金碧辉煌,由于灯光比较昏暗,虽然大殿很高,仍然感到有些压抑。进殿参观必须噤声,不让拍照,若是偷拍随时会有工作人员从黑暗中冲出大声呵斥,在这样空旷、高大、安静的环境中被人用你听不懂的语言严厉斥责,会感到十分难堪。

图9-3 顺化皇城午门

当然还有更为难堪的。顺化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因此所有景点都要收门票,而价格相对其他旅游景点都贵,价格分两种:本国人票和外国人票。本票当然便宜,外票则要高出一倍多。例如:皇宫门票价格:本国人20000盾(约合人民币10元),外国人55000盾(约合人民币30元)。虽然与国内许多景点相比已经算是很便宜了,但由于被视为另类,心里仍有些不舒服。1642867

为了抵制这种非国民不公正待遇,我们在售票处每次都购买“本”票,虽然同行者中有纯粹的越南公民和略通越语、身材长相极似当地人的国人,经过检票口时,我只能噤声屏息,可是由于我这种金正日式的身材和旅游者的穿戴,几乎每次都被发现并被要求补票。其中一次我们一行已经进入景区,大家均以为大功告成,只见从百米开外飞奔而至一位“大壳帽”,询问我是哪国人,同来的越南朋友红着脸说:“他是越侨,加拿大回来的。”“大壳帽”义正词严地要求我说一句越南话,而且强调只说一句就行,我想了半天也没说出来,只得乖乖回去补票。“大壳帽”对我们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虽然我听不懂,但看着越南朋友脸上红一阵儿白一阵儿的就知道肯定不怎么好听。再之后每一次购买门票时总是思想斗争很久,艰难抉择,事实上最终只有一次得逞过。

在顺化“明命皇陵”,几人全部都购买了本票混了进去以后,心中仍然不安,不断东张西望,直到确信不会有人追来才相互击掌祝贺,有一种怪异的喜悦。可是过了一会儿,买票的哥们儿突然惊呼少了5万越南盾,翻遍了所有地方(包括底裤)还是没有找到,越南朋友冷笑着说:“你们要相信,明命帝是很灵的。”票是逃了,钱却丢了,背着抱着一样沉,都一个样。

图9-4 顺化皇城“太和殿”

其实在越南全境的非国民待遇问题非常普遍,除了景区门票,包括吃饭、住店、购物等等,外国人都要支付比当地人高得多的费用,若是倔强地一定希望享受同等待遇,除要求身材瘦小外,还需用语言完全迷惑对方,或者身边站着关系很好的越南人,否则不是被人斥责就是望景兴叹。因此在越南旅行绝对不要以为自己是外国人就应该得到更多的尊重或是更好的待遇,反之,夹着尾巴做人才是硬道理。

越南游历忠告:多花钱,少说话!哈哈!

还是回说“太和殿”。“太和殿”在建筑和装饰上都具有比较鲜明的中国特色,无论立柱上的汉字对联还是青花瓷器,以至于皇帝的龙椅都透出了几许汉文化的气息。穿过“太和殿”是阮朝的皇家庙宇,为了纪念阮的皇祖而建。祖庙供奉的是阮淦(Nguyen Kim),太庙供奉了阮潢,俸庙则是为了彰显在位的皇帝。嘉隆皇帝的父亲阮福澜(Nguyen Phuc Lan)占据了宏庙(Hung Mien),而7位阮朝皇帝的神龛供于保存完好的世庙(The Mien)。另外还有1959年新建的纪念威宜(Ham Ngbi)、成泰(Than Tai)和维新(Duy Tan)三位皇帝的纪念碑。

庙宇前面是玲珑的灿烂阁(Hien Lam Cac),门前一字排开放置了九鼎。九鼎是明命帝时期铸造的,鼎上刻着太阳、月亮、花鸟、山水以及历史故事和传说。据说铸鼎工程极为浩大,从越南全国招募来了几千名工匠夜以继日,从1804年开始到1822年完工,耗时18年。巨鼎重约2500公斤,每一尊巨鼎代表阮朝一位皇帝。

图9-5 九鼎:每一尊巨鼎代表阮朝一位皇帝

再往后就是皇后的寝宫——德和宫。德和宫始建于1804年,目前保存较好。皇宫西门摆放着九尊神炮,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以及春、夏、秋、冬四季,每门大炮都有几吨重。1642868

转出德和宫现拥有4米厚的围墙,城墙中嵌着7个金碧辉煌大门,也称紫禁城墙(Tu Cam Thanh)。每个门都有汉字的名字,歌颂皇帝的美德。

紫禁城内著名的天仪殿(Cam Thanh),历史上是皇帝的办公室,处理军国大事都在这里进行。然而目前的天仪殿只是残垣断壁组成的废墟,实际上紫禁城的七门也是新建的。从外面看有模有样,进入大门后却是另外的景致——缕缕的杂草胡乱长得到处都是,建筑物仅剩下些残存的断壁,布满青苔的房基上野花绽放。如果一定要恢复昔日的辉煌还不如想象一下美军的轰炸和埋伏在宫殿中游击队员反抗的景象。战争使这儿变了模样,炮弹重新定义了皇宫的价值。从1968年开始,北越军人以这里作为堡垒与美军进行了殊死搏斗,荒草里的残垣诉说着当年战争的惨烈,被硝烟弥漫过的树木仿佛散发着鲜血燃烧的味道。1642869

整个顺化皇宫有着大片大片的战争废墟。废墟保存得极好,原汁原味,像圆明园。由于年代较近,这里更真实。当地政府不知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对这些残墙断壁毫不理睬,无论是在细雨中还是在夕阳下,荒凉的皇宫废墟给予我的那种凄凉之美是无比震撼的。

图9-6 断壁残垣的顺化皇宫

坐在残壁之中,四周静得只能听到清风过后呢喃的草语,杂草中被游人踏出的小路上忽然闪现出一位逡巡的老妇,穿着鲜亮的“袄黛”,“顺化斗笠”在阳光下反射着刺眼的光芒。慢慢地来到面前,白白的面颊,皱纹不多,满脸微笑。我马上行礼问好,老妇人无声地回礼,优雅得就像是公主。知情者说,老妇人是昔日的宫女,聋哑原因不详,孤身一人住在宫内自建的小屋中。每天她都要出来华服盛装向游人们致敬问好。她已经无法向人们描述顺化皇宫的昨天,然而她的肢体语言和表情却牵动着我,眸子间仿佛闪动着一幅幅昔日的风景和那一声声划过天际的流弹。老人走过去了,望着她那经过严格训练、步履沉稳的背影,断壁和杂草被润得更湿了。我甚至不愿意按下快门,怕声音扰了她的梦境,怕声音乱了她的脚步。

图9-7 老妇人是昔日的宫女,眸子间仿佛闪动着一幅幅昔日的风景和那一声声划过天际的流弹

忽然间,废墟变成了景致,这是顺化最令人心碎的景致——只有感受了这令人心碎的景致才能慢慢理解越南人的目光。

图9-8 风格造型各异的纪念碑矗立着,向每一个南来北往的人们讲述着战争的故事

其实,并不只是看到被炮火洗礼过的皇城才会有战争的回忆。进入越南,从北到南到处可见大小不一、规模不同的烈士陵园。著名的一号公路两侧,每隔一段就会出现纪念碑或是烈士陵园。不知道是政府还是人们自发修建的,陵园无论在建筑材料上还是施工质量上堪称一流。风格造型各异的纪念碑矗立着,向每一个南来北往的人们讲述着战争的故事。

越南对烈士的缅怀和纪念是认真的,所有的陵墓几乎都铭刻着牺牲者的姓名,陵墓上时时可见亲友或后代敬献的鲜花。曾经进入一个大型抗美战争烈士陵园,每一个陵墓前都供奉着香炉,而每一个香炉都燃烧着供香。渺渺香烟,渺渺情思。战争是越南挥之不去的回忆,战争使越南社会和越南人的性格产生了巨大的异化,战争给国家和家庭都带来了无可名状的噩梦和变迁。理解战争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越南,理解越南的人才能真正理解战争,才能真正透彻越南旅游的不同内容。1642870

越南游历忠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顺化的皇宫是让人惆怅和沉思的地方,驻足间久久不愿离去。皇城大墙之外却已经是另一个世界。

商业区位于皇城的南墙和东墙之外,著名的香江与皇城只隔一条马路。香江上凌驾了两条美丽而现代的大桥:长前桥(Can Trang Tien)和富春桥。

入夜时分,华灯初上,被彩灯包裹的大桥虽然俗气但也甚为唬人。顺化市与河内市相比小了不少,当地居民当然也少了很多,临江的三星、四星级酒店都是为旅游者准备的。与越南其他旅游城市相同,街里面有数不清的装修和价格差别很大的家庭旅馆。西式的酒吧、餐厅也有一些,但是到了顺化品味当地的美食是最为紧要的事情。无论北方还是南方,许多美食的根源都来自顺化,若以菜系来分,顺化菜当是越南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菜系。同中国一样,顺化的菜系因为身处皇城,帝王将相的惠顾大大地被神话了。虽然顺化的菜肴具有高贵的皇室色彩,但在顺化寻觅纯正口味和驰名老店依然需要在窄小的街道和低矮昏暗的房间里才有收获。卫生条件一概不佳,像河内一样都是小板凳伺候。1642871

在越南朋友的指引下,去了一家甜品店。

店铺位于街道边的小弄里面,即使是仔细寻找同样也难以发现。铺内除了一个老旧的吧台,就是几十个木头小板凳。只供应12种甜品:水果冰、绿豆冰、红豆冰甚至还有汤圆冰等等,味道甚是好吃,价格非常便宜,折合人民币还不到1元钱一杯。据说该店价格一直如此,很多年都没变过。我们去时正是冬天里的一个下午,按说客人应该不多,但恰恰相反,人们匆匆来,匆匆去,大多是回头客,店里一直坐满了人。类似这样的小店,顺化有很多,细心寻找,多方打探,必有收获。

也有大地方,位于皇宫东北方向的东巴市场(Cho Dong Ba),就很让人吃惊。露天的、室内的、卖菜的、卖服装的——应有尽有,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东巴市场大约始建于20世纪初,最早以销售多种多样的当地特产和调味品为主,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了大型综合性市场。市场极大、极乱、极杂、极繁荣。无论是小贩还是购物者,许多人戴着著名的顺化斗笠,老远望去,斗笠攒动,像是雨后的一簇簇蘑菇,甚是好看。

东巴市场有专门的斗笠专柜,斗笠各种各样,制作精细,表层被涂上一层厚厚的桐油,不仅坚固防水,而且熠熠生辉。正午的太阳照在油亮的斗笠上折射出五彩的光芒,像是被佛光笼罩着。斗笠价格不贵,但讲价和耐心同样是必需的。越南各地都有斗笠销售,旅游区较多,但顺化的无疑是最为著名也是最好的。若要买回去做纪念,来顺化去东巴市场再出手吧。

顺化城里有很多古迹,虽然大多残缺不全或未做整理,但是如果了解了越南的历史,参观起来还是很有意思的。市区里的皇家博物馆和顺化博物馆藏品不多,但这里是我们了解越南历史和越战的好地方。顺化博物馆内有很多越战时的遗物和照片,记录了这座古老的都城在战争中所经历的悲惨和不屈。顺化是越战中最为激烈的巷战战场,有人把今日的“费卢杰”比喻成昨日的顺化,从皇城的繁华到恐怖的瓦砾,顺化充满痛苦的经历,然而现在的顺化人依然保持着乐观和助人的天性。昔日的皇城造就了顺化人的开朗和包容,海纳百川的气度使我更愿意相信越南人的传统和性格更多地来自于顺化。16428721642873

图9-9 顺化斗笠最为著名也最好

历经的沧桑铭刻在古都布满青苔的城墙上,城外的护城河水忧郁地流淌。当我们久久凝视细雨浸湿的故城,生出的惆怅和感伤就像诗一样弥漫过来。静静的香江在那儿倾听着歌女的吟唱,遥遥的皇陵在那儿注视着水莲的哀伤。

顺化皇城里的宫殿外墙许多是由砸碎的瓷器片镶嵌装饰而成的。一件精美的瓷器被砸碎后形成的美让人揪心,那是一种凄美。这种装饰的创意就像是顺化历史的写照,被粉碎的美丽镶嵌在宫门之上,镶嵌在人们心里。1642874

沉重的顺化同时也是诗画的顺化,香江是诗画的源泉。

无论晴空万里,还是细雨霏霏,香江呈现出来的不同景象令人难忘。倘若失去了香江的温存,顺化将失去所有的韵味,即使是惆怅和缠绵也将随风而去。

香江的流水让顺化不再平庸,更不用说,两岸山间那些神秘有趣的皇陵了。

图9-10 顺化的香江是诗画的源泉

阮氏王朝共有13位皇帝,其中7位终身为皇,而只有6位皇帝最后被埋葬在香江岸边的山谷中。皇陵分布比较分散,内部都有极大的院落,石马、石人、石象等排列其间。几乎所有的皇陵都建立了石碑亭,亭内高大的石碑上面雕刻着后代为已故先皇所作的传记。嗣德陵除外,嗣德的传记是由他本人书写的。石亭外是祭拜的场所。步入任何一座皇陵都会为陵墓雄伟和设计的优美所折服。1642875

越南作家潘群是这样描述的皇陵是天空和水面的所有颜色的融合。她是高山、密林和树叶间流动的风的融合,是自然景色奇观加上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美的契机,这简直令人不可思议,目不暇接,这是工匠们创作的壮观美景。富有耐心并具灵感的艺术家们的初衷是用这富丽堂皇的建筑点缀乡间,唤醒那些在寂静中飞舞和在孤独的松树上空低语的期待已久的灵魂。没有任何语言能够形容这种奇异的感觉,既温柔,又使人有些淡淡的兴奋,在这幽深神秘的景色之中,使人有种深情地冲动。”16428761642877

凡是去过北京明十三陵或是清东陵、西陵的人,都会对中国古代皇陵有所体会。中国皇陵宏大肃穆。在通往明十三陵的路上,走到“神路”附近,不知不觉就会产生异样的感觉,周围的群山绿水使得环境霎时变得凝重,步履也会不知不觉变得沉重。皇陵的院落和大殿十分简单,建筑和装饰除了庄严肃穆之外,就剩下空旷了。而陵内地下却是另外的景象,巨大的洞穴,铺张的排场,精美的装饰、精巧的机关和复杂的格局,一切都与地上截然不同,正所谓天地有别。1642878

顺化皇陵则完全不同,所有的精美和腐化全部展现在地面,皇家的尊严和气势到死也不会带进土里。因此就有了溪水潺潺,因此就有了亭榭依依,因此就有了金碧辉煌。1642879

这样的差别反映了两国文化和性格的差异,反映了生死观的完全不同。为了来世,中国人把大量的精力带入了坟墓,而越南人却死也要把美留在人间。到了今天,我们惊叹明十三陵的风水之余,更多的是肃穆,或曰:这里真是个好归宿!顺化皇陵则不然,同样是山谷清风,绿树环绕,陵内却别具浪漫。不说是皇陵,只说是私家花园也无不可。除去启定陵比较独特外,其他的皇陵都是青山环抱,芳草依依,绿水流连,亭台玉宇。或停于水榭,或驻于松林绿坡之中,或凭栏眺远山近江,品一杯越南本地的“百合花”茶,纵然与身边的红颜知己做出亲近的举动也绝无唐突之感。此景此情催化着年轻人的浪漫情怀,只是不要惊动了林中的小鸟,河中的鱼儿。1642880

距顺化市区十几公里,在香江东西两侧的山岭上分布着阮皇陵的墓群。陵墓分别为:嘉隆陵(阮福映)、明命陵(阮福蛟)、绍治陵(阮福璇)、嗣德陵(阮福时)、同庆陵(阮正蒙)和启定陵(阮宝岛)。

嘉隆陵位于顺化南部,1814年开始建造,1820年嘉隆皇帝死后一年才竣工。在战争期间这里遭到了炮火轰炸,从而破坏严重,但目前依然可以看出昔日的气势。皇陵布局威严,环境幽雅,对面遥望36座起伏的山峦,被认为是形胜之地。陵上华表耸立,殿宇巍峨。由于此陵周围的自然环境不错,虽然距市区较远,公路、水路都不太方便,但依然有许多人前往,这里是西方游客自行车或徒步健行的好去处。

明命陵是皇陵之中保存比较完好的。

租一条小船穿过香江很快就到。明命是嘉隆皇帝的第四个儿子,阮朝的第二代皇帝,顺化的皇宫就是他在位期间营造的。在政治上,明命帝对农业、经济和传统进行了大胆的改革,直到今天许多越南人仍然对他肃然起敬。

明命陵在1840年皇帝去世前一年开始兴建,现在看到的皇陵基本上保持了当时的建筑和设计风格。陵内的亭台宫殿都是红漆黄瓦,中国特点浓厚。在院落之中,依山挖了一条人工河,河水青翠,河道弯曲,水边的亭榭极有风韵,若是三月来访,水面满是荷花,周围芳草如茵,树林繁茂,憩于水榭之上似置身仙境之中。三座别致的小石桥横贯水面,石桥与顺化皇宫护城河上的石桥风格一致,在功能上与北京天安门前金水桥相同,而建筑形式却大相径庭。站在小石桥上仰望皇陵,一丛丛白色的“伟树”环抱着殿宇,像是白色的花团簇拥着,枝缝间映现着鲜红的栏柱。没有开花的季节,这种树木全身无叶,树枝与树干都是白色的,树枝粗壮,最细的部分也有擀面棍粗细。树枝繁密,形状嶙峋,若开花也是在无叶的枝头上豁然绽放。在越南皇宫、古刹、书院等凡是神圣庄严的地方都能见到这种树,类似我国的苍松翠柏。

图9-11 明命陵中国特点浓厚

启定陵与其他所有皇陵完全不同,是一座东西合璧的城堡。

启定陵历经几年的建设,于1931年完工。启定皇帝是末代皇帝保大的养父,他在法国殖民统治期间在位9年。据说此人不爱国事爱享乐,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奢华的生活中。西方的影响在其陵墓上可见一斑。

图9-12 东西合璧启定陵以及龙梯两侧石雕巨龙

进入启定陵的大殿需要爬上高高的龙梯,高高的龙梯使陵墓高高在上,龙梯的两侧是石雕的巨龙。皇陵大殿外的庭院中心立着一座石碑,全部是汉字雕刻,这是保大皇帝为启定书写的祭文。左右碧绿色的前厅,镶嵌着成千上万块碎瓷片组成的明亮拼瓷壁画装饰,启定皇帝的铜质坐像立于高台之上。铜像与本人的铸造比例是1∶1,于1922年由法国人铸成后放置于此,皇陵的大殿非常精美,视觉和艺术价值极高。大殿内色彩斑斓,地面铺着彩色的瓷砖,中庭天花板上装饰着巨大的“云龙”壁画,据说壁画是工匠们用脚一点点画成的。1642881

走入殿内,忽而感觉置身于欧洲大教堂里,彩色玻璃窗透出的阳光让人眩目;忽而又觉得陷入了北京故宫内某个大殿之中。满墙的用玻璃贝壳碎片制成的壁画和正中高悬的“启成殿”汉字大匾令人惊叹。

图9-13 真正的金碧辉煌——启成殿。左右碧绿色前厅,镶嵌着成千上万块碎瓷片组成的明亮拼瓷壁画装饰

图9-14 启定陵

从外部来看启定陵的冷漠,高高在上,与其他皇陵的清新幽雅相去甚远。而陵墓内却蕴藏着浓厚的艺术气息,赋予我们的是一种全新的另类视觉感受。虽然陵内没有小桥流水,虽然龙梯两侧的巨龙石雕有些吓人,虽然除去陵穴大殿再无其他建筑,启定陵依然是顺化所有皇陵之中最应该到访、最具风格和艺术价值的。

嗣德陵在顺化的西南,骑自行车穿过密密的松树林和葱郁的小山坡就到了。

陵墓始建于1864年,经过3年完工,据说整个建筑工程用了3000名劳动力。嗣德是绍治皇帝的儿子,在位36年,是阮朝的第四位皇帝,也是阮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嗣德皇陵就像是顺化皇宫的缩影,皇陵建成后嗣德闲暇时常来此消遣。皇帝散步于流涧湖畔,品味荷香,吟诗作赋,快哉快哉!活人将自己的陵园作为花园,嗣德皇帝的气质令人嘡目。嗣德皇帝与中国历史上许多皇帝一样,附庸风雅到了极致,由此自己的陵墓也就风雅到了极致。皇陵与周围的山水树木和谐而美妙地统一起来,流涧湖飘着满池的莲花悄悄地消失在树林之间,湖边的水榭和钓台酷似苏州园林,而远处苍绿的群山和背后高耸的参天大树却显得比苏州园林大气、自然。陵内的建筑没有经过大量的翻新和修缮,古旧的屋檐,被青苔腐蚀过的墙壁在浓郁的色彩中显得那样的古朴而富有诗意。1642882

嗣德陵园像皇帝本人一样是诗画的陵园,这里埋藏着风雅的诗句,埋藏着温存和情丝。我很难确定这里是一座陵墓,像诗一样的园林怎么会是坟墓?然而这恰恰就是坟墓,嗣德皇帝昭示的是对生活和生命的缠绵和眷恋。诗句被写入了陵园的山水之间,诗句被园中的飞鸟带向了远方,诗句在流涧湖的湖水上绽放,诗句像满山遍野的小草,召唤着诗一般的青春。

绍治陵和同治陵与除启定陵外的其他陵园比较相似,但规模小了许多。

明命陵与嗣德陵最为接近。明命陵更为稳重坚实,嗣德陵显得轻灵飘逸。所有的皇陵对于中国人来说都是既熟悉又意外,熟悉的是园林的设计和亭台宫殿的建筑风格以及散布其中的大量汉字、对联、装饰和家具,意外的则是以这样的风格制作自己的陵园在中国非常罕见。然而正是这种风格的陵园才使得顺化的皇陵别具性格,令人浮想联翩。1642883

当我们放逐自己的灵魂驻留在绿树织成的山谷之中,被流放的心在旷古的宁静里充满了倾诉和聆听的冲动,在湿润的蔓草铺就的地毯上,我们并不惧怕与历史的对话,虽然眼睛有时也会变得湿润,耳边却响起了来自陵墓或是灵魂深处的俗句:

热爱生活,相信未来!

从市区陆路参观皇陵必须经过一段窄窄的马路,路的一侧是破旧的围城和院门。院内大都树木茂盛,如果无人提醒会匆匆而过,很难留意。而这一段院落却多为阮朝旧宅,随便进入一家很有可能是皇亲国戚、达官贵人的故居。

其中一间,院门上书“安轩”,始建于1890年,原为嗣德皇帝外公所有,几经变迁传至今天。现在的主人叫阮庭周,他的奶奶曾为顺化女中的校长,早年加入“越盟”。

进入院门,穿过一段很短很窄的绿荫蔽日的小路,来到老屋前的水池边。长方形水池不太大,也就七八平方米,绿池中浮着几枝盛开的莲花,落叶时而飘进池中,吹皱了那原本的平静。随着旅游的开放,很多人走进了这座院落。

旧宅是砖木结构,屋顶的风格非常越南化:房檐又宽又长,坡度很大,边沿部分也就一人来高。回廊内是一字排开的开放式木门,厚重的门板和高高的门槛酷似中国南方古宅。粗壮的木柱支撑着整个房子,房屋被木柱平均分为三间。两侧分别为主人的客厅和卧室,中间是高堂。高堂之上供奉着祖先的灵位和神龛,墙上悬挂着一幅巨型黑白照片,照片里端庄持重的妇人就是主人阮庭周的奶奶。

屋子的后院种植了大量各种各样的果树,有菠萝蜜、芒果、火龙果等等。听主人说,这里来过世界各地的参观者,说着拿出了厚厚的留言簿。

几经推辞,我颤巍巍地题下拙句:

一屋一池一庭院,多风多雨多苍凉。

来到顺化,就得游香江,游香江又分为日游和夜游两种。

日游香江就是包租或随团,上船后,船家把你载到各个景点。到达景点附近的小码头,在规定的时间里坐上包租“摩的”前往景区,包租“摩的”需要自行讨价还价,自行付钱。到达景点后,自行购票参观。若是随团前往,时间观念一定要强,否则误了船期下一个景点也就泡汤了。实际上日游香江支付的仅仅是交通费,有些船票的价格还包含一顿午餐,就看付钱多少了。

夜游香江更有意思些,虽无景点可去,伴着江风,岸边霓虹闪耀,与彩色的“长前桥”交相辉映。船中南乐声声,美女轻歌,似有昔日秦淮览胜的潇洒,抑或是北京后海那种衔柳邀月、曲中花酒的糜烂。

登上在酒店预订好的游船,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船上没几个人。左等右等游船都没有出发的意思,戏班头和船长不断地上来下去,交头接耳,其他游船好像也在与他们商量着什么。我们很是担心,千万不要把我们搁到别的船上去吧?慢慢地周围有些船开始上人,有的船一下子就坐满了。戏班老板也有些绷不住了,看着周围的船只纷纷启动,他大手一挥,我们的心也落了地,庆幸自己没有被卖出去,几个人的“小堂会”岂不更为快哉!

戏班老板是主要的阮琴伴奏师,另有一位身着“袄黛”、清纯端庄的女孩弹奏古筝。演唱者却浓妆艳抹,使她们失去了越南女子——更准确地说是顺化女子在我心目中的清新和魅力。虽然她们也都穿着艳丽的越南“国服”,举手投足间却充满了风尘,眉目中的挑逗令人有些紧张。

曲声响起,悠扬顿挫,柔情似水自不必说,歌者的乐器令人难忘。一双小茶碗上下翻飞,发出清脆的声音,三个挂着铜钱、外形酷似“鞋拔子”的小竹板是主要的打击乐器。歌女们用这样的乐器,在琴弦的伴奏下高吟低唱,却也风情万种。歌词是听不懂的,而通过曲调和表演还是能体会其中大多是儿女情长,风花雪月。

此间,班主亲自上阵与歌女对唱,内容类似于刘三姐与情郎的问答式对歌,据说歌词睿智、幽默,由于听不懂,现场不能上下呼应,演员们也就觉得索然无味了。演唱中的休息时间,歌女们为每个听众准备了“祈愿纸灯”(在彩色纸盒中点上小蜡烛),香江上此时已满是点燃的纸灯,静静的江水原来每天要承载着那么多的愿望呀!猛一回头,江边黑影攒动,几个孩子正忙得不亦乐乎,大肆回收着我们刚刚许下的愿望。

图9-15 放飞我们刚刚放下的愿望,猛一回头,江边黑影攒动,几个孩子正忙得不亦乐乎,大肆回收着我们刚刚许下的愿望

越南人来到皇宫大都提前沐浴更衣,非常虔诚。同来的越南朋友居然在细雨中换上了美丽的“祅黛”,眉目间也凝重了许多。

“国服”在顺化的皇宫陵殿之中显得那样和谐,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恐怕还有更多的寄托和感悟。无论是这些古老的寺庙还是皇陵皇宫,都寄托了越南人民深深的情思和孕育了越南不朽的精神和文化。

更准确地说,顺化是越南的精神家园,在游历顺化的宫殿陵庙和聆听香江歌女的宫廷曲乐之后,残墙断壁变得不再仅仅是忧郁和悲凉,青山绿水也不再仅仅是浪漫和疯狂。

那顺化是什么?

顺化是越南的传统,顺化是越南的精神!

');" class="a2">收藏

顺化皇城里的宫殿外墙许多是由砸碎的瓷器片镶嵌装饰而成的。一件精美的瓷器被砸碎后形成的美让人揪心,那是一种凄美。这种装饰的创意就像是顺化历史的写照,被粉碎的美丽镶嵌在宫门之上,镶嵌在人们心里。沉重的顺化同时也是诗画的顺化,香江是诗画的源泉。拼瓷艺术就像一位使者,它打通了阴阳界,连接着东西方,定义着“越南性格”。

沿着一号公路或是乘上“统一列车”一直向南,河内渐渐地被抛在了脑后。告别了喧闹,告别了冷漠,告别了“青蛙卫士”无数双军警的眼睛,告别了悠悠湖水——向南,再向南。穿过河西省、宁平省、清化省、义安省、河静省,距离河内650公里,阮朝的皇城——顺化(Hue)到了。

顺化是梦幻,梦幻写在五线谱一般的在城墙上;顺化是往事,是怀念,怀念倒映在香江的碧波里;顺化是让眼泪冲刷的城市,泪珠就藏在皇宫陵园废弃的荒芜中;顺化是诗句的摇篮,细雨飞花中诞生了无数游吟和低诉;顺化是越南水蛇般的腰,有了历史和传统才能支撑起沉重的头颅和欢快的脚步;顺化是缠绵的归宿,水塘里的莲花或开或败静静地等待着所有的变故……1642865

皇城顺化是诗境的城市,距离大海只有12公里。这里是越南狭长的中部,西边与老挝接壤。1601年,贵族阮潢首先建立了城堡,经过与郑氏的血腥战争,最终完全控制了顺化。阮氏的第十位封建领主在顺化称帝,并正式建立阮朝,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嘉隆皇帝。

自1802年嘉隆皇帝开始,阮朝经历了143年,直到1945的保大,顺化一直都是阮朝的都城。1945年后日本人战败后,末代皇帝保大退位并离开了顺化。之后,越南一分为二,顺化成了南越的一部分。在南北越的战斗中,顺化古城未能幸免,美国人来了,战斗变得更加残酷,越来越多的古迹建筑被残酷地毁坏。目前城里保留下来的所有历史痕迹都成了战争的见证者和幸运儿,只有在残留的布满青苔的墙壁上依稀可以领略到这座古老城市昨日的繁华和容貌。

图9-1 拼瓷:碎瓷片拼出的文化

皇宫是顺化的中心,目前还保留着护城河和几经修缮后的城门和城墙。高大的旗台屹立在城门的前方,旗杆上飘扬着火红的金星旗。

进入皇城的城门楼子是仿汉建筑,上书“午门”。中国式的城门楼却与北京紫禁城的“午门”毫无相似之处,绝不仅仅是小,绝不仅仅是缺少气度。虽然同样是黄色琉璃瓦,同样有腾升的飞龙,但是坡度和面积很大的屋顶,旋起的门窗和低矮的女儿墙增添了越南特有的风格。远眺有些明代城池的影子,近视则另具特色。北京的“午门”与顺化的“午门”不知在功能上是否相同,对于北京的“午门”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推出午门斩首”,因此顺化“午门”外的小广场就让我不得不放慢脚步,生怕遇上冤屈的鬼魂。1642866

图9-2 顺化皇城华丽的侧宫门,被粉碎的美丽——拼瓷镶嵌在宫门之上

进入“午门太和殿”就在眼前。与中国相同,越南的“太和殿”也是皇帝进行典礼仪式最为重要的地方。顺化“太和殿”建于1805年嘉隆皇帝在位期间,1834年进行了第一次整修,1924年启定皇帝又对其重修,是目前整个顺化皇城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宫殿。殿门红漆灿烂,金碧辉煌,由于灯光比较昏暗,虽然大殿很高,仍然感到有些压抑。进殿参观必须噤声,不让拍照,若是偷拍随时会有工作人员从黑暗中冲出大声呵斥,在这样空旷、高大、安静的环境中被人用你听不懂的语言严厉斥责,会感到十分难堪。

图9-3 顺化皇城午门

当然还有更为难堪的。顺化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因此所有景点都要收门票,而价格相对其他旅游景点都贵,价格分两种:本国人票和外国人票。本票当然便宜,外票则要高出一倍多。例如:皇宫门票价格:本国人20000盾(约合人民币10元),外国人55000盾(约合人民币30元)。虽然与国内许多景点相比已经算是很便宜了,但由于被视为另类,心里仍有些不舒服。1642867

为了抵制这种非国民不公正待遇,我们在售票处每次都购买“本”票,虽然同行者中有纯粹的越南公民和略通越语、身材长相极似当地人的国人,经过检票口时,我只能噤声屏息,可是由于我这种金正日式的身材和旅游者的穿戴,几乎每次都被发现并被要求补票。其中一次我们一行已经进入景区,大家均以为大功告成,只见从百米开外飞奔而至一位“大壳帽”,询问我是哪国人,同来的越南朋友红着脸说:“他是越侨,加拿大回来的。”“大壳帽”义正词严地要求我说一句越南话,而且强调只说一句就行,我想了半天也没说出来,只得乖乖回去补票。“大壳帽”对我们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虽然我听不懂,但看着越南朋友脸上红一阵儿白一阵儿的就知道肯定不怎么好听。再之后每一次购买门票时总是思想斗争很久,艰难抉择,事实上最终只有一次得逞过。

在顺化“明命皇陵”,几人全部都购买了本票混了进去以后,心中仍然不安,不断东张西望,直到确信不会有人追来才相互击掌祝贺,有一种怪异的喜悦。可是过了一会儿,买票的哥们儿突然惊呼少了5万越南盾,翻遍了所有地方(包括底裤)还是没有找到,越南朋友冷笑着说:“你们要相信,明命帝是很灵的。”票是逃了,钱却丢了,背着抱着一样沉,都一个样。

图9-4 顺化皇城“太和殿”

其实在越南全境的非国民待遇问题非常普遍,除了景区门票,包括吃饭、住店、购物等等,外国人都要支付比当地人高得多的费用,若是倔强地一定希望享受同等待遇,除要求身材瘦小外,还需用语言完全迷惑对方,或者身边站着关系很好的越南人,否则不是被人斥责就是望景兴叹。因此在越南旅行绝对不要以为自己是外国人就应该得到更多的尊重或是更好的待遇,反之,夹着尾巴做人才是硬道理。

越南游历忠告:多花钱,少说话!哈哈!

还是回说“太和殿”。“太和殿”在建筑和装饰上都具有比较鲜明的中国特色,无论立柱上的汉字对联还是青花瓷器,以至于皇帝的龙椅都透出了几许汉文化的气息。穿过“太和殿”是阮朝的皇家庙宇,为了纪念阮的皇祖而建。祖庙供奉的是阮淦(Nguyen Kim),太庙供奉了阮潢,俸庙则是为了彰显在位的皇帝。嘉隆皇帝的父亲阮福澜(Nguyen Phuc Lan)占据了宏庙(Hung Mien),而7位阮朝皇帝的神龛供于保存完好的世庙(The Mien)。另外还有1959年新建的纪念威宜(Ham Ngbi)、成泰(Than Tai)和维新(Duy Tan)三位皇帝的纪念碑。

庙宇前面是玲珑的灿烂阁(Hien Lam Cac),门前一字排开放置了九鼎。九鼎是明命帝时期铸造的,鼎上刻着太阳、月亮、花鸟、山水以及历史故事和传说。据说铸鼎工程极为浩大,从越南全国招募来了几千名工匠夜以继日,从1804年开始到1822年完工,耗时18年。巨鼎重约2500公斤,每一尊巨鼎代表阮朝一位皇帝。

图9-5 九鼎:每一尊巨鼎代表阮朝一位皇帝

再往后就是皇后的寝宫——德和宫。德和宫始建于1804年,目前保存较好。皇宫西门摆放着九尊神炮,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以及春、夏、秋、冬四季,每门大炮都有几吨重。1642868

转出德和宫现拥有4米厚的围墙,城墙中嵌着7个金碧辉煌大门,也称紫禁城墙(Tu Cam Thanh)。每个门都有汉字的名字,歌颂皇帝的美德。

紫禁城内著名的天仪殿(Cam Thanh),历史上是皇帝的办公室,处理军国大事都在这里进行。然而目前的天仪殿只是残垣断壁组成的废墟,实际上紫禁城的七门也是新建的。从外面看有模有样,进入大门后却是另外的景致——缕缕的杂草胡乱长得到处都是,建筑物仅剩下些残存的断壁,布满青苔的房基上野花绽放。如果一定要恢复昔日的辉煌还不如想象一下美军的轰炸和埋伏在宫殿中游击队员反抗的景象。战争使这儿变了模样,炮弹重新定义了皇宫的价值。从1968年开始,北越军人以这里作为堡垒与美军进行了殊死搏斗,荒草里的残垣诉说着当年战争的惨烈,被硝烟弥漫过的树木仿佛散发着鲜血燃烧的味道。1642869

整个顺化皇宫有着大片大片的战争废墟。废墟保存得极好,原汁原味,像圆明园。由于年代较近,这里更真实。当地政府不知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对这些残墙断壁毫不理睬,无论是在细雨中还是在夕阳下,荒凉的皇宫废墟给予我的那种凄凉之美是无比震撼的。

图9-6 断壁残垣的顺化皇宫

坐在残壁之中,四周静得只能听到清风过后呢喃的草语,杂草中被游人踏出的小路上忽然闪现出一位逡巡的老妇,穿着鲜亮的“袄黛”,“顺化斗笠”在阳光下反射着刺眼的光芒。慢慢地来到面前,白白的面颊,皱纹不多,满脸微笑。我马上行礼问好,老妇人无声地回礼,优雅得就像是公主。知情者说,老妇人是昔日的宫女,聋哑原因不详,孤身一人住在宫内自建的小屋中。每天她都要出来华服盛装向游人们致敬问好。她已经无法向人们描述顺化皇宫的昨天,然而她的肢体语言和表情却牵动着我,眸子间仿佛闪动着一幅幅昔日的风景和那一声声划过天际的流弹。老人走过去了,望着她那经过严格训练、步履沉稳的背影,断壁和杂草被润得更湿了。我甚至不愿意按下快门,怕声音扰了她的梦境,怕声音乱了她的脚步。

图9-7 老妇人是昔日的宫女,眸子间仿佛闪动着一幅幅昔日的风景和那一声声划过天际的流弹

忽然间,废墟变成了景致,这是顺化最令人心碎的景致——只有感受了这令人心碎的景致才能慢慢理解越南人的目光。

图9-8 风格造型各异的纪念碑矗立着,向每一个南来北往的人们讲述着战争的故事

其实,并不只是看到被炮火洗礼过的皇城才会有战争的回忆。进入越南,从北到南到处可见大小不一、规模不同的烈士陵园。著名的一号公路两侧,每隔一段就会出现纪念碑或是烈士陵园。不知道是政府还是人们自发修建的,陵园无论在建筑材料上还是施工质量上堪称一流。风格造型各异的纪念碑矗立着,向每一个南来北往的人们讲述着战争的故事。

越南对烈士的缅怀和纪念是认真的,所有的陵墓几乎都铭刻着牺牲者的姓名,陵墓上时时可见亲友或后代敬献的鲜花。曾经进入一个大型抗美战争烈士陵园,每一个陵墓前都供奉着香炉,而每一个香炉都燃烧着供香。渺渺香烟,渺渺情思。战争是越南挥之不去的回忆,战争使越南社会和越南人的性格产生了巨大的异化,战争给国家和家庭都带来了无可名状的噩梦和变迁。理解战争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越南,理解越南的人才能真正理解战争,才能真正透彻越南旅游的不同内容。1642870

越南游历忠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顺化的皇宫是让人惆怅和沉思的地方,驻足间久久不愿离去。皇城大墙之外却已经是另一个世界。

商业区位于皇城的南墙和东墙之外,著名的香江与皇城只隔一条马路。香江上凌驾了两条美丽而现代的大桥:长前桥(Can Trang Tien)和富春桥。

入夜时分,华灯初上,被彩灯包裹的大桥虽然俗气但也甚为唬人。顺化市与河内市相比小了不少,当地居民当然也少了很多,临江的三星、四星级酒店都是为旅游者准备的。与越南其他旅游城市相同,街里面有数不清的装修和价格差别很大的家庭旅馆。西式的酒吧、餐厅也有一些,但是到了顺化品味当地的美食是最为紧要的事情。无论北方还是南方,许多美食的根源都来自顺化,若以菜系来分,顺化菜当是越南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菜系。同中国一样,顺化的菜系因为身处皇城,帝王将相的惠顾大大地被神话了。虽然顺化的菜肴具有高贵的皇室色彩,但在顺化寻觅纯正口味和驰名老店依然需要在窄小的街道和低矮昏暗的房间里才有收获。卫生条件一概不佳,像河内一样都是小板凳伺候。1642871

在越南朋友的指引下,去了一家甜品店。

店铺位于街道边的小弄里面,即使是仔细寻找同样也难以发现。铺内除了一个老旧的吧台,就是几十个木头小板凳。只供应12种甜品:水果冰、绿豆冰、红豆冰甚至还有汤圆冰等等,味道甚是好吃,价格非常便宜,折合人民币还不到1元钱一杯。据说该店价格一直如此,很多年都没变过。我们去时正是冬天里的一个下午,按说客人应该不多,但恰恰相反,人们匆匆来,匆匆去,大多是回头客,店里一直坐满了人。类似这样的小店,顺化有很多,细心寻找,多方打探,必有收获。

也有大地方,位于皇宫东北方向的东巴市场(Cho Dong Ba),就很让人吃惊。露天的、室内的、卖菜的、卖服装的——应有尽有,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东巴市场大约始建于20世纪初,最早以销售多种多样的当地特产和调味品为主,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了大型综合性市场。市场极大、极乱、极杂、极繁荣。无论是小贩还是购物者,许多人戴着著名的顺化斗笠,老远望去,斗笠攒动,像是雨后的一簇簇蘑菇,甚是好看。

东巴市场有专门的斗笠专柜,斗笠各种各样,制作精细,表层被涂上一层厚厚的桐油,不仅坚固防水,而且熠熠生辉。正午的太阳照在油亮的斗笠上折射出五彩的光芒,像是被佛光笼罩着。斗笠价格不贵,但讲价和耐心同样是必需的。越南各地都有斗笠销售,旅游区较多,但顺化的无疑是最为著名也是最好的。若要买回去做纪念,来顺化去东巴市场再出手吧。

顺化城里有很多古迹,虽然大多残缺不全或未做整理,但是如果了解了越南的历史,参观起来还是很有意思的。市区里的皇家博物馆和顺化博物馆藏品不多,但这里是我们了解越南历史和越战的好地方。顺化博物馆内有很多越战时的遗物和照片,记录了这座古老的都城在战争中所经历的悲惨和不屈。顺化是越战中最为激烈的巷战战场,有人把今日的“费卢杰”比喻成昨日的顺化,从皇城的繁华到恐怖的瓦砾,顺化充满痛苦的经历,然而现在的顺化人依然保持着乐观和助人的天性。昔日的皇城造就了顺化人的开朗和包容,海纳百川的气度使我更愿意相信越南人的传统和性格更多地来自于顺化。16428721642873

图9-9 顺化斗笠最为著名也最好

历经的沧桑铭刻在古都布满青苔的城墙上,城外的护城河水忧郁地流淌。当我们久久凝视细雨浸湿的故城,生出的惆怅和感伤就像诗一样弥漫过来。静静的香江在那儿倾听着歌女的吟唱,遥遥的皇陵在那儿注视着水莲的哀伤。

顺化皇城里的宫殿外墙许多是由砸碎的瓷器片镶嵌装饰而成的。一件精美的瓷器被砸碎后形成的美让人揪心,那是一种凄美。这种装饰的创意就像是顺化历史的写照,被粉碎的美丽镶嵌在宫门之上,镶嵌在人们心里。1642874

沉重的顺化同时也是诗画的顺化,香江是诗画的源泉。

无论晴空万里,还是细雨霏霏,香江呈现出来的不同景象令人难忘。倘若失去了香江的温存,顺化将失去所有的韵味,即使是惆怅和缠绵也将随风而去。

香江的流水让顺化不再平庸,更不用说,两岸山间那些神秘有趣的皇陵了。

图9-10 顺化的香江是诗画的源泉

阮氏王朝共有13位皇帝,其中7位终身为皇,而只有6位皇帝最后被埋葬在香江岸边的山谷中。皇陵分布比较分散,内部都有极大的院落,石马、石人、石象等排列其间。几乎所有的皇陵都建立了石碑亭,亭内高大的石碑上面雕刻着后代为已故先皇所作的传记。嗣德陵除外,嗣德的传记是由他本人书写的。石亭外是祭拜的场所。步入任何一座皇陵都会为陵墓雄伟和设计的优美所折服。1642875

越南作家潘群是这样描述的皇陵是天空和水面的所有颜色的融合。她是高山、密林和树叶间流动的风的融合,是自然景色奇观加上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美的契机,这简直令人不可思议,目不暇接,这是工匠们创作的壮观美景。富有耐心并具灵感的艺术家们的初衷是用这富丽堂皇的建筑点缀乡间,唤醒那些在寂静中飞舞和在孤独的松树上空低语的期待已久的灵魂。没有任何语言能够形容这种奇异的感觉,既温柔,又使人有些淡淡的兴奋,在这幽深神秘的景色之中,使人有种深情地冲动。”16428761642877

凡是去过北京明十三陵或是清东陵、西陵的人,都会对中国古代皇陵有所体会。中国皇陵宏大肃穆。在通往明十三陵的路上,走到“神路”附近,不知不觉就会产生异样的感觉,周围的群山绿水使得环境霎时变得凝重,步履也会不知不觉变得沉重。皇陵的院落和大殿十分简单,建筑和装饰除了庄严肃穆之外,就剩下空旷了。而陵内地下却是另外的景象,巨大的洞穴,铺张的排场,精美的装饰、精巧的机关和复杂的格局,一切都与地上截然不同,正所谓天地有别。1642878

顺化皇陵则完全不同,所有的精美和腐化全部展现在地面,皇家的尊严和气势到死也不会带进土里。因此就有了溪水潺潺,因此就有了亭榭依依,因此就有了金碧辉煌。1642879

这样的差别反映了两国文化和性格的差异,反映了生死观的完全不同。为了来世,中国人把大量的精力带入了坟墓,而越南人却死也要把美留在人间。到了今天,我们惊叹明十三陵的风水之余,更多的是肃穆,或曰:这里真是个好归宿!顺化皇陵则不然,同样是山谷清风,绿树环绕,陵内却别具浪漫。不说是皇陵,只说是私家花园也无不可。除去启定陵比较独特外,其他的皇陵都是青山环抱,芳草依依,绿水流连,亭台玉宇。或停于水榭,或驻于松林绿坡之中,或凭栏眺远山近江,品一杯越南本地的“百合花”茶,纵然与身边的红颜知己做出亲近的举动也绝无唐突之感。此景此情催化着年轻人的浪漫情怀,只是不要惊动了林中的小鸟,河中的鱼儿。1642880

距顺化市区十几公里,在香江东西两侧的山岭上分布着阮皇陵的墓群。陵墓分别为:嘉隆陵(阮福映)、明命陵(阮福蛟)、绍治陵(阮福璇)、嗣德陵(阮福时)、同庆陵(阮正蒙)和启定陵(阮宝岛)。

嘉隆陵位于顺化南部,1814年开始建造,1820年嘉隆皇帝死后一年才竣工。在战争期间这里遭到了炮火轰炸,从而破坏严重,但目前依然可以看出昔日的气势。皇陵布局威严,环境幽雅,对面遥望36座起伏的山峦,被认为是形胜之地。陵上华表耸立,殿宇巍峨。由于此陵周围的自然环境不错,虽然距市区较远,公路、水路都不太方便,但依然有许多人前往,这里是西方游客自行车或徒步健行的好去处。

明命陵是皇陵之中保存比较完好的。

租一条小船穿过香江很快就到。明命是嘉隆皇帝的第四个儿子,阮朝的第二代皇帝,顺化的皇宫就是他在位期间营造的。在政治上,明命帝对农业、经济和传统进行了大胆的改革,直到今天许多越南人仍然对他肃然起敬。

明命陵在1840年皇帝去世前一年开始兴建,现在看到的皇陵基本上保持了当时的建筑和设计风格。陵内的亭台宫殿都是红漆黄瓦,中国特点浓厚。在院落之中,依山挖了一条人工河,河水青翠,河道弯曲,水边的亭榭极有风韵,若是三月来访,水面满是荷花,周围芳草如茵,树林繁茂,憩于水榭之上似置身仙境之中。三座别致的小石桥横贯水面,石桥与顺化皇宫护城河上的石桥风格一致,在功能上与北京天安门前金水桥相同,而建筑形式却大相径庭。站在小石桥上仰望皇陵,一丛丛白色的“伟树”环抱着殿宇,像是白色的花团簇拥着,枝缝间映现着鲜红的栏柱。没有开花的季节,这种树木全身无叶,树枝与树干都是白色的,树枝粗壮,最细的部分也有擀面棍粗细。树枝繁密,形状嶙峋,若开花也是在无叶的枝头上豁然绽放。在越南皇宫、古刹、书院等凡是神圣庄严的地方都能见到这种树,类似我国的苍松翠柏。

图9-11 明命陵中国特点浓厚

启定陵与其他所有皇陵完全不同,是一座东西合璧的城堡。

启定陵历经几年的建设,于1931年完工。启定皇帝是末代皇帝保大的养父,他在法国殖民统治期间在位9年。据说此人不爱国事爱享乐,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奢华的生活中。西方的影响在其陵墓上可见一斑。

图9-12 东西合璧启定陵以及龙梯两侧石雕巨龙

进入启定陵的大殿需要爬上高高的龙梯,高高的龙梯使陵墓高高在上,龙梯的两侧是石雕的巨龙。皇陵大殿外的庭院中心立着一座石碑,全部是汉字雕刻,这是保大皇帝为启定书写的祭文。左右碧绿色的前厅,镶嵌着成千上万块碎瓷片组成的明亮拼瓷壁画装饰,启定皇帝的铜质坐像立于高台之上。铜像与本人的铸造比例是1∶1,于1922年由法国人铸成后放置于此,皇陵的大殿非常精美,视觉和艺术价值极高。大殿内色彩斑斓,地面铺着彩色的瓷砖,中庭天花板上装饰着巨大的“云龙”壁画,据说壁画是工匠们用脚一点点画成的。1642881

走入殿内,忽而感觉置身于欧洲大教堂里,彩色玻璃窗透出的阳光让人眩目;忽而又觉得陷入了北京故宫内某个大殿之中。满墙的用玻璃贝壳碎片制成的壁画和正中高悬的“启成殿”汉字大匾令人惊叹。

图9-13 真正的金碧辉煌——启成殿。左右碧绿色前厅,镶嵌着成千上万块碎瓷片组成的明亮拼瓷壁画装饰

图9-14 启定陵

从外部来看启定陵的冷漠,高高在上,与其他皇陵的清新幽雅相去甚远。而陵墓内却蕴藏着浓厚的艺术气息,赋予我们的是一种全新的另类视觉感受。虽然陵内没有小桥流水,虽然龙梯两侧的巨龙石雕有些吓人,虽然除去陵穴大殿再无其他建筑,启定陵依然是顺化所有皇陵之中最应该到访、最具风格和艺术价值的。

嗣德陵在顺化的西南,骑自行车穿过密密的松树林和葱郁的小山坡就到了。

陵墓始建于1864年,经过3年完工,据说整个建筑工程用了3000名劳动力。嗣德是绍治皇帝的儿子,在位36年,是阮朝的第四位皇帝,也是阮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嗣德皇陵就像是顺化皇宫的缩影,皇陵建成后嗣德闲暇时常来此消遣。皇帝散步于流涧湖畔,品味荷香,吟诗作赋,快哉快哉!活人将自己的陵园作为花园,嗣德皇帝的气质令人嘡目。嗣德皇帝与中国历史上许多皇帝一样,附庸风雅到了极致,由此自己的陵墓也就风雅到了极致。皇陵与周围的山水树木和谐而美妙地统一起来,流涧湖飘着满池的莲花悄悄地消失在树林之间,湖边的水榭和钓台酷似苏州园林,而远处苍绿的群山和背后高耸的参天大树却显得比苏州园林大气、自然。陵内的建筑没有经过大量的翻新和修缮,古旧的屋檐,被青苔腐蚀过的墙壁在浓郁的色彩中显得那样的古朴而富有诗意。1642882

嗣德陵园像皇帝本人一样是诗画的陵园,这里埋藏着风雅的诗句,埋藏着温存和情丝。我很难确定这里是一座陵墓,像诗一样的园林怎么会是坟墓?然而这恰恰就是坟墓,嗣德皇帝昭示的是对生活和生命的缠绵和眷恋。诗句被写入了陵园的山水之间,诗句被园中的飞鸟带向了远方,诗句在流涧湖的湖水上绽放,诗句像满山遍野的小草,召唤着诗一般的青春。

绍治陵和同治陵与除启定陵外的其他陵园比较相似,但规模小了许多。

明命陵与嗣德陵最为接近。明命陵更为稳重坚实,嗣德陵显得轻灵飘逸。所有的皇陵对于中国人来说都是既熟悉又意外,熟悉的是园林的设计和亭台宫殿的建筑风格以及散布其中的大量汉字、对联、装饰和家具,意外的则是以这样的风格制作自己的陵园在中国非常罕见。然而正是这种风格的陵园才使得顺化的皇陵别具性格,令人浮想联翩。1642883

当我们放逐自己的灵魂驻留在绿树织成的山谷之中,被流放的心在旷古的宁静里充满了倾诉和聆听的冲动,在湿润的蔓草铺就的地毯上,我们并不惧怕与历史的对话,虽然眼睛有时也会变得湿润,耳边却响起了来自陵墓或是灵魂深处的俗句:

热爱生活,相信未来!

从市区陆路参观皇陵必须经过一段窄窄的马路,路的一侧是破旧的围城和院门。院内大都树木茂盛,如果无人提醒会匆匆而过,很难留意。而这一段院落却多为阮朝旧宅,随便进入一家很有可能是皇亲国戚、达官贵人的故居。

其中一间,院门上书“安轩”,始建于1890年,原为嗣德皇帝外公所有,几经变迁传至今天。现在的主人叫阮庭周,他的奶奶曾为顺化女中的校长,早年加入“越盟”。

进入院门,穿过一段很短很窄的绿荫蔽日的小路,来到老屋前的水池边。长方形水池不太大,也就七八平方米,绿池中浮着几枝盛开的莲花,落叶时而飘进池中,吹皱了那原本的平静。随着旅游的开放,很多人走进了这座院落。

旧宅是砖木结构,屋顶的风格非常越南化:房檐又宽又长,坡度很大,边沿部分也就一人来高。回廊内是一字排开的开放式木门,厚重的门板和高高的门槛酷似中国南方古宅。粗壮的木柱支撑着整个房子,房屋被木柱平均分为三间。两侧分别为主人的客厅和卧室,中间是高堂。高堂之上供奉着祖先的灵位和神龛,墙上悬挂着一幅巨型黑白照片,照片里端庄持重的妇人就是主人阮庭周的奶奶。

屋子的后院种植了大量各种各样的果树,有菠萝蜜、芒果、火龙果等等。听主人说,这里来过世界各地的参观者,说着拿出了厚厚的留言簿。

几经推辞,我颤巍巍地题下拙句:

一屋一池一庭院,多风多雨多苍凉。

来到顺化,就得游香江,游香江又分为日游和夜游两种。

日游香江就是包租或随团,上船后,船家把你载到各个景点。到达景点附近的小码头,在规定的时间里坐上包租“摩的”前往景区,包租“摩的”需要自行讨价还价,自行付钱。到达景点后,自行购票参观。若是随团前往,时间观念一定要强,否则误了船期下一个景点也就泡汤了。实际上日游香江支付的仅仅是交通费,有些船票的价格还包含一顿午餐,就看付钱多少了。

夜游香江更有意思些,虽无景点可去,伴着江风,岸边霓虹闪耀,与彩色的“长前桥”交相辉映。船中南乐声声,美女轻歌,似有昔日秦淮览胜的潇洒,抑或是北京后海那种衔柳邀月、曲中花酒的糜烂。

登上在酒店预订好的游船,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船上没几个人。左等右等游船都没有出发的意思,戏班头和船长不断地上来下去,交头接耳,其他游船好像也在与他们商量着什么。我们很是担心,千万不要把我们搁到别的船上去吧?慢慢地周围有些船开始上人,有的船一下子就坐满了。戏班老板也有些绷不住了,看着周围的船只纷纷启动,他大手一挥,我们的心也落了地,庆幸自己没有被卖出去,几个人的“小堂会”岂不更为快哉!

戏班老板是主要的阮琴伴奏师,另有一位身着“袄黛”、清纯端庄的女孩弹奏古筝。演唱者却浓妆艳抹,使她们失去了越南女子——更准确地说是顺化女子在我心目中的清新和魅力。虽然她们也都穿着艳丽的越南“国服”,举手投足间却充满了风尘,眉目中的挑逗令人有些紧张。

曲声响起,悠扬顿挫,柔情似水自不必说,歌者的乐器令人难忘。一双小茶碗上下翻飞,发出清脆的声音,三个挂着铜钱、外形酷似“鞋拔子”的小竹板是主要的打击乐器。歌女们用这样的乐器,在琴弦的伴奏下高吟低唱,却也风情万种。歌词是听不懂的,而通过曲调和表演还是能体会其中大多是儿女情长,风花雪月。

此间,班主亲自上阵与歌女对唱,内容类似于刘三姐与情郎的问答式对歌,据说歌词睿智、幽默,由于听不懂,现场不能上下呼应,演员们也就觉得索然无味了。演唱中的休息时间,歌女们为每个听众准备了“祈愿纸灯”(在彩色纸盒中点上小蜡烛),香江上此时已满是点燃的纸灯,静静的江水原来每天要承载着那么多的愿望呀!猛一回头,江边黑影攒动,几个孩子正忙得不亦乐乎,大肆回收着我们刚刚许下的愿望。

图9-15 放飞我们刚刚放下的愿望,猛一回头,江边黑影攒动,几个孩子正忙得不亦乐乎,大肆回收着我们刚刚许下的愿望

越南人来到皇宫大都提前沐浴更衣,非常虔诚。同来的越南朋友居然在细雨中换上了美丽的“祅黛”,眉目间也凝重了许多。

“国服”在顺化的皇宫陵殿之中显得那样和谐,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恐怕还有更多的寄托和感悟。无论是这些古老的寺庙还是皇陵皇宫,都寄托了越南人民深深的情思和孕育了越南不朽的精神和文化。

更准确地说,顺化是越南的精神家园,在游历顺化的宫殿陵庙和聆听香江歌女的宫廷曲乐之后,残墙断壁变得不再仅仅是忧郁和悲凉,青山绿水也不再仅仅是浪漫和疯狂。

那顺化是什么?

顺化是越南的传统,顺化是越南的精神!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