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Chapter 13 “苍蝇老祖”覆灭爱情海——芽庄纪事
在线阅读

图13-1 芽庄海港

大叻(Da Lat)奔芽庄(Nha Trang),一行数人几乎同时感到不适。

前一天晚上,在大叻“中央市场”附近的一家中餐馆吃饭,老板是海南人,看到我们几个中国人不由分说就把一切安排了,直到坐下喝了第一口水才发现,此店差矣:苍蝇太多!

有看官问:“怎么个多法儿?”

这么说吧,马三立老先生的相声听过吗?就是一开门一万多苍蝇把他推出去的那个段子。好家伙,我们吃饭的这家饭馆比那邪乎,苍蝇往桌上一趴就是黑压压一片,根本哄不走。上哪儿呀,别的桌上也这么多,根本没有落脚儿的地儿,苍蝇对自己的根据地那是寸土必争,寸步不离。桌上有饭菜,就往饭菜上落儿,还没上菜,就往杯子上落儿;什么都没有,就往桌子和人身上落儿——反正是得哪儿落哪儿,决不消停。1642914

草草吃完饭,逃回住处。直到临睡前,仍然是惊魂未定,心一直提在嗓子眼,着了魔似的,随手拿着破报纸到处打苍蝇。一夜无话,第二天早起,瞎了,全瞎了!一伙人程度不同,均感肚中不适。我更不争气,还发烧了。同行的“河内美眉”最惨,一夜上吐下泻,眼看就要挂了。

怎么办?怎么办!

经过紧急磋商,一致决定,就近奔往芽庄!

越南游历忠告:肠子是旅游的本钱!

大叻到芽庄200多公里的“拉途”可真长啊!“拉滋”难当,“拉意”十足。终于拉到芽庄,我的体温直冲40℃,女士们就更甭提了:一个目光呆滞、四肢僵硬;另一位全身颤抖,脸色灰白。仅剩一位不拉的,症状奇特:满嘴说胡话,精神异常亢奋,见人就打招呼,任谁也拦不住。

没商量,去医院吧!

芽庄的医院可是大有来头。这家医院名为“耶尔森医院”。耶尔森是一名法国军医,同时也是位细菌学专家。1891年耶医生初到越南,辗转后就在芽庄住下了。干的还是老本行,开诊所,治病人。闲暇时老耶会约上几个至爱亲朋远足游历、玩山戏水。不期中发现了大叻,发现了在越南南方炎热的气候里居然还有这么一个群山环抱、四季如春的避暑佳境。从此大叻走入人们的视线中,也就是那时候开始,大叻逐步成为了越南最为著名的风景山城和度假胜地。1642915

假如对大叻的发现还不足以让芽庄人民世代怀念老耶,那么引进和发展巴西橡胶树和制作奎宁的奎那树则让芽庄人民难以忘怀。耶尔森医生根据芽庄的气候和地貌特点引入经济价值极高的树种,使当地人民世代受益。橡胶林由耶医生推动和倡导在芽庄西南的苏崖(Suoi Dau)大量种植,经过百年来的培育,苏崖现在已是胶林茂盛,财源滚滚。根据老耶临终的遗言,人们把这位令人尊敬,将毕生献给芽庄和越南的医生埋葬在苏崖的橡胶林中。为了纪念耶尔森医生,他的故居被改成博物馆,展览生前遗物、实验工具以及丰富的藏书。

耶尔森在巴黎曾任巴斯德医生的助手,来到芽庄后他就以老师的名字设立了巴斯德研究院(Pasteur Institute)。研究院建在海边上,白色的法式建筑显得有些苍老,直到今天,研究人员仍然在制造和生产针对当地人非常有效的疫苗,许多的实验设备已经像古董一样年老陈旧,但是在“老耶精神”的激励下,医护人员仍然本着博爱众生、救死扶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信念努力工作,值得尊敬。1642916

还没来得及前往拜谒离芽庄25公里,位于芽庄西南的苏崖耶尔森医生墓,就进了以耶先生命名的芽庄医院。

春节期间,医院没有门诊,直接到了急诊室。问明情况,年轻的越南医生胸有成竹地吩咐漂亮的护士们立刻行动,该吃药吃药,该打针打针。反应最严重的“河内美眉”被直接放倒,插上了吊瓶。那位症状怪异、胡言乱语的哥们儿则被要求独自上街溜达,假如还没有明显效果可以进行“海水疗法”——就是跳到海里凉快凉快,直到闭嘴。我们心里都打鼓:迈进诊室,医生只是听了简单陈述,既没化验也没检查,能对症吗?事实证明,越南的苍蝇,至少越南南方的苍蝇所传播的病毒是一致的,一眼就让老耶的弟子们看透了,救治手段当然对头。1642917

此时就更加需要感激那位耶尔森医生,不仅仅是以他名字命名的医院,更重要的是由于他在百年前对越南“苍蝇老祖”的研究,使得病菌得到了有效抑制,无论是病毒病菌还是诊治方法都让“苍蝇子孙”无法得逞。1642918

病状减轻了,有精神仔细端详这里的环境:医院真不小,现代的灰色楼群在越南不多见,宽敞的急诊病房每间都能躺下二三十位。设备挺好,卫生条件也说得过去,干净的白大褂,一次性针头,进口药品,熟练的操作,还有和善友好的笑脸。病人不断,虽然都是贫苦老百姓,医护人员却能一视同仁,热情诊治而且秩序井然,不像国内的医院。对了,有个事儿不踏实:这么治一下得多少钱呀?打点滴最贵,越南盾10万(约合人民币50元),也没个挂号费啥的。这和传说中的越南医院太不一样啦!

——耶尔森万岁!

肚子好了,精神大振。忽然想起正在用“海水疗法”自救的哥们儿,赶紧寻找。芽庄的海呀,芽庄的海滩呀——也不知怎么的,可能是肚子好,高烧退了,看着芽庄的大海,怎么看怎么顺眼,怎么看都看不够!

图13-2 芽庄海滨

芽庄的海与市区非常近,长长的陈富路临海而建,大约有十几公里,随海岸线弯曲绵延。公路一侧是档次不同,外形各异的酒店。入夜时分,灯光闪耀,霓虹夺目,五彩缤纷,但也甚为俗气!比较越南的其他城市很容易看出芽庄的高档酒店增加了不少,更能感到建设者试图摆脱传统风格,以现代开放的形式呈现给游客。殊不知缺少了民族特点,盲目追求时尚加之缺乏整体设计和全盘规划使芽庄临海建筑和公用设施明显缺乏个性、破坏景观、毫无内涵。走在平坦宽阔的马路上,抬眼望去,仿佛置身于国内的某海滨小城,像北海或者三亚20世纪80~90年代城市景观的翻版。

图13-3 椰林

大宽马路的另一侧紧迫大海,越南人把一半的沙滩铺上了地砖,冲天的椰树从地砖中拔地而起,树荫下放置了大量格格不入、使人发笑的城市雕塑,群众健身用具和儿童乐园也在这儿凑热闹。更有意思的是,不知何方神圣居然拔光了一片椰树林,用破旧过时的设备拼凑起了一个“迪斯尼”,败家子的行径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看看这一处处、一幕幕,让人痛心呀,同志!

难怪“河内美眉”若有所思地说什么好东西到越南就变味了!”回想一下国内的情况,哎,都一个鸟样!

美丽的芽庄何在?

芽庄的魅力何在?

越南游历忠告:动什么别动气,发什么别发火!

地砖往下,轮到沙滩了。

芽庄海滩的沙子非常细,非常厚,光着脚丫子踩在上面就像踩在软软的海绵上,细腻得如同小孩子的屁股,一按一个坑,还特有弹性。沙里绝对没有石子,比泰国普吉岛的强。垃圾倒是不少,越南人民的卫生习惯和公众意识就像马路对面的那几幢建筑——还停留在中国的80~90年代呢!要让我说呀,芽庄就算不错了,如果去过越南中部和北部的海滩,芽庄怎么也能算个“4A级卫生先进”。1642919

不知道是了解本国人的卫生习惯,还是为了便于管理,更可能是为了多收钱,芽庄海滩被人为分隔成了本国人区和外国人区。不过两个区域没有特别明显的界限,也不拒绝互访,差别仅仅在于设置在沙滩上的餐吧、阳伞和躺椅。本土区内的服务设施基本上仍然秉承当地人的一贯风格,塑料小桌小椅,以供应传统越式小吃和饮料为主,卫生条件不能考虑,收费较低。给老外消费的立马不同了,沙滩酒吧装修考究,还建有淡水游泳池,热带风格的草棚遮阳亭加上舒适的躺椅,更为周到的是这些海滨餐厅、酒吧全部装备了独立完好、设施高级、卫生红旗的厕所,无论吃累了、走累了、玩累了,标准“一号”伺候着呢,放心吧!当然这边的价格要高出不少,嫌贵甭来呀!当地人都嫌贵,不来。因此就形成了目前的区域划分。16429201642921

我的方略是:在越区喝水,到洋区尿尿;来洋区玩水,回越区睡觉。

图13-4 洋人的享受:公道不公道来了才知道

海里游泳,越南人叫玩水,大连人叫洗海澡。无论叫什么,都离不开海水。芽庄的海水,从透明程度上来看在越南属于中间档次:比北方的涂山干净得多,可与富国岛的星星滩相比又难望其项背。与中国的众海滨相比,说句公道话:芽庄干净!当然公道不公道只有天知道,公道不公道来了才知道!

芽庄的海滩坡度很缓,深入二三百米发觉海水只不过淹到了肚皮。清灵的海水总是那么温温的、软软的,真像南国的姑娘,咆哮起来还带着几分娇嗔。天气好,海水蔚蓝得让人战战兢兢,搞不清天空与大海的关系,虽然白云飘在头顶,可当你扑向海水,哪里还看得清世间的过眼烟云。阴天里,芽庄的海水随之变得深沉忧郁,矜持得让人放心不下,仿佛纯情少女失恋时的愠怒和茫然。入夜后,涨潮的海水虽然哀怨,却还心平气和,愤懑中夹杂着无限的惋惜。长长的沙滩时闹时静,层层的海水时急时弱,水质清洁,沙质松软,更有椰风送情,海鸟催浪,岛影如画,碧水骄阳。芽庄之所以被称为“浪漫之都”或者“蜜月之乡”与其阳光海滩、热情奔放、光怪陆离、含情脉脉密不可分,不信您看。

被晒得黝黑的少女穿着少得不能再少的三点泳装,带着甜的不能再甜的微笑,倚在海边的躺椅上搔首弄姿,健壮威猛的洋鬼子摆弄着手里的数码相机,抽个冷子满是黑毛的双臂把姑娘揽进了怀里,甜蜜的腻劲儿不堪入目;一对老人提着鞋子漫步海边,高傲的草编礼帽和白色长裙为他们的年龄打着掩护,海风掀动洁白的裙角,布满褐斑、爆着青筋的双手情不自禁地握到一起,是重温年轻时的荒唐还是憧憬明日里的牵手?呵,都不是,芽庄的海边让所有人不自觉地忘情,温柔的海,温柔的沙,让人怎能不柔情似海,牵手真爱呢?

到了晚上,海边成了越南少男少女的爱情角,摩托车呼呼啦啦停了一片,一个人影也见不着。椰树下、沙滩上藏着一对对、一双双。白天当地人还比较含蓄,决不像西方人那么开放,无论新婚蜜月还是久别重逢,无论一见钟情还是恋意勃发,洋人们的旁若无人和我行我素让越南人有点儿尴尬。可太阳一落山,越南人就绷不住了,亲昵之态让我们在夜行散步中好戏连台。1642922

光顾着看景儿差点把正事儿忘了:赶紧找“自疗”的哥们儿啊!

茫茫人海,人生地不熟的,哪找去呀?

图13-5 芽庄温柔的海

忽然一个黑影向我们走来,定睛一看,禁不住高呼:“你好吗?我的加利福尼亚男孩!”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来自云南的棒小伙儿虽然身材五短,但是活力四射,此时已被芽庄的太阳烤成了“汤姆”——《甲方乙方》中那个思乡的美国黑人士兵。与“汤姆”握手拥抱,互道离情。

“晚风轻拂芽庄湾,白浪逐沙滩,没有椰林缀斜阳,只是一片海蓝蓝……”大家唱着歌儿围坐在一起,小别重逢的高兴劲儿就别提了。我们坐在高高的沙堆上面,听“汤姆”讲那过去的事情。那时候刚从医院分别,“汤姆”直奔了海边,扑腾了一两个时辰,看看周围净是些“少儿不宜”顿觉索味,遂在路边小店租了一辆自行车自驾游。

第一站到了芽庄著名的婆那加神庙(Po Nagar)。

神庙位于芽庄北部城边的小山上,由几个矗立的占婆宝塔组成。这里是婆罗门教圣地,主塔供奉着占婆女神——婆伊诺那加(Po Ino Nagar),被称为占婆王国之母,也是湿婆神(Siva)的化身。现在,越南的善男信女们仍然奉若神明,只是改称其为“天依仙女”(Thien Y A Na)。神庙主殿供奉着女神的无头塑像,女神的头部在法属时期被人盗砍,据说脑袋目前陈列在巴黎的博物馆里。小山之上本来有大小不等的八座神塔,全部面向东方,现如今只剩保存完好的四座,其余的到底是自行坍塌还是美帝国主义或者法国侵略者破坏的又一罪证呢?不好说。神塔的年代久远,大概可以追溯到公元6~11世纪,能够保存下来的也是经过不断加固和维修才有了现在的模样。1642923

图13-6 芽庄占婆王国之母——婆伊诺那加神庙,主殿供奉着女神的“无头神像”,据说头部现存巴黎

小山名为森山(San Hiu),站在山顶的石栏边鸟瞰芽庄,脚下是丐河(Song Cai)宽敞的水面,密密麻麻的渔船掩帆熄火后像巨大的摇篮左右晃动;清澈蔚蓝的南中国海远目可及;“神女峰”(Tien Ca)如仙浣纱,蹲踞在芽庄西北方向的海边;芽庄城内,楼台密布,蓬村(Xom Bong)桥飞跨丐河之上,据说桥边的蓬村有许多能歌善舞的村民,但是只有到婆那加的节日和庙会上才能看到占婆风格的舞蹈。

从婆那加神庙出来,“汤姆”马不停蹄直奔海洋研究院,也称海洋学院。

这两地儿是大吊角,神庙在北,学院在南,离着可不近呢!也就是“汤姆”,有一付健康的好身板儿,越南苍蝇仅仅让他有点儿说胡话,按“汤姆”自己的话说:“没啥,老毛病了!”他没啥,我们受不了呀,从大叻到芽庄一道儿上,他把“河内美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户口全查了一遍,没把材料消化完又开始查别人了。

从北向南横穿芽庄决非易事,后来得知“汤姆”为什么那么忙道,原来“海洋学院”每天从早上7点开到下午5点,晚了就“虾米”了。学院位于芽庄南面大约6公里的石桥村(Cau Da),于1927年创立,迄今为止收集了大量海底植物。最令“汤姆”迷恋的是好多好多颜色漂亮、形态各异的鱼都在近乎天然的环境中自由游荡。另外,学院还有鸟类、鱼类和珊瑚等上千种的标本展,这可让“汤姆”开了眼,久久不愿离去。

图13-7 海洋学院的宝藏

“汤姆”狂热地迷恋大海,迷恋大海里的一切。在会安,“汤姆”早上4点就去赶海,抓了一条小鱼和小螃蟹回来,一道儿上,小鱼揣在怀里,都快捂臭了也不放。小螃蟹走哪都住卫生间,有一次晚上起夜,刚要放松,忽然感觉脚上有动静,低头一看:小螃蟹正若无其事、津津有味地玩儿我的拖鞋呢,大半夜的吓得我困意全消,惊恐万分,提着裤子就往回跑!得,尿也给憋回去了!

石桥附近有五栋保大皇帝(Emperor Bao Dai)的度假别墅。别墅建在山丘上,错落有致,冠林环绕,始建于1920年左右,每栋别墅经过精心设计,面向大海、港口或者海湾,视野极佳。在1950年至1975年间,南越权贵取而居之。可是风水轮流转,统一后的越共国家领导人当然不甘落后,好在目前别墅也开始允许普通人享用了,每晚付几十美元任谁都能渡过一个贵族般的夜晚。

对这些,“汤姆”兴趣不大,倒是石桥的海艺品更能让他留恋。

石桥是芽庄乃至越南都十分有名的贝壳、珊瑚、玳瑁等工艺品的加工中心,各类项链、手镯、别针及贝壳画等等琳琅满目,品种繁多,应接不暇。还有鱼露(nuoc mam),虽然芹达鱼露没有藩切和富国那么有名,但在越南也属上品,并有“石桥酱鱼露,香飘整条路”的美誉。1642924

说到这里才发现“汤姆”手里大包小包的,看来这一趟收获颇丰,光贝壳项链就300多条,还有5个贝壳穿制的大门帘子。

“汤姆”得意地说:“项链开始说一元钱一条,嘁,跟我打仗,让我直接砍到三毛一条;门帘要30元送货,我一生气改成了15元自提!”够便宜的,我们连忙拿在手里,借着海上生明月仔细把玩,质量不错,散着淡淡的海腥味儿,一闻就知道:真!后来回到河内,“汤姆”也被腥味儿熏得不善,甭管见着谁都送项链,可我觉得他还是有点儿“鸡贼”——干嘛不送大门帘子呀?

“汤姆历险记”告一段落,我们开始“饥肠响如鼓”。两天来的上吐下泻搞得大家腹中空空如也,“汤姆”忙了一天,看那意思也需要补充补充营养,充充电。

到哪吃呢?

图13-8 大龙虾:值,真值!

芽庄的海鲜可是大大有名,质好价低,品种繁多。沙滩上虽然有挑担烤卖的流动海鲜档,还是抑制住馋虫,找了个相对干净的路边海鲜坊。饥饿和口水让我们再也管不了那么多,更何况大家都自称为“海鲜杀手”,看着鲜活的大龙虾能不动心吗?龙虾有二三公斤重,加上脸盆大小的鱿鱼、红鱼、扇贝,烈火烘烤,大快朵颐。末了一算账,大龙虾不到人民币100元,值,真值!嘴上过了瘾,也就管不了肚子里的事儿了,赶紧找地方住下。大家一合计,明儿就来个几岛游,上岛瞧瞧去!

芽庄附近有70多个小岛,如果一个不落的全看,恐怕得赔上几个月的时间。旅游部门开发了比较近的,特色比较突出的小岛供游客自选,常见的有“一天三岛游”,“一天四岛游”等等。看到旅行社的游船上坐满了各种肤色的面孔,我们自作聪明,自个儿包了一条。心想,这多合适,不用跟那么多人挤一块儿,而且想去哪儿去哪儿,想怎么玩儿怎么玩儿,自己做主!

第一岛也就离码头不到两海里,名曰“蚕岛”。小岛一侧有一仿真炮舰式建筑,老远就能看到石舰上升起的信号旗,我们的小船直眉瞪眼就奔那儿冲了过去。到了石舰才听说又是一个海洋馆,规模不大,还要收费。我没什么兴趣,“汤姆”不干了,执意要去,为了不扫“汤姆”的兴,只能派他当代表一个人去侦查。半小时后,“汤姆”跳着脚回来了,眉飞色舞地说:“太好了,鱼那叫多,还都游着!”对于从大老远跑来的外国游客,总觉得这类景点全都属于“欺世盗名”范畴,不去也罢,因此,难以附和“汤姆”。

两个船工并不理会,沿着岛边划了个弯儿转到了一片养殖网箱边停了下来,郑重通知旅行到此结束!”当时我们就炸了,“汤姆”声音最大,一来船是他谈的,就这么结束了脸面上挂不住,二来最主要的项目,最让“汤姆”热恋的游泳还没开始,怎么就结束了?争吵从开始时的闪电战迅速转入了持久战,看来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有结果,索性跳上了鱼排,看看网箱里到底是什么勾当。老几样,龙虾、鱿鱼都是个儿顶个儿的大,多了些好看的大海鱼,体大肉肥,一打听价格,感情比岸上还贵!

几个越南妇女划着大竹筐子过来招呼游客。坐竹筐子有讲究,必须坐在边上,而且要根据体重进行合理配重,受力不均匀有可能翻筐或者划行吃力。大竹筐名唤Thung Chai,即渔筐,也被称为“沥青蓝”,竹条编制,沥青密封,通常为2米左右的海碗状,人在里面用桨划。竹筐船主要作用是海上机动的小型运输工具,大船出海归来,千筐万篮从四面八方涌到船边,送上食品,卸下鱼虾,好不壮观。越南海岸边的竹筐子就像陆地上的摩托车一样,每条大船总要配上2、3个大竹筐,没事儿上邻居船上聊天啥的,用这玩意儿就都搞定了。

图13-9 芽庄大海碗船

在竹筐子里飘了会儿回到鱼排上,发现“河内美眉”与船工的谈判进入了冷战时期,互不理睬。问明情况才知道,要想继续玩儿,加钱!而且好像也难以继续了,“河内美眉”向坐在鱼排另一侧的“汤姆”努努嘴,赶紧凑上前去,“Oh,my god!”“汤姆”的脚像被血水洗过似的,脚心塞着一堆烟丝,就这样,鲜血还在汩汩地向外冒,木板上已经血迹斑斑。“汤姆”挺平静,正用一个大塑料袋往脚上套。这可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原来“汤姆”与船公越吵越生气,愤怒得像头狮子,一猛子扎进海里。水里那叫一个舒坦,那叫一个爽。当然,海水不仅能够催人奋起,还能让人清醒呢!“汤姆”快乐了一会,忽然觉得让“河内美眉”一个人与船工冷战不太够意思,就赶紧爬上鱼排,刚巧水下的木桩上有碎贝壳,一着急就踩上了,这下可好,变成了瘸脚的水鸭子。

不知是得到了上峰的指示还是让“汤姆”的流血行动吓着了,船工们终于答应继续前进。这下算长了学问,在越南凡事都要提前问清楚,否则自讨苦吃,有苦说不出。

除了我们刚去的蚕岛,芽庄附近还有鸟岛、竹岛、苗岛、劳岛等,尤其是“燕屿”(Hon Yen)很值得一去。此岛是海燕的栖息地,盛产燕窝。当地的燕窝每年分春、秋两季采收,颜色由常见的灰色、白色一直到罕见的橘色、红色。橘色和红色燕窝极其罕见,价格昂贵,滋阴壮阳,补肾养颜,特别是有“春药”之功效,尽管价格不断飙升,购买者仍然踊跃。1642925

芽庄真是个洗海澡的好地儿。

这里气候宜人,7月平均气温28℃,1月平均气温24℃。东邻南海,西倚长山山脉,城市人口不过二十几万,街头巷尾净是些大鼻子老外,而且经常赖在芽庄不想走,轰都轰不动。也是,这块儿多得儿啊,吹着海风,度着蜜月,喝着红酒,洗着大澡,看着美女,哼着小曲。

从芽庄向南不远就是闻名于世的金兰湾。金兰湾在中国可能比芽庄名气还大,美军和苏军都曾在这里建立过海军基地,使金兰湾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金兰湾是深水湾,非常适于军用战舰和“航母”的停泊,据称金兰湾是世界上最好的军用良港之一。现在的金兰湾是越南海军基地,四周戒备森严,“禁止拍照”的警示牌比比皆是,稍有轻举妄动,难免大祸临头,还是小心为妙。金兰湾的细沙品质极高,是制作镜片和高级水晶不可或缺的原材料,这里的沙子大量出口美国、欧洲和日本。

图13-10 芽庄爱情海:洗海澡的好地方

跟着“汤姆”玩儿太累了,他也不知道从哪儿来那么好的体力,捡着好玩儿的就不放松,就算受伤了也不怕。芽庄是不错,可身体受不了呀!找个机会我就想偷懒,歇歇僵硬的脚板儿,补充些精神食粮。

芽庄是在1924年由阮朝皇帝下诏兴建的,现在是庆和省(Khanh Hoa)省会。“芽庄”一名源自于占婆语“Yakram”,意即“竹林河流”,书本上的知识“汤姆”不关心,振振有词地说:“芽庄虽然有几条河,竹林可没怎么见。要我说呀,芽庄应该叫‘爱情海’!”哈哈,也真是的!

');" class="a2">收藏

被晒得黝黑的少女穿着少得不能再少的三点泳装,带着甜的不能再甜的微笑,倚在海边的躺椅上搔首弄姿,健壮威猛的洋鬼子摆弄着手里的数码相机,抽个冷子满是黑毛的双臂把姑娘揽进了怀里,甜蜜的腻劲儿不堪入目;一对老人提着鞋子漫步海边,高傲的草编礼帽和白色长裙为他们的年龄打着掩护,海风掀动洁白的裙角,布满褐斑、爆着青筋的双手情不自禁地握到一起,是重温年轻时的荒唐还是憧憬明日里的牵手?呵,都不是,芽庄的海边让所有人不自觉地忘情,温柔的海,温柔的沙,让人怎能不柔情似海,牵手真爱呢?

“芽庄怎样?”

“芽庄is very beautiful!”

“Open tour”上经常能够听到这种“鸟儿问答”,我不经常参与这些礼节性的讨论,全然不是孤傲和生僻,沉默仅仅因为谈论的是芽庄,仅仅因为芽庄除了感受美丽的大海、沙滩、阳光,还有医院和病痛。

这是怎么话说的:怎么游出医院和病痛来了?

还得从头说起。

图13-1 芽庄海港

大叻(Da Lat)奔芽庄(Nha Trang),一行数人几乎同时感到不适。

前一天晚上,在大叻“中央市场”附近的一家中餐馆吃饭,老板是海南人,看到我们几个中国人不由分说就把一切安排了,直到坐下喝了第一口水才发现,此店差矣:苍蝇太多!

有看官问:“怎么个多法儿?”

这么说吧,马三立老先生的相声听过吗?就是一开门一万多苍蝇把他推出去的那个段子。好家伙,我们吃饭的这家饭馆比那邪乎,苍蝇往桌上一趴就是黑压压一片,根本哄不走。上哪儿呀,别的桌上也这么多,根本没有落脚儿的地儿,苍蝇对自己的根据地那是寸土必争,寸步不离。桌上有饭菜,就往饭菜上落儿,还没上菜,就往杯子上落儿;什么都没有,就往桌子和人身上落儿——反正是得哪儿落哪儿,决不消停。1642914

草草吃完饭,逃回住处。直到临睡前,仍然是惊魂未定,心一直提在嗓子眼,着了魔似的,随手拿着破报纸到处打苍蝇。一夜无话,第二天早起,瞎了,全瞎了!一伙人程度不同,均感肚中不适。我更不争气,还发烧了。同行的“河内美眉”最惨,一夜上吐下泻,眼看就要挂了。

怎么办?怎么办!

经过紧急磋商,一致决定,就近奔往芽庄!

越南游历忠告:肠子是旅游的本钱!

大叻到芽庄200多公里的“拉途”可真长啊!“拉滋”难当,“拉意”十足。终于拉到芽庄,我的体温直冲40℃,女士们就更甭提了:一个目光呆滞、四肢僵硬;另一位全身颤抖,脸色灰白。仅剩一位不拉的,症状奇特:满嘴说胡话,精神异常亢奋,见人就打招呼,任谁也拦不住。

没商量,去医院吧!

芽庄的医院可是大有来头。这家医院名为“耶尔森医院”。耶尔森是一名法国军医,同时也是位细菌学专家。1891年耶医生初到越南,辗转后就在芽庄住下了。干的还是老本行,开诊所,治病人。闲暇时老耶会约上几个至爱亲朋远足游历、玩山戏水。不期中发现了大叻,发现了在越南南方炎热的气候里居然还有这么一个群山环抱、四季如春的避暑佳境。从此大叻走入人们的视线中,也就是那时候开始,大叻逐步成为了越南最为著名的风景山城和度假胜地。1642915

假如对大叻的发现还不足以让芽庄人民世代怀念老耶,那么引进和发展巴西橡胶树和制作奎宁的奎那树则让芽庄人民难以忘怀。耶尔森医生根据芽庄的气候和地貌特点引入经济价值极高的树种,使当地人民世代受益。橡胶林由耶医生推动和倡导在芽庄西南的苏崖(Suoi Dau)大量种植,经过百年来的培育,苏崖现在已是胶林茂盛,财源滚滚。根据老耶临终的遗言,人们把这位令人尊敬,将毕生献给芽庄和越南的医生埋葬在苏崖的橡胶林中。为了纪念耶尔森医生,他的故居被改成博物馆,展览生前遗物、实验工具以及丰富的藏书。

耶尔森在巴黎曾任巴斯德医生的助手,来到芽庄后他就以老师的名字设立了巴斯德研究院(Pasteur Institute)。研究院建在海边上,白色的法式建筑显得有些苍老,直到今天,研究人员仍然在制造和生产针对当地人非常有效的疫苗,许多的实验设备已经像古董一样年老陈旧,但是在“老耶精神”的激励下,医护人员仍然本着博爱众生、救死扶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信念努力工作,值得尊敬。1642916

还没来得及前往拜谒离芽庄25公里,位于芽庄西南的苏崖耶尔森医生墓,就进了以耶先生命名的芽庄医院。

春节期间,医院没有门诊,直接到了急诊室。问明情况,年轻的越南医生胸有成竹地吩咐漂亮的护士们立刻行动,该吃药吃药,该打针打针。反应最严重的“河内美眉”被直接放倒,插上了吊瓶。那位症状怪异、胡言乱语的哥们儿则被要求独自上街溜达,假如还没有明显效果可以进行“海水疗法”——就是跳到海里凉快凉快,直到闭嘴。我们心里都打鼓:迈进诊室,医生只是听了简单陈述,既没化验也没检查,能对症吗?事实证明,越南的苍蝇,至少越南南方的苍蝇所传播的病毒是一致的,一眼就让老耶的弟子们看透了,救治手段当然对头。1642917

此时就更加需要感激那位耶尔森医生,不仅仅是以他名字命名的医院,更重要的是由于他在百年前对越南“苍蝇老祖”的研究,使得病菌得到了有效抑制,无论是病毒病菌还是诊治方法都让“苍蝇子孙”无法得逞。1642918

病状减轻了,有精神仔细端详这里的环境:医院真不小,现代的灰色楼群在越南不多见,宽敞的急诊病房每间都能躺下二三十位。设备挺好,卫生条件也说得过去,干净的白大褂,一次性针头,进口药品,熟练的操作,还有和善友好的笑脸。病人不断,虽然都是贫苦老百姓,医护人员却能一视同仁,热情诊治而且秩序井然,不像国内的医院。对了,有个事儿不踏实:这么治一下得多少钱呀?打点滴最贵,越南盾10万(约合人民币50元),也没个挂号费啥的。这和传说中的越南医院太不一样啦!

——耶尔森万岁!

肚子好了,精神大振。忽然想起正在用“海水疗法”自救的哥们儿,赶紧寻找。芽庄的海呀,芽庄的海滩呀——也不知怎么的,可能是肚子好,高烧退了,看着芽庄的大海,怎么看怎么顺眼,怎么看都看不够!

图13-2 芽庄海滨

芽庄的海与市区非常近,长长的陈富路临海而建,大约有十几公里,随海岸线弯曲绵延。公路一侧是档次不同,外形各异的酒店。入夜时分,灯光闪耀,霓虹夺目,五彩缤纷,但也甚为俗气!比较越南的其他城市很容易看出芽庄的高档酒店增加了不少,更能感到建设者试图摆脱传统风格,以现代开放的形式呈现给游客。殊不知缺少了民族特点,盲目追求时尚加之缺乏整体设计和全盘规划使芽庄临海建筑和公用设施明显缺乏个性、破坏景观、毫无内涵。走在平坦宽阔的马路上,抬眼望去,仿佛置身于国内的某海滨小城,像北海或者三亚20世纪80~90年代城市景观的翻版。

图13-3 椰林

大宽马路的另一侧紧迫大海,越南人把一半的沙滩铺上了地砖,冲天的椰树从地砖中拔地而起,树荫下放置了大量格格不入、使人发笑的城市雕塑,群众健身用具和儿童乐园也在这儿凑热闹。更有意思的是,不知何方神圣居然拔光了一片椰树林,用破旧过时的设备拼凑起了一个“迪斯尼”,败家子的行径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看看这一处处、一幕幕,让人痛心呀,同志!

难怪“河内美眉”若有所思地说什么好东西到越南就变味了!”回想一下国内的情况,哎,都一个鸟样!

美丽的芽庄何在?

芽庄的魅力何在?

越南游历忠告:动什么别动气,发什么别发火!

地砖往下,轮到沙滩了。

芽庄海滩的沙子非常细,非常厚,光着脚丫子踩在上面就像踩在软软的海绵上,细腻得如同小孩子的屁股,一按一个坑,还特有弹性。沙里绝对没有石子,比泰国普吉岛的强。垃圾倒是不少,越南人民的卫生习惯和公众意识就像马路对面的那几幢建筑——还停留在中国的80~90年代呢!要让我说呀,芽庄就算不错了,如果去过越南中部和北部的海滩,芽庄怎么也能算个“4A级卫生先进”。1642919

不知道是了解本国人的卫生习惯,还是为了便于管理,更可能是为了多收钱,芽庄海滩被人为分隔成了本国人区和外国人区。不过两个区域没有特别明显的界限,也不拒绝互访,差别仅仅在于设置在沙滩上的餐吧、阳伞和躺椅。本土区内的服务设施基本上仍然秉承当地人的一贯风格,塑料小桌小椅,以供应传统越式小吃和饮料为主,卫生条件不能考虑,收费较低。给老外消费的立马不同了,沙滩酒吧装修考究,还建有淡水游泳池,热带风格的草棚遮阳亭加上舒适的躺椅,更为周到的是这些海滨餐厅、酒吧全部装备了独立完好、设施高级、卫生红旗的厕所,无论吃累了、走累了、玩累了,标准“一号”伺候着呢,放心吧!当然这边的价格要高出不少,嫌贵甭来呀!当地人都嫌贵,不来。因此就形成了目前的区域划分。16429201642921

我的方略是:在越区喝水,到洋区尿尿;来洋区玩水,回越区睡觉。

图13-4 洋人的享受:公道不公道来了才知道

海里游泳,越南人叫玩水,大连人叫洗海澡。无论叫什么,都离不开海水。芽庄的海水,从透明程度上来看在越南属于中间档次:比北方的涂山干净得多,可与富国岛的星星滩相比又难望其项背。与中国的众海滨相比,说句公道话:芽庄干净!当然公道不公道只有天知道,公道不公道来了才知道!

芽庄的海滩坡度很缓,深入二三百米发觉海水只不过淹到了肚皮。清灵的海水总是那么温温的、软软的,真像南国的姑娘,咆哮起来还带着几分娇嗔。天气好,海水蔚蓝得让人战战兢兢,搞不清天空与大海的关系,虽然白云飘在头顶,可当你扑向海水,哪里还看得清世间的过眼烟云。阴天里,芽庄的海水随之变得深沉忧郁,矜持得让人放心不下,仿佛纯情少女失恋时的愠怒和茫然。入夜后,涨潮的海水虽然哀怨,却还心平气和,愤懑中夹杂着无限的惋惜。长长的沙滩时闹时静,层层的海水时急时弱,水质清洁,沙质松软,更有椰风送情,海鸟催浪,岛影如画,碧水骄阳。芽庄之所以被称为“浪漫之都”或者“蜜月之乡”与其阳光海滩、热情奔放、光怪陆离、含情脉脉密不可分,不信您看。

被晒得黝黑的少女穿着少得不能再少的三点泳装,带着甜的不能再甜的微笑,倚在海边的躺椅上搔首弄姿,健壮威猛的洋鬼子摆弄着手里的数码相机,抽个冷子满是黑毛的双臂把姑娘揽进了怀里,甜蜜的腻劲儿不堪入目;一对老人提着鞋子漫步海边,高傲的草编礼帽和白色长裙为他们的年龄打着掩护,海风掀动洁白的裙角,布满褐斑、爆着青筋的双手情不自禁地握到一起,是重温年轻时的荒唐还是憧憬明日里的牵手?呵,都不是,芽庄的海边让所有人不自觉地忘情,温柔的海,温柔的沙,让人怎能不柔情似海,牵手真爱呢?

到了晚上,海边成了越南少男少女的爱情角,摩托车呼呼啦啦停了一片,一个人影也见不着。椰树下、沙滩上藏着一对对、一双双。白天当地人还比较含蓄,决不像西方人那么开放,无论新婚蜜月还是久别重逢,无论一见钟情还是恋意勃发,洋人们的旁若无人和我行我素让越南人有点儿尴尬。可太阳一落山,越南人就绷不住了,亲昵之态让我们在夜行散步中好戏连台。1642922

光顾着看景儿差点把正事儿忘了:赶紧找“自疗”的哥们儿啊!

茫茫人海,人生地不熟的,哪找去呀?

图13-5 芽庄温柔的海

忽然一个黑影向我们走来,定睛一看,禁不住高呼:“你好吗?我的加利福尼亚男孩!”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来自云南的棒小伙儿虽然身材五短,但是活力四射,此时已被芽庄的太阳烤成了“汤姆”——《甲方乙方》中那个思乡的美国黑人士兵。与“汤姆”握手拥抱,互道离情。

“晚风轻拂芽庄湾,白浪逐沙滩,没有椰林缀斜阳,只是一片海蓝蓝……”大家唱着歌儿围坐在一起,小别重逢的高兴劲儿就别提了。我们坐在高高的沙堆上面,听“汤姆”讲那过去的事情。那时候刚从医院分别,“汤姆”直奔了海边,扑腾了一两个时辰,看看周围净是些“少儿不宜”顿觉索味,遂在路边小店租了一辆自行车自驾游。

第一站到了芽庄著名的婆那加神庙(Po Nagar)。

神庙位于芽庄北部城边的小山上,由几个矗立的占婆宝塔组成。这里是婆罗门教圣地,主塔供奉着占婆女神——婆伊诺那加(Po Ino Nagar),被称为占婆王国之母,也是湿婆神(Siva)的化身。现在,越南的善男信女们仍然奉若神明,只是改称其为“天依仙女”(Thien Y A Na)。神庙主殿供奉着女神的无头塑像,女神的头部在法属时期被人盗砍,据说脑袋目前陈列在巴黎的博物馆里。小山之上本来有大小不等的八座神塔,全部面向东方,现如今只剩保存完好的四座,其余的到底是自行坍塌还是美帝国主义或者法国侵略者破坏的又一罪证呢?不好说。神塔的年代久远,大概可以追溯到公元6~11世纪,能够保存下来的也是经过不断加固和维修才有了现在的模样。1642923

图13-6 芽庄占婆王国之母——婆伊诺那加神庙,主殿供奉着女神的“无头神像”,据说头部现存巴黎

小山名为森山(San Hiu),站在山顶的石栏边鸟瞰芽庄,脚下是丐河(Song Cai)宽敞的水面,密密麻麻的渔船掩帆熄火后像巨大的摇篮左右晃动;清澈蔚蓝的南中国海远目可及;“神女峰”(Tien Ca)如仙浣纱,蹲踞在芽庄西北方向的海边;芽庄城内,楼台密布,蓬村(Xom Bong)桥飞跨丐河之上,据说桥边的蓬村有许多能歌善舞的村民,但是只有到婆那加的节日和庙会上才能看到占婆风格的舞蹈。

从婆那加神庙出来,“汤姆”马不停蹄直奔海洋研究院,也称海洋学院。

这两地儿是大吊角,神庙在北,学院在南,离着可不近呢!也就是“汤姆”,有一付健康的好身板儿,越南苍蝇仅仅让他有点儿说胡话,按“汤姆”自己的话说:“没啥,老毛病了!”他没啥,我们受不了呀,从大叻到芽庄一道儿上,他把“河内美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户口全查了一遍,没把材料消化完又开始查别人了。

从北向南横穿芽庄决非易事,后来得知“汤姆”为什么那么忙道,原来“海洋学院”每天从早上7点开到下午5点,晚了就“虾米”了。学院位于芽庄南面大约6公里的石桥村(Cau Da),于1927年创立,迄今为止收集了大量海底植物。最令“汤姆”迷恋的是好多好多颜色漂亮、形态各异的鱼都在近乎天然的环境中自由游荡。另外,学院还有鸟类、鱼类和珊瑚等上千种的标本展,这可让“汤姆”开了眼,久久不愿离去。

图13-7 海洋学院的宝藏

“汤姆”狂热地迷恋大海,迷恋大海里的一切。在会安,“汤姆”早上4点就去赶海,抓了一条小鱼和小螃蟹回来,一道儿上,小鱼揣在怀里,都快捂臭了也不放。小螃蟹走哪都住卫生间,有一次晚上起夜,刚要放松,忽然感觉脚上有动静,低头一看:小螃蟹正若无其事、津津有味地玩儿我的拖鞋呢,大半夜的吓得我困意全消,惊恐万分,提着裤子就往回跑!得,尿也给憋回去了!

石桥附近有五栋保大皇帝(Emperor Bao Dai)的度假别墅。别墅建在山丘上,错落有致,冠林环绕,始建于1920年左右,每栋别墅经过精心设计,面向大海、港口或者海湾,视野极佳。在1950年至1975年间,南越权贵取而居之。可是风水轮流转,统一后的越共国家领导人当然不甘落后,好在目前别墅也开始允许普通人享用了,每晚付几十美元任谁都能渡过一个贵族般的夜晚。

对这些,“汤姆”兴趣不大,倒是石桥的海艺品更能让他留恋。

石桥是芽庄乃至越南都十分有名的贝壳、珊瑚、玳瑁等工艺品的加工中心,各类项链、手镯、别针及贝壳画等等琳琅满目,品种繁多,应接不暇。还有鱼露(nuoc mam),虽然芹达鱼露没有藩切和富国那么有名,但在越南也属上品,并有“石桥酱鱼露,香飘整条路”的美誉。1642924

说到这里才发现“汤姆”手里大包小包的,看来这一趟收获颇丰,光贝壳项链就300多条,还有5个贝壳穿制的大门帘子。

“汤姆”得意地说:“项链开始说一元钱一条,嘁,跟我打仗,让我直接砍到三毛一条;门帘要30元送货,我一生气改成了15元自提!”够便宜的,我们连忙拿在手里,借着海上生明月仔细把玩,质量不错,散着淡淡的海腥味儿,一闻就知道:真!后来回到河内,“汤姆”也被腥味儿熏得不善,甭管见着谁都送项链,可我觉得他还是有点儿“鸡贼”——干嘛不送大门帘子呀?

“汤姆历险记”告一段落,我们开始“饥肠响如鼓”。两天来的上吐下泻搞得大家腹中空空如也,“汤姆”忙了一天,看那意思也需要补充补充营养,充充电。

到哪吃呢?

图13-8 大龙虾:值,真值!

芽庄的海鲜可是大大有名,质好价低,品种繁多。沙滩上虽然有挑担烤卖的流动海鲜档,还是抑制住馋虫,找了个相对干净的路边海鲜坊。饥饿和口水让我们再也管不了那么多,更何况大家都自称为“海鲜杀手”,看着鲜活的大龙虾能不动心吗?龙虾有二三公斤重,加上脸盆大小的鱿鱼、红鱼、扇贝,烈火烘烤,大快朵颐。末了一算账,大龙虾不到人民币100元,值,真值!嘴上过了瘾,也就管不了肚子里的事儿了,赶紧找地方住下。大家一合计,明儿就来个几岛游,上岛瞧瞧去!

芽庄附近有70多个小岛,如果一个不落的全看,恐怕得赔上几个月的时间。旅游部门开发了比较近的,特色比较突出的小岛供游客自选,常见的有“一天三岛游”,“一天四岛游”等等。看到旅行社的游船上坐满了各种肤色的面孔,我们自作聪明,自个儿包了一条。心想,这多合适,不用跟那么多人挤一块儿,而且想去哪儿去哪儿,想怎么玩儿怎么玩儿,自己做主!

第一岛也就离码头不到两海里,名曰“蚕岛”。小岛一侧有一仿真炮舰式建筑,老远就能看到石舰上升起的信号旗,我们的小船直眉瞪眼就奔那儿冲了过去。到了石舰才听说又是一个海洋馆,规模不大,还要收费。我没什么兴趣,“汤姆”不干了,执意要去,为了不扫“汤姆”的兴,只能派他当代表一个人去侦查。半小时后,“汤姆”跳着脚回来了,眉飞色舞地说:“太好了,鱼那叫多,还都游着!”对于从大老远跑来的外国游客,总觉得这类景点全都属于“欺世盗名”范畴,不去也罢,因此,难以附和“汤姆”。

两个船工并不理会,沿着岛边划了个弯儿转到了一片养殖网箱边停了下来,郑重通知旅行到此结束!”当时我们就炸了,“汤姆”声音最大,一来船是他谈的,就这么结束了脸面上挂不住,二来最主要的项目,最让“汤姆”热恋的游泳还没开始,怎么就结束了?争吵从开始时的闪电战迅速转入了持久战,看来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有结果,索性跳上了鱼排,看看网箱里到底是什么勾当。老几样,龙虾、鱿鱼都是个儿顶个儿的大,多了些好看的大海鱼,体大肉肥,一打听价格,感情比岸上还贵!

几个越南妇女划着大竹筐子过来招呼游客。坐竹筐子有讲究,必须坐在边上,而且要根据体重进行合理配重,受力不均匀有可能翻筐或者划行吃力。大竹筐名唤Thung Chai,即渔筐,也被称为“沥青蓝”,竹条编制,沥青密封,通常为2米左右的海碗状,人在里面用桨划。竹筐船主要作用是海上机动的小型运输工具,大船出海归来,千筐万篮从四面八方涌到船边,送上食品,卸下鱼虾,好不壮观。越南海岸边的竹筐子就像陆地上的摩托车一样,每条大船总要配上2、3个大竹筐,没事儿上邻居船上聊天啥的,用这玩意儿就都搞定了。

图13-9 芽庄大海碗船

在竹筐子里飘了会儿回到鱼排上,发现“河内美眉”与船工的谈判进入了冷战时期,互不理睬。问明情况才知道,要想继续玩儿,加钱!而且好像也难以继续了,“河内美眉”向坐在鱼排另一侧的“汤姆”努努嘴,赶紧凑上前去,“Oh,my god!”“汤姆”的脚像被血水洗过似的,脚心塞着一堆烟丝,就这样,鲜血还在汩汩地向外冒,木板上已经血迹斑斑。“汤姆”挺平静,正用一个大塑料袋往脚上套。这可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原来“汤姆”与船公越吵越生气,愤怒得像头狮子,一猛子扎进海里。水里那叫一个舒坦,那叫一个爽。当然,海水不仅能够催人奋起,还能让人清醒呢!“汤姆”快乐了一会,忽然觉得让“河内美眉”一个人与船工冷战不太够意思,就赶紧爬上鱼排,刚巧水下的木桩上有碎贝壳,一着急就踩上了,这下可好,变成了瘸脚的水鸭子。

不知是得到了上峰的指示还是让“汤姆”的流血行动吓着了,船工们终于答应继续前进。这下算长了学问,在越南凡事都要提前问清楚,否则自讨苦吃,有苦说不出。

除了我们刚去的蚕岛,芽庄附近还有鸟岛、竹岛、苗岛、劳岛等,尤其是“燕屿”(Hon Yen)很值得一去。此岛是海燕的栖息地,盛产燕窝。当地的燕窝每年分春、秋两季采收,颜色由常见的灰色、白色一直到罕见的橘色、红色。橘色和红色燕窝极其罕见,价格昂贵,滋阴壮阳,补肾养颜,特别是有“春药”之功效,尽管价格不断飙升,购买者仍然踊跃。1642925

芽庄真是个洗海澡的好地儿。

这里气候宜人,7月平均气温28℃,1月平均气温24℃。东邻南海,西倚长山山脉,城市人口不过二十几万,街头巷尾净是些大鼻子老外,而且经常赖在芽庄不想走,轰都轰不动。也是,这块儿多得儿啊,吹着海风,度着蜜月,喝着红酒,洗着大澡,看着美女,哼着小曲。

从芽庄向南不远就是闻名于世的金兰湾。金兰湾在中国可能比芽庄名气还大,美军和苏军都曾在这里建立过海军基地,使金兰湾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金兰湾是深水湾,非常适于军用战舰和“航母”的停泊,据称金兰湾是世界上最好的军用良港之一。现在的金兰湾是越南海军基地,四周戒备森严,“禁止拍照”的警示牌比比皆是,稍有轻举妄动,难免大祸临头,还是小心为妙。金兰湾的细沙品质极高,是制作镜片和高级水晶不可或缺的原材料,这里的沙子大量出口美国、欧洲和日本。

图13-10 芽庄爱情海:洗海澡的好地方

跟着“汤姆”玩儿太累了,他也不知道从哪儿来那么好的体力,捡着好玩儿的就不放松,就算受伤了也不怕。芽庄是不错,可身体受不了呀!找个机会我就想偷懒,歇歇僵硬的脚板儿,补充些精神食粮。

芽庄是在1924年由阮朝皇帝下诏兴建的,现在是庆和省(Khanh Hoa)省会。“芽庄”一名源自于占婆语“Yakram”,意即“竹林河流”,书本上的知识“汤姆”不关心,振振有词地说:“芽庄虽然有几条河,竹林可没怎么见。要我说呀,芽庄应该叫‘爱情海’!”哈哈,也真是的!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