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是次级按揭贷款,是给信用程度较差,没有还贷能力证明,其他负债也较重的人的住房按揭贷款。相比给信用好的人放出最优利率按揭贷款,次级按揭贷款的利率更高。金融机构之所以肯贷款给这些人是因为能获取更高的利息。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言“资本活的灵魂是追逐利润。”如果发放“次级贷款”的金融机构采取审慎态度,做好风险控制,危机原本是可以控制的。但美国金融机构为了吸引低收入人群采用“次级贷款”买房,获取更多利润,把“次级贷款”门槛降得很低,例如允许九成按揭“零首付”,而且前三年可以不还本金。为了吸引低收入人群申请这种贷款,发放贷款向机构大幅度放低贷款门槛,把一开始两三年还贷利率定得极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当标准利率上升时次级抵押贷款利率快速跟进,如2005年办理次级贷款,还贷款利率只有3%左右,但2007年初已普遍升至12%。在这一政策刺激下,美国次级贷款规模迅速攀升。2003年底,美国次级贷款总额仅为3000亿美元,2006年则高达2万亿美元。在2006年的新购房中,用次级贷款买房的人已占新增购房人数的40%。在房价高升的时候,由于抵押品价值充足,贷款不会发生问题,但房价下跌时,抵押品价值下跌,按揭人收入又不高,面临着贷款违约、房子被银行没收拍卖的处境,进而引起按揭提供方—银行的坏账增加,银行倒闭案增加,引发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对低收入的买房者而言,尽管次级贷款利率水平比正常抵押贷款利率高30%,严重增加了他们的经济负担。但这些人寄希望于房价进一步上涨,因此敢于继续借钱买房。对金融机构而言,他们通过“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工具,将“次级贷款”打包制作成为复杂的金融产品,即各种收益和风险类型的次级债,再凭借其较强的机构信用出售这些次级债,从中牟利。在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联邦基金利率在短时期内从1%上调到5.25%以及房地产价格涨幅明显回落,甚至下跌的情况下(如2008年1月份美国十大主要城市的房价指数比2007年同期下跌11.4%),房地产市场交易骤减,房地产泡沫破灭和次级贷款危机发生就不可避免了。
银行和借款机构并没有将高风险的抵押,完全留在手中,他们将贷款抵押打包,证券化后卖给其他机金融机构和公众投资者,华尔街里拿着高薪的职业券商,更为此发明出各种复杂的金融性产品,把房贷反复包装在债券中,由评级公司评级之后,卖给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抵押贷款的衍生品在几个月里就会数度易手,没有人知道最终持有者是谁,持有量多少。
几年前,这种次级贷款被美国金融界誉“金融衍生品的创新”。“股神”巴菲特说次贷危机是美国金融业自己酿造的一杯毒酒。他们不仅自己喝,而且还让别人来“分享”。美国金融机构还将次级贷款打包出售,卖给了欧洲、日本甚至印度和中国等东亚国家。
2007年3~4月,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起初并未引起美国朝野的重视。5月17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国会作证时还信心十足地说:“次贷危机不会对其他经济领域或整个金融体系造成严重影响。”“次贷款危机已经得到了控制”。然而随着次贷款危机的不断显现,人们才逐步感到次贷问题不是个简单的不良贷款问题。随着次贷危机的展开和发酵,迫使美联储在8月下旬放弃了实施两年之久的货币紧缩政策,并于9月18日的例会上,下决心一举把基本利率下调50个基本点。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大幅下滑,增长率仅为0.6个百分点。2008年1月21日和22日,美国股市接连爆发了“黑色星期一”“黑色星期二”。对此美国经济的舵手伯南克慌了手脚,在1月22日和1月30日十天之内连续两次大幅度降息125个基本点。国会也赶忙通过议案,并于2月13日由布什总统批准紧急拨款退税1680亿美元来救市。美联储也分多批次给遭受重大损失的大中银行注资1600亿美元。3月11日美联储决定再向银行注资2000亿美元,同时十国集团也将向本国银行注资联手救市。但是次贷危机还在发展,到今尚未见底,估计要到2008年6~8月份才能完全显现。
从2007年底以来,美联储连续两次调低对2008年美国经济的预测。2007年11月20日,美联储将原来的预测2008年美国经济增长率2.5%~2.75%,下调为1.8%~2.5%;2008年2月20日,又进而下调为1.3%~2.0%。3月下旬美国能源部预测2008年美国经济仅增长1.3%,第一季度增长0.5%,二季度仅增长0.7%。经合组织则悲观地预测2008年前两个季度都只能增长0.1%。4月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08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仅为0.5%,是1991年以来美国经济表现最差的一年。也就是说2008年美国经济将陷入低迷,全年增长率只有1个百分点左右。上半年经济会很困难,一季度有可能出现负增长,美国经济可能出现温和衰退。大规模退税,注资救市和大幅度降息(从2007年9月18日到2008年3月18日半年之内连续6次降息,从5.25%降至2.25%降息300个基本点)等到6月份才能发挥作用,下半年甚至第四季度经济才有可能恢复和反弹。3月17日美联储公布2008年2月份包括工厂、矿山和公共关系事业在内的美国工业生产比1月份下降0.5%(2007年11月份增长0.4%,12月份增长0.2%,2008年1月份仅增长0.1%)。美联储3月份预测今年美国失业率将升至5.3%,2008年3月份已升至5.1%,远高于2007年的4.6%。4月2日,伯南克在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说,“最新数据表明,2008年上半年经济可能出现略微的负增长,很明显,美国经济正在经历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经济可能出现衰退”。
伯南克认为“即使美国经济真的出现衰退,那也是轻度衰退”他认为得益于刺激性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美国经济在2008年下半年有望好转。
次贷危机严重地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从2007年9月份99.5,10月95.6至2008年2月降为76,3月份进一步降至64.5。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已降到1982年以来最低点。3月份的零售额为13年来新低。银行由于亏损而收紧银根,严格控制信贷,众所周知,美国居民消费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信贷支持。由于次贷危机,消费信贷受到较大影响。银行严格控制信贷,严重地影响了美国进口商的资金周转能力。这两大因素对市场销售和商品进口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次贷危机引发美国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经济低迷再加上人民币加速升值对美国从中国进口商品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据美国海关统计,2007年第一季度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长19.32%,第二季度增幅降至13.21%,第三季度降至9.41%,第四季度则降至7.14%,其中12月份已跌至6.21%,2008年1月份进而跌到仅增长2.08%,仅仅和2001年美国经济温和衰退时期中国对美国出口增幅仅为2.2%持平。2月份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长4.61%,1~2月中国对美国出口仅增长3.28%。
依照中国海关统计,2007年第一季度对美出口增幅20.4%,第二季度降至15.6%,第三季度降至12.7%,第四季度降至10.7%。其中12月份仅增长6.8%,2008年1月份跌到5.4%,2月份则出现了-5.0%的负增长,3月份增长16.2%,2008年一季度对美出口仅增长5.4%。另外,3月5日闭幕的华东交易会上对美国出口成交-1.5%。美国进口商不像以往那样活跃,订货少且多要小包装。例如以往美国市场销售的口红多为半打一盒,现在美商要求一只一个小包装,汗衫原为一打一个包装,现在也让分散包装,因为美国人现在买东西不像以往那样大手大脚了。另据出口企业反映,现在美商付款也不像以往那样及时到位,而是尽量拖延,因为从银行不能及时获得贷款。有些美商要求付款延期甚至提出货到180天付款的苛刻条件。金融危机对美国的进口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中美双方的统计都表明,中国对美出口大幅下降都开始于去年8月份,正是次贷危机爆发之后和人民币加速升值后。双重效应同时发挥了减速作用。中美双方的统计表明2007年中国对美出口增幅是自2002年以来最低的。与此相反美国对华出口不受次贷危机的影响继续高速增长。据美国海关统计,2007年美国对华出口增长18.1%,高于中国对美国出增长11.7%的增幅。据中方统计,1月份增长35%,2月份增长33%;按美方统计,1月份美国对华出口增长36.0%。2月份增长24.69%,1~2月份对华出口增长29.28%,这也说明中国将入限出政策发挥了作用。
总之,由于内外交困2008年中国对美国出口将大幅下滑,而从美国进口则高速增长。这将有助于缓解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依据美国海关统计,2007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增长10.2%,大大低于从2002~2006年年均增长23%的增幅。2008年1~2月美对华贸易逆差负增长2.6%,2008年美国对华贸逆差有可能像2001年美国经济温和衰退所造成的负增长。这也可以适度减缓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的压力,也适度减缓美国要人民币加速升值的压力。倘若布什政府放宽高新科技出口管制,美国对华出口必将有大幅增长,这也将有利于美国经济的恢复和反弹。
当前形势下,外贸企业坚决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对出口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要朝着深加工,高附加值,上档次,创名牌,走自主创新之路。出口企业当务之急要不断提高效益,降低换汇成本。在这方面不少出口企业已经取得了成绩。据商务部综合司1月25日公布的统计显示,全国出口企业总体换汇成本由2007年初7.68元到年底下降到7.36元。为了适应新形势,出口企业应继续努力,力争到2008年底总体换汇成本由7.36元下降至6.50元,才能获得主动地位。
在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方面,政府和企业应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特别要对传统产业加大改造力度。2007年国家投入为3644亿元,占当年GDP的比例为1.49%,十一五规划安排到2010年提高到2%,应当提前实现,西方发达国家的投入比例都比我国高,美国就是3%。
2008年要保持外贸政策的稳定性。除了对农产品和“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继续加大限制力度外,对其他产业不应再出台新的控制出口政策。人民币升值的步伐应当减缓,甚至稳定一段时期,看下半年出口形势再定,实施摸着石头过河的政策。须知,人民币加速升值 对出口企业特别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杀伤力是很强。而这些企业正是大量安排就业的场所。由于人民币升值14%,华东交易会上服装出口价格上调10%,结果询价者多,成交者少;有些老客户甚至说要到越南、印度采购。人民币加速升值造成客户流失,而且不易逆转,出口市场丢了就很难夺回。我国出口企业现在是前有强敌,后有追兵,再不调整提高,就将处于危险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