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澳门回归以来,澳门的经济发生了可以说是飞跃的发展。在澳门经济近几年的快速增长过程中,进入澳门的美国资本和公司扮演了一个有力促进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不过,美国在澳门的资本和经济势力对澳门的本土经济既是一种推动,也是一种挑战。它们给澳门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竞争和冲击。面对澳美经济关系上这种机遇和挑战,澳门人应该怎样来看待、处理和理顺澳美经济关系呢?澳门政府和澳门经济企业界的人士应该如何把澳美经济关系中的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呢?澳美经济关系问题和走向对大框架的中美经济关系又有何种关联和启示呢?这些都是我们急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拟通过对澳美和中美经济关系中某些历史现象及现状的分析,找出一些会影响澳美经济关系的重要因素,从而帮助我们更清楚地理解和认识澳美经济关系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及其可能对今后澳美经济关系所产生的影响,并找到有利于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借助于澳美经济关系这一面小镜子对中美经济关系中的大问题作些反射性的探讨。
澳门是一个仅有53万多人口、28.6平方公里的小城市。在历史上,澳门的人口更少、地域更小。美国是一个超级大国,其人口和领土在规模上是澳门根本无法相比的。在经济贸易关系方面,澳美之间双方似乎毫不对称,不存在经济交往的坚实基础。然而,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澳门和美国之间有着巨大的共同经济利益和经济发展潜力,双方之间有着非比寻常的机遇、缘分和前途。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主要是:(1)跟澳门所处的国际地位和环境有关;(2)跟中央政府对澳门的政策有关;(3)跟中美关系的大环境有关;(4)跟澳门自身及合作伙伴的历史人文因素有关。当然,这四个因素对中国的任何一个的地区都会有类似的影响,但它们对澳门来说却是非同一般。
因为澳门地处中国内地边缘并位于太平洋西岸和亚洲中心的战略位置,它不仅在历史上而且在现时都成为中国与外界沟通交流的一个重要桥头堡。正是因为它的这一战略位置,澳门被葡萄牙在16世纪所据有并成了当时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一个咽喉。从那一刻起,澳门的经济就具有国际性。同时,由于康熙皇帝分别在1681年平定了“三藩之乱”和1683年收复了台湾之后,中国统一安定了,于是清政府便于1684年正式宣布废除海禁,并于次年设置粤海关。粤海关建置的第二年,清政府即规定:“今开海之后,现在到奧洋船及内地商民货物,俱由海运直抵澳门,不复仍由旱路贸易。”
毋庸置疑,澳门这种国际第三产业基地的性质及其位于国界交接处的位置,使得澳门经济很容易受到国际局势变化的影响,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或得益者。例如,17世纪的葡萄牙,遭到了新兴资本主义强国如荷兰、西班牙、英国的全面挑战,其结果严重影响到澳门的经济。日本德川幕府在1636年听信了荷兰人的挑动和谗言,把在日本的葡萄牙人驱逐出境并采取了锁国政策,这就断绝了澳门与日本的贸易。尽管后来葡萄牙人几次尝试恢复他们与日本的贸易关系,但都未成功。本来,清政府的奧海关设置给澳门的葡萄牙人带来了很大的优势,可是为了独占澳门的对外贸易,葡萄牙人以每年8000镑的巨款买通了中国的广东官吏。他们大胆违反奧海关规定,禁止其他外国商船停泊澳门,致使该政策的实施于1724年成为定例。结果,其他外国商船只能绕过澳门,直驶广州黃埔港易货,这反而于澳门经济不利。清政府好端端的政策就这样被广东腐败官吏及葡萄牙人眼光短浅、害人不利己的做法给糟蹋了。与此同时,1640年西班牙人决定停止马尼拉与澳门的一切贸易往来,就切断了澳门—马尼拉—墨西哥的贸易航线。而荷兰人在1644年对马六甲海峡和马尼拉的封锁并于1669年迫使葡萄牙人全部撤出马加撒(Macassar)后,也切断了澳门—果阿—里斯本的西部贸易航线。
美国在西方的海外扩张中是位晚到者,但它在亚洲的贸易扩展一开始就是与澳门联系在一起,最早期的一部分中美贸易就是通过作为第三产业基地的澳门而进行的。自“中国女皇号”在1784年2月22日从纽约出发、于同年8月23日到达澳门后,美国商人就不断地用号称“中国快艇”的美国商船把棉花和人参运载到澳门,再把它们卸到中国销售,然后把在中国购买的棉布和茶叶通过澳门运回到美国,赚取双份的超额利润。很快地,往返在美国与澳门之间的美国商船从1786年的5艘迅速增加到1789年的15艘和1821年的42艘。
澳门在早期中美贸易中虽然承担的只是一种服务性角色、充当了转运站,但它的经济命运已经与当时大国之间的博弈密不可分。1812年,英美开战,英国对新独立的美利坚实施了经济封锁。这一措施本来会中断美国通过澳门所进行的中美贸易,影响到澳美经济关系。但幸运的是,虽然葡萄牙人在当时的海外扩张竞争中被英国人打得一败涂地,但澳门的葡萄牙人在当时的英美冲突中站到了美国人一边。当英国人于1814年4月在靠近澳门的中国海域捕获了美国商船“猎人”号时,葡萄牙人不仅对英国人提出了抗议,而且还让美国商船悬挂葡萄牙国旗进行贸易。
今天,澳门快速增长的经济同样得益于以下三大因素:(1)澳门回归后仍继续持有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2)中央政府积极扶持澳门的政策;(3)有利于澳门经济发展的新国际结构格局即中美关系由敌对转向缓和友好的趋势;(4)澳美各自的历史人文因素。
早在葡萄牙在澳门势力于20世纪末弱化退出以前,美国就看到了它在澳门的机会。澳门重要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历史角色使得美国对它不能视而不见、轻易放过,澳门完全可以变成21世纪美国人的香港。在耐心觊觎了一二十年之后,美国人发现中国政府在推行经济改革方面坚定不移,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头势不可挡,中国的市场巨大诱人。尤其是,中美关系自9·11事件以来越来越密切,双方在反恐、处理朝鲜核危机、遏制“台独”势力以及财政经贸等方面的合作越来越频繁、越来越默契。内地多年来改革开放的成果和中美关系的实质性改善,为美资的放心进入澳门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澳门在1999年12月回归祖国后,澳门政府获得了经济自主权,所以能够在2004年实施赌权开放,引进美资。而且,中国政府在1999年后采取了积极支持和扶植香港澳门经济的政策,于2003年7月28日开始实行内地居民赴港澳个人游的政策即自由行,这就刺激了澳门博彩和旅游事业的迅猛发展,也无疑为美资的涌入澳门打了一支强心针,导致了澳美经济关系的迅猛发展和澳门经济的繁荣。在2004年,澳门和大陆经过协商签订了一项自由贸易协议(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CEPA),赋予澳门在制造业和服务业方面进入大陆市场的优先权。从2004年1月1日开始,澳门的273种货物享有进入大陆的免税权,澳门的服务业公司享有进入大陆18个服务部门的优先权。由于大陆和澳门都承诺遵守世贸组织条约,所以美国及其他外国公司就也可以利用CEPA协议通过澳门进入大陆市场。结果,美国资本在澳门的投入出现了猛增。2001年,在澳门居住的美国公民只有将近600名,美国在澳门的投资数量也很小,而美国对澳门的出口仅占澳门总进口量(6030万元美金)的5%,约301.5万美金。可是到了2004年,仅仅3年时间,在澳门居住的美国公民就增长50%还多,达到了980人,而美国与澳门的进出口额分别达到了5460万元美金(几乎20倍)和14亿元美金,美国成了在澳门仅次于大陆的贸易伙伴。
可见,在葡萄牙的政治力量逐渐淡出澳门之后,葡萄牙的经济和文化势力虽然仍然会对澳门的经济有持续影响,但美国在澳门的经济势力显然取代了旧日葡萄牙的地位。不过,今后澳门经济的发展以及今后澳美经济的走向和发展趋势,基本上仍要取决于中央政府的支持度以及中美关系总格局的和谐与稳定程度。同时,回归后的澳门确实在中美关系中扮演着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美国就已经开始把澳门回归后的自治程度看做是“中国所作国际承诺的重要指标”。在美国人看来,澳门的自治度是保障美国在澳门利益的一个关键因素。美国希望保护在澳门的美国公民,维持澳门的自由经济,保持澳门的独特生活方式,尊重市民自由、人权和劳工权利等。
除了国际关系和国际战略格局以外,影响澳美经济关系的,还有双方的人文和历史因素。美国的人文因素迄今在世界上仍然具有强势地位。它的民主精神,它的宗教力量,它的现代化生活方式和理念,它的人文素质,它的文化魅力,等等,至今对世界各国仍然有着不可否认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而这种吸引力和影响力同时也就是对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的一种冲击力和改造力。儅美国与另外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经济往来时,这种两个实体之间人文方面的竞争和互动一定也会在经济层面上反映出来。这对澳门也不例外。
在历史上,澳门与旧葡萄牙殖民地以及西方、东南亚、东亚及非洲各国各地区有着悠久的贸易文化交往,这种交往今天不仅还在继续,成了一种历史遗产,而且它还是一种历史文化经验,继续指导和影响着澳门人处理和应对澳门对外经济贸易关系。澳美双方在它们早期经济互动中积累的历史经验和相互信任是今天促进双方经济关系的一种有利因素,但早期澳美经济往来的经历中也有其较为阴暗的一面,而这种负面的因素在今天的澳美经济关系中同样也会存在。所以,澳美经济关系中总是既存在机遇,也存在挑战,关键就看澳门人如何去应对。
两百多年前,从总体上来说,年轻的美利坚合众国之人文精神给澳门人留下了的印象是比较正面的,这对澳美经济的发展有着正面推动的作用。从澳美交往的一开始,美国人就给澳门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美国人驾驶着他们又灵便又快速的“中国快艇”来到澳门时,美国人漂亮小巧的快艇让澳门人耳目一新,顿时对美国的先进航海工具乃至美国文化产生了敬意和兴趣。1790年春,澳门人花费巨资6万5千美元买下美国少校山茂召 (Samuel Shaw) 的“麻州号”一举,就说明了澳门人对美国人和美国现代技术的好感和景仰。
从1820~1830年起,来到澳门访问和定居的美国人逐渐增多,澳门人对美国人的了解自然也就越来越多。第一位来到澳门的美国传教士是卑治文(Elijah Coleman Bridgman),然后是伯驾(Peter Parker)、麦克布莱德(Thomas McBryde)、娄礼华(Walter M.Lowrie)等。1844年2月,美国人麦嘉谛 (Davie B.McCartee)和 谷立(Richard Cole)把印刷机和中英文的印刷字母一起运到澳门,开始印刷传教讲义。他们在1844年9月7日的一个单独日子里,就印出了13000份福音布道书。1845年5月,澳门的美国长老会在澳门开办了一所教会男校,教授基督教和科学,共有约30名学生入学。
不过,这一时期的澳美关系也有它不愉快的一面,那是跟鸦片贸易有关。1816年,一整船的中国人假装给运输鸦片的美国商船瓦巴士号(Wabash)提供服务,杀死了船上的美国船员,夺走了船上所有的鸦片。
在21世纪的今天,一方面,澳门在中美经济史上的地位和澳美之间的历史关系和相互记忆,继续在澳美经济关系中起到一种促进的作用。例如,1989年春夏之交国内发生了政治风波之后,美国政府对中国实行了经济制裁(section 902 of P.L.101-246),但却把澳门划在经济制裁的范围之外。而澳门政府也给予美国公民一项特别关注,即在澳门30天的免签证居留权。对此,美国政府作出回报,对澳门居民签发有效期为10年的短期赴美旅游和公务的多次入境签证。美国政府还通过一项 “美—澳门政策法规”(The Macau Policy Act),让澳门居民可以根据参与签证抽奖(The Diversity Visa Program)。澳美之间在签证及经济政策方面的互相关照,有力地促进了双方在经济贸易和学术文化方面的互动和发展,这一发展也可以从到访澳门美国人数字看出来。在20世纪末、本世纪初,来到澳门旅游、传教和经商的美国人就达到了每年85000人。
但另一方面,正像历史上所发生过的一样,澳美经济关系中也存在着不少摩擦和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反洗黑钱、缺乏出口控制、健全海关建设等等。其中有些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例如,自大陆在1999年中期开始对盗版DVD和VCD进行打击以后,盗版DVD和VCD在澳门的生产和批发出现了新的扩展势头,澳门生产的盗版品甚至远销到南美国家。结果,澳门在1998年被列入美国贸易代表(USTR,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的“重点观察名单”上,而那是在美国301特殊贸易实践检验法每年进行检视的最严格的一级。为此,澳门政府在1999~2000年加强了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定,加紧了对DVD和VCD生产的控制,并在澳门经济服务处设立了知识产权部。结果,在澳门关口截查到的盗版光盘从1998年的130万张降到2000年的不到10万张。到2002年,澳门就被从美国贸易代表的“重点观察名单”上除去了。
还有,经澳门把在大陆生产的服装非法转运进入美国也是澳美双边经济关系中的一个棘手问题。1999年7月,美国禁止一些没有生产记录的、关闭的和进行非法转运的澳门公司将其出口的服装进入到美国。由于当时纺织品是澳门经济的支柱产业,所以MOU对稳定澳美商务关系至关重要。于是,经过两年的谈判,澳美在2000年9月签订了一份共同合作限制纺织品配额、防止非法转运的“理解备忘录”(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MOU)。
20~21世纪的澳门人仍像两百年以前一样,对美国有着很好的印象。当美国政府在2000年通过“2000年美—澳政策法规”之后,许多澳门居民和学者为此欢呼喝彩,认为那将提高澳门的国际地位,促进美-澳贸易、外资涌入澳门、澳门商机和学生的教育机会。
可是另一方面,伊拉克战争和美国博彩公司对澳门经济半壁江山的占领使得澳门人对美国的看法分化了。在澳门人中间,一种对美国的负面看法开始产生,对美国持反感态度的澳门人于数字比例在上升。许多澳门人相信,美国在反恐的名义下攻打伊拉克并把美式的民主自由强加于伊拉克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控制中东的石油资源。
那么,澳门人对美资涌入的忧虑是否反应过度还是有其合理的成分?美资对澳门的涌入对澳门是机遇还是挑战?面对来势汹汹的美资,澳门是否危机重重?澳门建立在博彩业基础上的经济是否犹如沙滩上的巨厦?应该说,近几年来澳美经济关系和美国资本在澳门投资的迅速发展对澳门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而机会就在挑战之中。这里最关键的问题是澳门人是否在思想、心理、能力和战略上对新形势已做好了应对的准备没有,他们是否已经知道如何胸有成竹地应对全球化和美资的挑战、知道如何巧妙地顺应和融入全球化的潮流。由于历史的原因,澳门人曾经有着浓厚的岛民心理,澳门跟外部世界曾经有着相当的隔绝。近年来澳门经济令人炫目的发展和外国经济文化的风云而入对澳门人在观念、心态、管理能力、政治行政体制以及文化习惯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冲击。上面所述澳门人中间的各种担忧即反映了澳门人对全球化的不适应。许多澳门人还担心,在美资的大势进举把澳门的经济单一化之后,万一内地和周边各地区也相继开设赌场、把本来来澳门的游客都吸引走了怎么办?当然,这些都是值得注意和关切的问题,但不是无法应对和需要忧虑的问题。其实,只要澳门人知道如何应对,上述种种顾虑都是不必要的担心。首先,只要导致澳门今日繁荣的几大因素不变,只要中央政府支持澳门的政策以及中美关系和国际战略格局不变,澳门现时的经济优势就不会丧失。其次,澳门人如果知道怎么把挑战变为机会的话,就应该在澳门及时增加会展业、文化产业和知识产业的比重,不仅继续让澳门扮演一个能有效疏通和控制内地及其他地区民众赌博热的安全阀和安全区,而且还将把澳门变成一个商机无限的国际商务谈判中心,以及一扇向内地民众敞开西方文化和现代民主精神的窗口,把为寻求赌博刺激和赌博财遇的中央民众转向对中外文明和古今人文精神的向往。按照这一条发展路线去努力的话,澳门根本不怕各种竞争,因为澳门不仅有中央政府的支持,而且澳门有其他地区所没有的优势:它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同西方、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各国和地区的历史关系。因此,澳美经济关系未来发展的成功与否关键要看澳门人如何应对外来的各种挑战。挑战中都隐藏着机遇,机遇中也都隐藏着挑战。澳门人应对好了,挑战就会变成机遇;澳门人应对错了,机遇也会变成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