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拉美的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危机
在线阅读 收藏

李扬:今天,根据题目显示的,我们要讨论拉美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危机的问题,请到了国内这方面的权威,拉美所的江时学副所长来讲。拉美金融自由化及其相关问题其实一直是很重要的,但是至少在我看来,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特别的重视。没重视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不懂,再加上一些工作语言的原因,也使得我们了解拉美的情况稍微有一些障碍。最近得益于社科院的安排,我陪着江所长在拉美两个国家走了一下,深感研究拉美经济的重要性。我想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拉美经济虽然起飞得早一点,但是现在还算是一个阵营的国家,就是略有发展的国家,因此,我们是同处在一个等级的国家,他们的各种各样的经验值得借鉴,教训也值得汲取。第二个,我在拉美跟当地的一些机构谈的时候,他们多次说到是因为和美国的关系而研究中国,其实这体现了拉美在全球经济管理中一个很特殊的地位。在国际关系中,美国是中国的第一个对手,但是要想彻底了解中国和美国的关系,就要了解拉美,因为美国历来是拉美的后援,中国现在又和拉美在争论之中,所以这是两个研究的原因。从金融的角度来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20世纪末是以两个金融危机结束的——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是拉美金融危机。金融危机之后整个全球发生了两个变化:现在亚洲地区和拉美地区又回归了正常的秩序,如拉美地区的很多国家原来是美元化的,现在是逆美元化的,实行本国货币,美元被排除了,他们实行浮动汇率,但是汇率水平相当稳定,这就提出许多新的问题。现在有请江所长就这个问题做一个报告,大家欢迎。

江时学:在实施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时期,拉美国家仅注重实际经济(real economy)的发展: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对外贸易、技术转让,等等。金融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较低。虽然拉美国家也关注投资和融资,但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如何获取双边或多边援助,如何举借国际商业银行的贷款。即便是影响拉美经济发展近40年的发展主义理论(又称“中心—外围”理论,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也基本上没有涉及发展金融业的重要性。

20世纪90年代以前,拉美国家的金融制度明显具有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所说的金融压抑的特征:第一,储蓄和贷款的利率都由政府控制。因此,当通货膨胀率超过名义利率时,实际利率常常是负数。第二,由于储备金要求很高,商业银行扩展业务的能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第三,银行信贷的发放服从于政府的行政命令。信贷分配考虑的是借款人是否与政府有政治联系,而不是看他们的借贷项目是否有利可图。第四,国有银行发放的信贷占信贷总额的比重很大。第五,经济的货币化程度很低。

拉美国家进行过两次金融自由化。在讨论金融自由化以前,首先要明确金融自由化的定义。我认为,金融自由化指的是部分或全部取消政府对金融行为的限制,以便使经济行为者能自行决定金融交易的数量、价格、时间和目的。

拉美的第一次金融自由化主要是在智利、阿根廷和乌拉圭等南锥体国家进行的。进入70年代后,这些国家的政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军政府为了维系自己统治地位的合法性,急于对具有内向性的进口替代模式加以扬弃。如在智利,皮诺切特大胆地启用了从美国芝加哥大学等高等学府中学成归国的技术专家。这些后来被称为“芝加哥弟子”的政府官员制定了以新自由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经济改革方案。在这一方案中,金融自由化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新保守主义者认为,南锥体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落伍应归咎于政府的过度干预。在金融领域,政府过度干预造成的后果就是“金融压抑”。它表现为:第一,利率过低(有时甚至是负利率)。低利率是造成储蓄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它难以使消费者放弃消费。此外,低利率不利于金融中介的发展。由于有些人得到了低利率信贷,有些人得不到,因此市场是分割的,从而使资源得不到有效的配置。第二,金融资产的数量和种类十分有限。南锥体国家的M2相当于GNP的比重仅为20%,而韩国和墨西哥在30%左右,中国台湾省则高达60%。

新保守主义者认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实施金融自由化。在他们的影响下,南锥体国家先后采取了以下措施。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