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全球经济失衡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在线阅读 收藏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下午好!今天,我非常荣幸地来参加第二届中国经济论坛。而且,我认为这个题目非常吸引人,其实我本来不太敢发言,但是这个题目太吸引人了,大家都非常关注这个问题。我想,好的主题再加上中国社科院来主办这样一个论坛,应该是成功了80%。前面的演讲嘉宾,都发表了非常有建树的演讲。谈到全球经济失衡,吴行长针对中国经济结构问题的分析非常精辟,鞭辟入里,进行了非常精确的阐述。另外,谈到金融的问题,银行是重头,刚才唐主席又做了非常细致的分析,所以,这两方面我都没法讲。我这个主题主要讲经济失衡与金融市场结构调整的问题。目前全球,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是大家讨论最多的问题,当然也包括中国。刚才吴行长分析了,所谓流动性过剩,实际上是指经济结构,是经济失衡的一个表现,是个表现形式。所以,我们要反思中国的经济结构,从全球以及中国的经济政策,包括经济发展战略进行反思,这样才能从体制上、从根本上或者从整体上解决这个问题。

刚才李扬所长有一个评论,我是同意的。金融的问题一定是经济问题的一个反映。因为咱们讲唯物主义,配合什么样的经济结构,配合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当然在一定情况下要通过金融体系反映出来。但是,我觉得还要再补充一下。金融体系、金融市场当然是经济结构、经济体系的一个表现、一个产物。但是,如果这个金融体系比较健全、富有弹性,那么它对于经济体系的反映就不是完全消极的、被动的,应该是积极的。

所以,我想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要重视金融体系或者健全的金融体系在经济运营当中的积极作用。我前面谈到,当然金融体系是经济体系的反映,是它的一个产物。但是,反过来金融体系、金融结构比较健全,比较有效,也会对经济运行产生一个积极的作用。具体来讲,比如说针对经济运行波动,如果金融体系比较有弹性,或者比较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周期性的波动有一定的矫正作用。在很多地方都已经证明了这个观点。

第二,健全的金融体系对于金融风险和经济风险有一个很好的分散性,就是说,它能够分散金融风险。金融体系比较健全的话,能够有效降低经济运行过程当中的风险。所以,第一个叫矫正性,第二个是分散性,就是对经济运行波动的矫正和对经济运行风险的分散。

第三,健全的金融体系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健全的金融体系一定会对宏观调控(包括货币政策)非常有效。反过来,大家也可以看到,金融体系不健全,不富有弹性,那么,它对于经济运行过程当中的波动不但不会起到矫正作用,甚至还会将其放大。这个从我们自己的经济体系里面是能看出来的。我们目前的经济体系结构不太合理,间接融资比重过大。同时,间接融资比重过大又存在于少数的金融机构、银行之中。有时候金融体系,尤其是银行体系贷款周期和我们经济运营周期不能有效地进行对冲和矫正,反而有时候会加重。我就说这个例子。当然包括像金融风险、经济风险的分散也能说明这样的现象。当然还包括我们金融政策、宏观政策的有效性。如果没有一个健全的、富有弹性的金融体系,那么宏观政策也不可能进行有效的冲抵,使金融政策不能通过合理的传导途径来运行。我们一方面要看到金融体系的问题,包括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这应该是经济结构方面的反映。但另一个方面也应该看到,在一定情况下,健全的、或者富有弹性的金融体系对经济运行有积极的作用。这是我所讲的第一个观点。

第二个大方面的内容,我想讲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众所周知,中国目前存在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其背后存在深刻的经济原因,包括全球,包括我们自己的经济失衡。所以我们需要从整体上、从各个方面去应对,这可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经济结构的调整、扭转经济失衡,这不是从哪一个方面、或者在短时间就能起作用的,它是一个长期的,或者是各个方面配套的过程。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也应是解决经济结构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概括一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想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第一,通过发展直接融资,在一定程度上,或者说能够逐步地随着我们直接融资规模的不断扩大,而逐步地改善我们目前存在的高储蓄、高投资的情况。一方面,能够逐步降低高储蓄,切断高储蓄和高投资之间的联系。我觉得,这是我们在解决结构问题的过程中,中国大力发展直接融资,逐步解决我们目前自身经济结构的问题。另一方面,当前能否对流动性的问题有所缓解。我觉得现在还没有非常充分的理论证明能够降低流动性,但是,我觉得它能够转化流动性。这个命题我觉得应该能够站得住。也就是说,当资金过剩、流动性过剩的时候,通过发展融资(我们知道资金和资本金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把资金划为资本,就是通过解决转化流动性,使这个市场上比较多的资金,能够通过发展直接融资,变成一部分股本,变成一部分资本金。对于转化流动性,我个人认为,它能够起到转化流动性的作用。中国应该发展直接融资来应对失衡的问题,包括流动性过剩的问题。

第二,在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发展直接融资的过程中,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将有助于经济结构,包括企业结构的调整,我后面还要分析。因为大家都知道,现在在经济结构里面,当然包括产业结构,怎么样调整产业结构,其最核心还是企业结构的问题。通过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除了发展蓝筹股市场或者其他中小股市场,还包括面对高科技企业这样一些市场、层次。对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是企业结构的调整,我们觉得关于这个方面发展直接融资也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这是我想说的第二个方面。

第三,通过资本市场的并购功能,实现资源的配置。因为我觉得资本市场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或者到了一定规模之后,其功能绝对不只是要发行股票。大家知道,并购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是资本市场非常重要的一个功能。当然,过去由于中国的资本市场有很多行政性的限制,包括自主性的缺失,使资本市场的并购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将来是否可以通过发展直接融资,通过并购市场实现资源的配置,实现企业之间的资源配置。这也是调整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过程中很重要的问题。这是第三个方面。

第四,是否通过发展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通过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有效地、或者是积极地促进内需,扩大内需?关于这个问题大家也可以进行讨论,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这个作用究竟有多大,我们不好说,不过直接融资或者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是存在的。但这个财富效应的存在,不应简简单单地仅从资本市场这一环节孤立地看,除了资本市场还要看到其他的配套因素。这个财富效应是存在的,当然这个效应是多少,不同市场有不同的效应。通过发展直接融资,财富效应应该逐步扩大,从而促进内需。这一点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第五,通过发展直接融资,提高资本效率,从而改变资金迂回流动的格局。可能这个需要解释一下。目前我们资金的迂回流动是个什么状况呢?大家知道,我们通过贸易顺差,包括直接投资,获得很多外汇储备。我们又用这些来吸引外资,最后流到到其他的金融市场上(发达金融市场上)。这实际上反映了一个问题,我们自身的资本效率并不够。所以,我们想通过发展资本市场,调整和改善这样一个资金迂回的状况,也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六,发展直接融资,完善市场体系,这对于完善宏观调控的传导机制意义重大。因为宏观政策包括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一定需要其市场体系作为传导的渠道。更重要的是,需要它的微观基础,因为宏观传导需要有微观作为基础,无人喝彩不行,宏观的政策出来之后,最后的微观基础是什么呢?就是金融市场体系以及参与金融市场体系的各类机构,也包括企业。通过这样发展资本市场,才能更好地健全市场体系,增加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健全传导的机制,包括健全宏观政策传导的微观基础,我们觉得这也会有利于宏观政策的有效性。其中还包括现在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比如说我们目前谈得比较多的债券市场问题。现在大家谈债券市场是企业债市场,还应包括其他债券市场,整个来说债券市场发展不够。我们现在说宏观调控,宏观的货币政策出来之后,利率更多地从数量调整变为价格的调整。在现在的债券市场上连利率曲线、收益曲线都还没有形成比较像样的方式。这样的传导,包括微观反映是没有参照的。所以,这也反映我们目前以微观为基础的宏观调控还不太健全,即市场基础还不太健全。

第七,通过积极发展直接融资,对我们进一步改变外资的利用方式,或者调整外资的利用方式来讲,意义都很大。我们现在利用外资的方式中,直接投资(FDI)的比重非常大,刚才吴行长也介绍了。相对于这种直接投资来讲,我觉得将来可以逐步通过发展直接融资达到更多地利用股权投资的目的。我觉得,这对于实现我们的经济发展目标,包括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包括市场的培育等方面都能起到很大作用。当然,我们还要继续直接利用外资,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不过,我们可以通过逐步发展外商的股权投资,包括大家谈得比较多的,像风险投资、PE(Private Equity),个人资本投资。通过发展资本市场,更多地利用股权投资。这种调整可能会使我们利用外资的效果更好、更有效,对我们经济的相互协调、相互补充会更好。这是我说第二个大的方面,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促进资本结构的调整。这方面是否能成定论还需要大家继续讨论,我们可以继续研究。但是,我觉得这七个方面对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或多或少都会有其积极作用。

第三个大的方面,在全球经济失衡的情况下,对我们发展资本市场的机遇和挑战在哪里,也做一个分析。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如能正确认识全球经济失衡对于我们发展资本市场到底有哪些有利的条件,面临哪些挑战,无疑将使发展资本市场更具有针对性。

众所周知,对于全球经济失衡的问题,全球经济体系一定会做出反映,实际上这种反映已经存在了。各种反映,从银行到证券市场、资本市场,包括交易系统之间现在的兼并收购等市场行为都非常活跃。实际上,它反映了全球经济失衡下的金融格局正在做调整。所以,我觉得在这样大的格局下,我们发展资本市场,应该分析一下如何应对。在全球经济失衡情况下,我们要看到发展资本市场有哪些机遇,当然了也有挑战,首先我们说机遇。第一,就是全球经济失衡情况下可能会提高中国资本市场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定位,会被大家所重视。这是一个有利条件,如果得不到大家的重视,怎么发展?所以,我觉得首先就是中国的资本市场在国际资本市场中的地位可能会更高,也会更受重视。大家知道,现在资金在全球流动,最近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资金正持续不断地向资本市场流动。由此可见,中国发展资本市场具有十分有利的条件,大家会更重视中国的资本市场。尤其中国经济正处在非常好的发展阶段,我们的产业结构又和其他地方的产业结构有一定的差异。所以,我觉得大家一定会更重视中国资本市场的地位。我觉得这是一个有利条件。

第二,就是我刚才说的,全球经济失衡之后带来的流动性过剩。这对于发展资本市场来说会有一个比较宽松的资金环境。所以,大家看到,现在境外的资金虎视眈眈,中国的资本市场还没有完全开放,我们只是采取了QFII制度。对于国内来讲,流动性的过剩对资本市场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我觉得这也是一个有利因素。因为缺乏资金当然你的环境就不会太宽松。但是,对这个问题要从两面看,首先看到有利的一面,资金还是比较宽松,这对我们是有利的一面。

第三,对人民币升值这样一个预期,不管承认与否,2006年这个市场都会很活跃,大家分析了很多原因,但是我们觉得首先还是在于资本市场这种改革是基础性的。当然,伴随一定的流动性过剩,资金比较宽松。否则,如果你说就是因为资金宽松,所以市场才掌握得非常好,我觉得流动性过剩不是2006年才有的。我觉得首先是资本市场的改革,包括人民币的改革以及其他各项改革是基础性的。当然伴随着流动性过剩,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所以,我觉得人民币的升值是其中的一个因素。随着其他市场,比如房地产市场以及其他的市场投资机会,实际上促成了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大框架下,资金会充斥到这个市场上来这种现象。在其他的投资渠道相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股市流动性比较好,如此说来,人民币升值会对我们的估值。在全球市场上将处于一个比较有利的地位。

我前面说到这些方面是在全球经济失衡情况下,对我们资本市场有利的条件,或者叫机遇。但在另外一个方面,我们必须要看到它带来的挑战。第一个挑战就是资本市场有没有竞争力。中国除了要发展资本市场以外,新兴市场也发展得很快。因为全球资本可以到中国来,也可以不到中国来,如果我们的市场没有竞争能力,它可以到周边国家去。因此,第一个就是国家与市场之间的竞争力如何。当然,这个竞争力不单是某一个方面的反映,一定是体制、机制、效率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反映。所以,第一个挑战是要加快资本市场体制的改革、市场机制的建设,也包括提高效率。

第二个挑战包括对我们监管的挑战。随着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我们如何进一步提高监管效率,这也是一个挑战。

第三个挑战是现在全球资本的流动与中国的资本市场的产业结构是不是相匹配。我们的产业基础,我们的上市公司的结构不是很合理。比如说,大的还不够大,小的发展机制,尤其创新及各方面的机制,还不完善,我们现在上市公司里面有一批好的企业,但是我们这样的企业结构和上市公司里面这样的产业和企业的基础应该说将来也是对我们很大的挑战。因为股市要发展,上市公司是基石,产业在这样的情况下,能不能够相匹配,或者能不能进一步适应它的需要,这也是一个挑战,应该重视。

第四个挑战就是在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怎么样更注重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质量和结构,而不是仅仅放在规模、数量上,更不是将重点放在指数有多少上。怎么样防范泡沫,或者我更喜欢说怎么样注重资本市场的质量、结构,我觉得这对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更重要。所以,我们要更关注这方面的挑战。我想说一句话,“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要在这样环境下好好考虑发展整个市场的条件”。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刚才我说过了。我们要更多地放在机制上,它的质量、效率这些方面,其中有一个结构问题。资本市场下一步发展的重点究竟是什么,大家都有非常重要、极具启发性的见解。我这里主要说我们的市场结构,这是很重要的方面。关于这个结构我简单说一下。第一个是我们的股市债市结构,这是一个大的市场结构。我想,我们应该加快债券市场的发展,债市发展很重要,我们目前债券市场的发展大大不足。第二个是多层次市场的结构。我们现在多层次市场还很不健全,我们需要加快多层次市场结构的建设。第三个与多层市场结构有关系的是,我们上市公司的资产结构,上市公司的资产结构是否适应多层次市场结构的要求?第四个是我们投资人的结构。我觉得在目前资金宽松的情况下,加快发展机构投资是非常难得的机遇。当然,现在我们的证券投资基金卖得非常好。现在的成绩,过去可能卖几个月都卖不出来,现在我们两天就卖一百多亿元。我觉得利用这个机会大力发展、培养机构投资人,也是保证市场下一步更加健全的重要因素。而且,不光是证券投资基金,我们现在已经在考虑将来,如说大家谈得比较多的,私人理财(外面叫“私募基金”)这方面的问题。客户理财应该说是我们目前很大的空缺,要加快这方面的发展,加快这个市场领域的建设,在培养投资人结构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一个是我们的产品结构。这个我不多讲了,有各类产品。包括现货产品以及衍生产品,这些产品也应该尽快推出。

最后,我想说一句话,在这个题目下怎么样更好地发展我们的资本市场,今天我抛砖引玉,机会难得,也想得到大家更多的建议、批评。谢谢大家!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