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我想对我们会议的题目——“全球经济失衡”讲一点看法。这个提法大约是在2005年的时候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比较系统地提出来的。提出全球经济失衡有很多的理由,但我们比较注意其中的两个理由。第一个理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全球的贸易盈余集中于世界上少数几个国家——中国和几个亚洲国家,主要是相对于美国的赤字而言的。第二个理由是经济发展的重心或者是增长点,转移到了中国。这两个理由可能是全球经济失衡的若干个原因中比较主要的两个。我想,关于全球经济失衡,现在看来全球许多著名学者已经达成了共识,究其原因,应当远不止这些。比如,周小川教授曾经讲到国际上的机构重组加速,也是造成全球经济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有其他很多的原因。我想这个题目非常好,通过讨论我们可以得出很多的结论。或许最后也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全球经济失衡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联性,这可能也是结论之一。
第二,我想讲一下关于消费不足的问题。在讨论全球经济失衡的过程中,有一种观点专门讨论了消费不足的问题,尤其认为目前中国的消费不足,这也是一个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在这里,我结合我所从事的工作保险业谈一谈。保险业的发展有助于增进消费。如果一个国家的老百姓在投保方面做得比较充分,那么其在消费的时候就比较轻松,就会比较容易做出投资和消费的决策。这是一个基本的道理。所以,推进保险业的发展,对于增进消费是有直接好处的。
第三,保险业的发展有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助于中国经济的平衡,有助于全球经济的平衡。从这个道理上来说,保险业可以直接有助于社会上许多灾后的重建以及生产的恢复,特别是在一些责任险方面,保险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家知道,最近一个时期,一些全球性的巨灾频发,许多保险公司雇用大量自然科学家来研究地质问题、气象问题、全球变暖等问题。因为频发的巨灾已经直接影响到保险业的持续发展,实际上,这个事情应该这样讲,巨灾的频发直接影响到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而保险业实际上能够解除大家的后顾之忧,是帮助人们重建家园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保险业的发展,对于目前全球遇到的巨灾方面的难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国家的学者、官员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要弥补这些灾难完全靠国家的力量以及靠财政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英国靠国家财政难以解决这些问题,德国也不行,美国也感到很困难,难道中国可以完全依靠财政解决吗?绝对不可能。所以,随着企业财富的不断积累,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以及机构会越来越多地选择以商业保险的方式来保护自己,这将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
第四,保险业的发展有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有一个资本纽带将其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段时间以来保险资金在资本市场的作用越来越显现出来。大家知道,前不久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在香港地区发行H股,在内地发行A股,在这个过程当中,保险资金是一个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在中国银行发行A股的时候,保险资金大概占23%左右;在中国银行发行H股的时候,保险资金大概占3%左右,过去这个现象是看不到的,这说明现在保险资金长期、稳定地活跃在资本市场上。当然,这也得益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台了很多重要的政策。目前保险资金还准备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其他一些行业。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责任是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每当保险资金扩大一个渠道时,我们感觉有非常大的压力,因为我们必须推进严格的管理规范,推进严格有效的风险措施。我们一定要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推进保险资金的运用,这样才使保险资金有效、健康、持续地运营,才能有助于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