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近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但这种发展却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和无序性。它有两个典型特征:一是经济增长是粗放投入型的,从而导致资源成本的不断上升;另一方面,收入分配是势力博弈型的,从而导致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制度的无序程度与发展速度之间的那种倒U型关系的第二阶段:整个社会处于一种相对稳定和平和的状态,没有剧烈的武力或专制冲突,但社会制度和市场机制却很不健全;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的强势者和既得利益者就会充分利用其掌控的各种资源而在客观上推动社会的发展。其实,由于我国社会制度和市场机制依旧很不健全,不存在私利和公益自然和谐一致的制度基础,因而新古典经济学的那一套自然主义的分析方法对当前的中国问题而言本应该没有多大适用空间;但是,国内那些有话语权的“一些”主流经济学家却有意或无意地忽视这一点,而且极力拓展新古典经济学的自然主义思维,盲信于基于力量博弈均衡的市场机制,并盲目地搬用新古典经济学分析私人领域的工具、方法和理论来指导中国公共领域的社会实践。正因为如此,尽管经济学的地位在中国如日中天,经济学家也非常热衷于开出各种药方,但是,我国的社会秩序却没有得到相应的理顺,甚至反而使得社会制度和市场机制更为扭曲,人们的应得权利和国民财富创造之间的日益背离,产生了经济发展中一定的无序性。显然,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应得权利的诉求越来越强烈,以致当前这种发展的无序性已经越来越严重制约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