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资本论》与当代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在线阅读 收藏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有两种货币危机。一种是“在一个接一个的支付的锁链和抵消支付的人为制度获得充分发展的地方”发生的危机。另一种则是以货币资本为中心,在“银行、交易所和金融”领域发生的“特种危机”。前者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发生,构成“普遍的生产危机和商业危机的一个特殊阶段”,后者则在作为社会再生产调控中心的银行、交易所、金融领域“单独发生”,并对工业和商业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尽管两种危机有不同的特点,但都来源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以及由此派生的一系列具体矛盾,并且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对社会再生产乃至整个社会经济运行起着巨大的破坏作用,因而,我们还是可以把二者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又由于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货币危机不仅是经济危机的先导和前提,而且也往往是经济危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货币的产生、信用的出现、信用货币取代金属货币,融资成为普遍现象经济与金融合为一体,成为现代经济的神经中枢和核心;因而,马克思《资本论》关于经济危机的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对我们关于金融危机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由于其内在矛盾的特点及其深化发展程度不同,往往存在着各种可能性,诸如潜在的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等。并且,事物发展的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可能要转化为现实,还需具备一定的条件。因此,本文将以《资本论》的立场、观点、方法及其基本原理为指导,考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现实性以及由可能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和逻辑进程。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