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后危机时代”消费品工业与中国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收藏

“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仍将加速推进,整个世界经济将出现两大主流趋势:一是以低碳化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使发达国家的产业、产品、消费向高新、高效、低碳的方向发展,国际范围内技术、产业、企业和市场面临一次新的“洗牌”,国际竞争的技术层面会更多地替代价格层面;二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向集约化、高质化和低碳化的广度和深度拓展,大品牌、大产业、大企业和跨国生产会进一步加快,以横向分工一体化为主的国际分工(产品价值链分工)呈现强势渗透的态势。目前我国工业化总体上仍处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重化工业阶段,结构性矛盾相当突出,规模发展掩盖了结构失衡问题。所以,“后危机时代”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经济结构的大调整,是结构化革命的时代。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和人口大国,大力发展消费品工业是“后危机时代”全面清洗国际金融危机毒素,落实中央“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基于此,本文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这个基本视角出发,概括总结了对消费资料生产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规律,提出了资源深度开发与需求有效创造有机结合,走产业化、信息化和低碳化道路的发展战略,旨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全面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