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方式能否转变与人们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意义的认识有密切关系。最早提出“粗放增长”和“集约增长”概念的是苏联经济学家,他们出于对苏联发展道路的担忧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了“粗放增长”和“集约增长”的概念,1971年又被苏共24大正式写进党的文献。我国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建议》中首先使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这一提法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重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其目的是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目前,中国既要完成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工业化的任务,又要完成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信息化的任务,还要完成以能源工业升级为核心的低碳化的任务。当这样的三重任务同时落在我们的肩上时,中国的唯一出路是彻底改变我们的发展理念,特别是改变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指向,真正在思想深处洗心革面,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中由历史积淀形成的各种积弊,从改变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入手,走自主创新之路。本文则是想通过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多重内涵的分析,揭示自主创新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之间的必然联系,指出我国如何通过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实现建立创新型国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