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对外开放的优良传统与禁海闭关的历史波折——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在线阅读 收藏

发展是富国之基,开放是强国之路。这是中华民族在自己成长发育的五千年文明史中悟出来的大道理。国家要富强,社会要进步,民族要融合,中国的统一疆域要形成,内靠经济发展以增加凝聚力和亲和力,外靠开放交流以增强吸引力和向心力。这正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绵延不绝,历尽劫难而愈挫愈奋的原因所在。本章要论述的,正是这一部对外开放的思想史。

华夏民族,发祥于黄河流域。黄河母亲用她的宽厚胸怀,用她的甘美乳汁哺育着我们民族从幼年走向成熟,也把她的宽厚雄深的禀赋,给予她的儿女。炎黄子孙,从混沌之初,就睁开眼睛看世界。从蹒跚学步,就磕磕绊绊地走向世界。先民们从黄河母亲的腹地——黄河中游地区,向南发展,认识长江风物;向北发展,迎接塞外飞雪;向东发展,走向大海;向西发展,探路昆仑。一路火花碰撞之后的握手言欢,一路播撒着自己的物质与精神文明。这样,各兄弟民族纷纷投入黄河母亲的怀抱,中华民族大家庭初见规模。这一章开放与发展的民族融合史已于我们的上古时代——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三代时期就谱写而成了。

众所周知,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东去有徐福出航东瀛,至今还在中国交通史上留下千古之谜和千古佳话;西去有张骞、班超出使西域,向西方介绍华夏,让世界知道大汉王朝,留下了丝绸之路的万世伟业。秦汉时期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触角通过陆海两路的东推西进和中外商人的共同努力,已达西亚、东非,囊括整个东亚、南亚的环形海域。这是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繁荣强大的必然结果,又是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繁荣强大的动力源泉之一。

隋唐时国力的再度强大与对外开放呈正相关。都城长安成为世界著名的国际大都市,丝绸之路再创辉煌,难以计数的远方来客云集于古城,他们来长安或为政治目的取经朝圣,或以自己的特产方物换取中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胡人做官,胡人开店,胡歌胡舞,胡姬胡服,成为隋唐长安亮丽的文化景观……胸怀博大如海的中国社会,兼容并蓄东西文化,迎接八方宾客。君不见,那一尊尊肃立在唐乾陵则天女皇墓前的异域使节塑像,经历了千余年的风风雨雨,一直在以自己默默无声的形体语言,向历史、向现实、向未来诉说着、证明着这一切?

积贫积弱的两宋王朝,在人们心目中是中国封建社会沉沦的开始。大概除了专门治外贸史的学者之外,很少有人把这两个王朝与对外开放联系起来。然而正是对外开放,坚持与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才使两宋(尤其是南宋)度过风雨飘摇的三百余年岁月。外贸收入成为支撑半壁山河的不可或缺的经济台柱,开放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发生逆转的重要历史阶段。但直到明中叶,无论是在经济领域还是科技文化领域,中国仍然遥居世界领先地位。就在中国即将与西方同步(甚或更早)进入资本主义门槛之时,中国社会却急转直下,与历史提供的发展机遇失之交臂。原因何在?而这时,又是中国在世界航运史上写下最后辉煌的一笔的时刻——郑和七次下西洋!中国人鸣奏了这一中外航海史上的千古绝响之后,便把海洋让给了西方海盗。西方的“海盗”们用剑与火为西方迎来了殖民主义统治时代的野蛮与文明的新曙光。何等令中国人痛心疾首的明清史!何等令中国人扼腕叹息的明清史!何等令中国人辗转反思的明清史!是开放不够吗?是观念逆转吗?是闭关锁国吗?是发展乏力吗?这又是三百年来中国人躬身自省的课题,至今还没有令人完全信服的答案。

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把古老的中国推向了一个新历史时期。中国数千年的超稳定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思想意识乃至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都开始松动、变化,或上升、或沉沦。在中国社会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化的110年历程中,与之并行的,是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进行民主革命的历程。这一过程中唯有一个主题未变,那就是依然执著如旧的“富国强国”梦。从林则徐、魏源的“船坚炮利”论、“师夷制夷”论到太平天国领袖们的《天朝田亩制度》和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资政新篇》;从洋务派的“先富后强”论、“中体西用”论到郑观应的“商战”论;从近代民族实业家们的“实业救国”论到孙中山的《建国方略》、《实业计划》,这一切理想化的口号和变革的举措纲领,无不与对外开放这一基本的思路紧紧地缠绕在一起。一部中国近代史,正是一部在对外开放中反思、抗争、奋起而又几经失败的救国史和富国强国史。

中国共产党人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如果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宗旨是救国,那么新中国诞生后,历史就把完成中华民族列祖列宗世世代代富国强国梦的新的使命放在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前。尽管对于认清这一新的历史使命,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党和国家的第一代领导人思想中还有个反复和曲折的过程,其中经过“左”倾思潮的干扰和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但航向毕竟已正过来了。从毛泽东、周恩来到邓小平,中国现代化的富国目标和战略部署愈见清晰。而且,在追求这一宏伟目标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开放与发展,是现阶段中国经济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富国强国的两个基点、两只翅膀、两大轮子……以开放促发展,以发展求富强,在改革中开放、在开放中发展、在发展中奔向四个现代化的三步宏伟目标,不仅是中国历史的主旋律,而且成为时代的主题与时代的精神,并从中产生和孕育了邓小平的开放与发展思想。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