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中国工人集体行动出现了新的变化,影响了中国工人组织形态的特征。变化的动力,来自于中国工人意识的转变。工人意识正在由个别劳权意识向集体劳权意识转化,出现了官方工会与非正式工人团体并存运行的局面。非正式工人团体是工人集体劳权实现的途径选择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嫁接在传统乡土文化上的宗族老乡关系与现代生产中的工作场所关系相互联合,共同作用于中国工人,形成了工人集体行动的特殊的资源动员模式,构成了非正式工人团体的资源动员基础。
工会法,研究,中国,劳动法
王侃: 王侃,劳动关系和劳动法博士、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讲师,美国密歇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CCS)休斯研究员(Hughes Fellow)、英国学刊《Employee Relations》副编辑,主要研究领域侧重于劳动关系、工人集体行动和N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