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后危机时期的货币政策及其挑战
在线阅读 收藏

当前,我们正处于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后危机时期,全球经济要重新走向强劲、持续的稳定增长轨迹,还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货币政策已经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工具,特别是对于复苏缓慢的发达经济体来说,受财政赤字负担约束,迫切地需要依赖货币政策承担进一步刺激经济的任务。而面对复苏势头强劲的新兴经济体来说,也需要运用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的压力。对于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的关注,已经成为在复苏过程中的一个焦点和热点。与经济危机之前相比,后危机时期的货币政策的目标、传导机制、工具的选择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各国货币政策当局,在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货币政策的实施上都提出了一个新的而且也是比较严峻的挑战。我们注意到,这一变化在发达国家尤为明显,传统性的价格工具被数量型的工具所替代,通过调整基准利率,引导银行利率,进而资本市场利率,已经转变成直接进入资本市场购买债券,压低利率水平,由使用纳税人的资金注入经济体变成直接印钞的方式。在遭受巨大金融危机之下,较长期的低利率水平和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政策,对长期通货膨胀的影响现在则很难断定。有两个显而易见的结果,这两个结果就是大家现在谈到的货币贬值和推高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这两个结果对未来通货膨胀的影响和如何传导都是值得关注的。全球化强化了主要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全球化使传统的国与国、点对点之间的联系,扩展为多国间的网络化的联系,具有系统性、重要性的国家,政策溢出的效应现在明显在扩大。从美国近期宣布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以来,世界各地各个角落都发出了比较强烈的反应中就可以看到这种溢出的影响。

总体来说,在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框架下,受政策和利益驱动的国际资本流动,对新兴市场国家具有顺周期的效果和负溢出的效应,而对发达经济体来说,则体现为逆周期的作用和正的反馈效应。比如,当发达经济体制造出大量的流动性的时候,资本就快速大量地进入了新兴市场,在经济已经实现了较强劲的增长的大环境下,很容易造成资产价格的上涨,本币升值的压力和通货膨胀的压力也都显著地上升。而在主要储备货币国,货币发行有自然回流机制的情况下,资本的回流对于发达经济体来说,实际上间接地支持了低利率的融资,推升了其资产价格的上涨。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政策的主动地选择和被动地接受的格局。显然,这一格局还可能产生其他结果,这一结果对货币政策制定当局来说是不是能够充分看到,我们认为应该是值得注意的。其他的结果除了长期通胀的风险以外,还有两个因素应该考虑:一是人们对货币政策的信心,以及对其货币的信心是否会持续性地丧失,从而自然地隔离这一政策的溢出效应和远离这一货币。二是恢复全球持续、稳健的增长本需要通过调整结构、解决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的问题来实现,而现在的情况很可能掩盖了深层次的不平衡的原因,并且使这种不平衡在这一刺激之下得以持续,这对全球增长的持续性和稳健性有一定的影响。

面对着这样一个国际环境,中国的货币政策就应该作出相应的反应。首先,应该继续坚持把处理好经济稳定持续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货膨胀作为重要的货币政策任务。我们充分相信在“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可以保持一个比较强劲的持续增长的势头。面对新的外部环境,需要增强政策的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节奏。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值得重点考虑。

第一,继续灵活地运用传统的货币政策,增强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昨天,中央银行再次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这是今年第四次提高。这一政策工具的使用,表明了我们在管理流动性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也表明了我们会持续地使流动性供给和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能够合理。今年除了四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之外,我们还提高了一次存贷款的利率,今后我们还将密切关注物价的走势,继续有效灵活地运用传统的方式。

第二,面临新的复杂局势,我们需要考虑引入新的政策工具,我们要建立宏观审慎管理框架,这一任务在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当中已经明确提出。在这宏观审慎框架当中有三个内容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一是对经济周期的管理,也就是通过宏观审慎工具的使用,及时有效地采取逆周期的政策措施。二是要对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的部门或者领域采取宏观审慎的管理措施。比如今年以来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管理,同时提高了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的关注,在这些领域里,宏观审慎管理都可以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三是在应对大量资本流入的情况下,可以把对资本大量流入的管理,纳入宏观审慎管理的框架,除了传统的运用加强监管、加强检查、加强限制等资本管理的手段之外,还可以考虑通过对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管理,对审慎管理的要求来实现应对资本大量流动的目的。

第三,在当前情况下,我们应该积极顺应市场的需求,进一步发挥人民币在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使得我们的企业能够有效地规避国际主要储备货币波动的风险,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加强我们国家和周边国家、地区的经贸合作,形成一个共同抵御风险的大环境,来维护区域金融的稳定。在扩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和投资使用的同时,还应该积极深入地探讨对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的问题,我们认为,一个多边的货币体系有利于国际金融和国际货币的整体稳定。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说,改变或者改善目前对单一货币的严重依赖和对其政策的被动接受的局面,能够使得全球经济更加稳定,金融市场也更加稳定。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