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福建民间信仰的形成与发展
在线阅读 收藏

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东与台湾隔海相望,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南与广东省相连,西北横贯武夷山脉与江西省交界。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在西部和中部分别有斜贯全省、大致与海岸平行的以武夷山脉为主体的闽西大山带和由鹫峰山、戴云山、博平岭等山脉组成的闽中大山带。两大山带之间峰岭耸峙,丘陵连绵,河谷、盆地穿插其间。东部沿海为丘陵、山地、平原,较大的平原有漳州平原、福州平原、泉州平原和兴化平原,分别由九龙江、闽江、晋江和木兰溪等河流泥沙冲积和海湾淤泥堆积而成。全省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星罗棋布,自北向南有沙埕港、三都澳、罗源湾、湄洲湾、厦门港和东山湾等六个特大深水港湾,与半岛相间出现。共有岛屿1500多个,较大的有厦门岛、东山岛、平潭岛、金门岛、南日岛、马祖岛等。全省水系发达,河网密布,闽江为最大河流。由于受断裂构造的控制,主要河流多与山脉走向垂直,支流与山脉平行,形成典型的外流区单向性的格状水系;河谷形态多呈串珠状,峡谷和盆谷相间排列;属山地性河流,多峡谷险滩,河床比降大。

大海和高山严重阻隔了福建的对外联系,使福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与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得先秦时期福建民间信仰自成体系,并对秦汉以后中国传统文化在这里保存相对完整和长期延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福建民间信仰的形成与发展受福建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大致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