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网站的迅猛发展,直接冲击了纸媒的发行量和影响力,近几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和各家报纸的发行量急剧下降,哪怕是各级政府和各级党组织下行政命令、下硬指标,各地仍然完不成报纸的发行任务。这种现象并不能说明报纸没有生存的空间和发展的余地。在网络化时代,信息传播具有更快、更便捷、容量更大的优势。在这种优势面前,纸媒的生存和发展遇到了严重的挑战,发行量下降已是一种必然的趋势。面对现实的挑战,报人应该改变办报的固有思维和方式,寻求报纸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这就是争取提升报纸的有效阅读率和有效发行率,要做到这一点,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新突破、新发展。
胡应南: 湖南长沙人,武汉大学新闻理论专业学士。1981年任中共茶陵县委宣传部新闻干事;1983年任湖南省广播电视厅总编室记者、编辑;1990年任中华工商时报社记者;1996年为香港《镜报》专栏作家、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学术部研究员;2010年任北京大学国家软实力研究院研究员。 主要学术著作有:《中国传统文化与21世纪中国》(2001年由香港昆鹏出版实业有限公司出版),《胡耀邦改革开放思想初探》(2005年由香港昆鹏出版实业有限公司出版),《和谐春秋》(2008年由海天出版社出版,获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优秀图书特别奖),《胡耀邦改革开放思想新探》(2011年即将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