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两国山水相连,俄目前已探明的石油资源大多靠近中国,依据区域经济学理论,选择能源丰富且距离较近的地区作为能源供应地,可大大节省能源运输时间,提高物流速度,降低运输成本,节约运输费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合作效益。中俄油气合作互补、互利,可以达到双赢的目的。推进中俄油气合作需要克服许多现实障碍:中俄油气合作面临的外部竞争环境日益严峻;俄罗斯在和中国合作中经常奉行实用主义立场,主要表现为过分强调国家利益最大化而不太顾及合作方的利益;作为转型期国家,俄法律环境、利益集团以及其影响造成投资环境欠佳制约了中国对俄投资;中国缺乏指导中俄油气合作长期的战略规划,现行海外投资管理体制不利于海外石油投资事业的发展等,都需要在长期的合作过程中不断消除。积极推进并切实强化对俄能源外交,首先是要建立政府和企业间的合作对话机制,同时要尽快制定一个长远、系统全面、专门针对俄罗斯的单项能源政策。为应对俄在其能源外交中所推行的地缘平衡政策和实用主义政策,中日应尽力化解相互间的恶性竞争。要充分发挥中俄同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和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动其双方的油气合作。
王多云: 0
王多云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9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现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1998~1999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地质系高级访问学者。1996年获政府特殊津贴。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沉积学报》和《天然气地球科学》等期刊编委。长期从事含油气区岩相古地理学、储层地质学和沉积盆地分析方面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以及能源经济方面的研究,20年来,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攻关、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重点项目和来自油田的协作等项目60余项。发表论文60余篇,完成研究报告60余部。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以主持人身份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张秀英: 0
张秀英 毕业于兰州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现为甘肃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任甘肃省财政学会、金融学会理事,长期从事世界经济、能源经济及同际金融学研究,先后在《经济学动态》、《兰州大学学报》、《中共中央党校学报》和《中国国情国力》等国家权威期刊及省级以上报纸杂志发表论文80余篇,主编、参编专者或教材10余本,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成果由专家鉴定等级为优秀,并参与多项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获得各种科研奖励10多项,其中获得全国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项、中共中央党校优秀科研成果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