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数亿年的历史演化中,自然界形成了一个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但在现代工业社会中,生产者越来越多、消费者需求越来越大,而分解者(大江、大河、空气)已不可能通过自净能力完成职能,因此环境保护、生态保护被提出来。
据调查,目前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剧增,加上工业污染物和颗粒物的排放,中国空气质量监测表明,70%的中国城市空气质量已经不达标。据有关部门预测,2005年中国大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量达到总大气污染量的75%左右,此外,大量消耗化石类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已导致社会成本(污染治理、医疗费用等)的迅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正在下降。
鉴于当今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威胁人类健康生活的重要因素,各类企业面临发展抉择——是以环境为代价求得企业快速增长,还是寻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地球与我们生死相依。一般而言,地球资源的最大受益者,也最容易成为地球环境的最直接破坏者,因此他们应以更深重的责任感,关注企业发展与环境间的关系。当前生态环境的严峻形势,要求企业充分利用资源、节约资源,从而达到以少用资源换取更多利益、达到国际社会所提倡的能源消耗的“四倍约定”。因此,有志于成为“企业公民”的企业,不光要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还要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的融合。
今天,环境意识已成为衡量企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我们在后文中列举了深圳资本圈企业在环保方面的积极探索、社会贡献和企业收益。2008年10月,深圳上市公司协会会员公司共同签署了《深圳上市公司环保自律公约》;11月,深圳上市公司向全国上市公司发出环保倡议;2009年1月,深圳上市公司向深圳所有企业发出环保倡议。而从后文所列举的内容中我们看到,很多企业的实际做法,已超出了《自律公约》上列出的标准。
需要强调的是,环保行动绝非仅仅与环保行业的企业有关,随手关灯、少用塑料袋、闹市开车不鸣喇叭、住环保型房子、少贷款给重污染企业、发行或购买环保型基金、改用电子对账单等等行为,都是伟大的环保行动。
深圳万科董事长王石表示,万科希望能像做企业一样做环保:有目标、有措施、可量化管理、有时间进度表,并且对社会公布。万科在研究发达国家房地产开发普遍采用产业化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实践更加环保的生产过程,合理利用资源,探究更切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营模式。他们通过集中资源和资金,进行住宅产业化开发,其节能、节水住宅方面的研究投入,可望产生规模化效益。目前,其产业化住宅生产技术已申请专利,但这些专利是免费对外开放的,欢迎同行学习。招商局地产和金地地产亦很早就开始了“绿色地产”的探索和研究,致力于减少行业所带来的高耗能,并回馈客户,构建和谐的生态社区。
近年来招商银行努力创造自身、客户与公众参与环保行动的机会,以业务为纽带,感召社会改变传统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实践绿色经营、绿色消费。2007年10月加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行动,推广绿色金融,他们积极学习国外银行的先进金融理念和管理经验,用国际惯例实现自我约束,探索能效项目、减排交易的金融衍生产品的开发与创新。目前,该行已制定全方位的绿色金融行动计划,在经营中回避“两高一剩”项目,支持循环经济,让绿色信贷促管理和业务模式转型。
中国是目前全球汽车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也是石油资源贫乏国,早在2004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当年石油进口量已超过1亿吨。预计到2010年,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50%。而国民经济极易受国际油价波动影响,目前国际油价每桶增加1美元,将使国家石油进口多耗费46亿元人民币,直接影响GDP约0.043%。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未来1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增加4倍,达到1亿辆,而能源消耗只能承受目前的2倍。如果维持现有的汽车构成和单车油耗,每年将用掉2.28亿吨汽油和柴油,这显然无法承受。因此,发展电池技术及电动车,对于中国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据美国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统计,在洛杉矶地区广泛使用电动汽车后,碳氢化合物可降低98%,一氧化碳可降低99%,二氧化碳也有大幅降低。与此同时,电动汽车的能量转换效率高于燃油汽车,且中国电力资源品种多元,有大量的火力和水力发电站、核电站,可实现能源的综合利用。另一方面,由于昼夜用电量相差很大,中国白天用电高峰时缺口很大,深夜时又有很大的电能富余,因此,用蓄电池调节用电,不但可以改善电网负荷,充分利用富余电能,还可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鉴于世界能源危机日益严重,比亚迪研制出一系列领先的环保科技产品,如电动汽车、储能电站等,有望率先在中国实现电动汽车产业化生产和电能的大批量存储与传输,让中国率先享有可持续发展的丰厚经济回报和环保全世界的荣耀。
在电动汽车发展方面,比亚迪表示,该公司依托在全球充电电池领域研发和制造的技术优势,掌握了关系电动汽车成败的“动力电池核心技术”,是全球唯一既掌握电池技术,又兼备汽车制造的企业。2008年11月,国家工信部179号新车目录公布,比亚迪F3DM拿到全球第一张新能源的汽车目录。其DM双模电动车是全球第一款上市的不依赖充电站的电动车,比日本丰田、美国通用等世界汽车巨头提前2~3年实现商业化。比亚迪的努力,获得了市场人士的热烈响应。杰出投资家巴菲特先生旗下公司“中美能源控股”,2008年9月斥资2.3亿美元入股比亚迪10%股权,并有望与比亚迪展开实质性合作,共同打造前景可观的环保汽车市场。
深圳上市公司协会向全国上市公司发起环保倡议
2008年11月20~21日,由中国证监会深圳证监局指导、香港特许秘书公会与深圳上市公司协会主办的“公司治理研讨会-新形势下的公司治理实践、创新与发展”在深圳五洲宾馆召开,来自境内外中国上市公司的100多位高管,以及中国证监会深圳证监局张云东局长、朱文彬局长助理,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高莉副处长,以及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香港廉政公署等机构的领导及资深专家,上市公司及境内外研究、咨询专业机构和金融服务企业代表共40多人,出席了研讨会。多家上市公司协会代表及媒体嘉宾亦应邀出席。
在本次研讨会召开期间,深圳上市公司协会发起了上市公司环保自律倡议活动。当今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威胁人类健康生活的重要因素,社会环保需求日益迫切,上市公司面临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新抉择。深圳上市公司协会会员单位日前共同签署了《深圳上市公司环保自律公约》,会上,万科执行副总裁、董事肖莉代表深圳上市公司宣读了这份公约;上市公司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鄢维民介绍了深圳上市公司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实践环境友好型经营模式的相关案例。
鉴于当前环境意识已成为衡量企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环境素质是企业公民财富伦理修养的具体表现,深圳上市公司在会上向全国上市公司发出环保自律倡议,招商银行董事会秘书兰奇代表深圳上市公司在会上宣读了《上市公司环保倡议书》,表示中国上市公司应率先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地参与国际社会和中国政府有关环境保护的相关工作,履行自己应当履行的义务,根据环保法规与国际环保相关公约之发展趋势,制定环保及能源发展战略,建立相关的环境管理体系,塑造并保持企业在社会上的环保形象,直至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中国证监会深圳证监局张云东局长、朱文彬局长助理,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高莉副处长,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香港廉政公署等机构的领导及资深专家,上市公司及境内外研究、咨询专业机构和金融服务企业代表,以及来自境内外中国上市公司的100多位高管,见证了本次环保倡议活动。深圳证监局朱文彬局长助理表示,深圳资本市场创立近20年,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本土上市公司,它们在行业中占据了领先的地位,具有很强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建立了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不但如此,它们还能够积极履行企业公民的义务,关注环保、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深圳上市公司协会向全国上市公司发起环保倡议,深圳证监局支持这样的活动,也希望更多的上市公司以更强的责任感和更积极的姿态,来关注企业发展与环境间的关系。
附:深圳上市公司环保自律公约
深圳上市公司的共识是,好企业在赚钱的同时,其所作所为还应符合国家法律、民族美德和企业良心的需要,并与世界先进文化相一致。目前,随着国际社会和中国政府对资源保护和全球环境问题认识的逐步提高,协会成员亦应积极参与和实践越来越多的相关工作。
眼下许多环保问题因技术水平和成本所限,对于盈利是首要任务的企业而言可能是一种负担。但毋庸置疑,尊享社会融资功能的上市公司,应该而且更有能力,在保护全球资源与环境方面,履行自己应当履行的义务。
现在,为了加强深圳市上市公司环境和资源保护工作,认真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提高企业环保意识和污染治理水平,促进国家新型产业化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进程,将环保落实在每日经营中,协会会员根据国家和地方环保机构对上市企业环境和资源保护要求,在达成共识基础上缔结本环保自律公约。
公约一:企业根据国家环保法规与国际环保相关公约的发展趋势,制定环保及能源发展战略,建立相应的环境管理体系,塑造并保持企业在社会上的环保形象,直至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公约二:推行清洁生产、生态效益,提升环境绩效。从产源开始,使用不含国家法律、法规、标准中禁用的物质及中国签署的国际公约中禁用的物质。有效掌控污染源,同时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并降低成本。
公约三:企业排放的主要污染物,符合国家及地方的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指标要求,例如二氧化硫(SO2)和化学需氧量(COD)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逐年削减;工业废物和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均达标;新、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执行率达标,并经环保部门验收合格;环保设施稳定运转率达标;企业定期对所使用或排放的各类物料进行检测,分析相关数据,评估污染状况,及时研讨改善对策;企业按规定足额缴纳排污费;所募资金的投向不造成现实和潜在的环境影响。
公约四:倡导企业科学发展观,积极购买、研发和使用环保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能源;积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以持续有效的措施,降低各种环境危害,以达到企业永续发展之目标。
公约五:倡导环保意识,普及环保常识,鼓励人人参与,提升员工的环保观念。倡导身体力行,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不做危害大自然、有损人们健康的事,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构建绿色企业、和谐社会。
深圳上市公司协会
2008年11月
至2008年11月,《上市公司环保自律公约》已签约的深圳企业名录如下。
深圳资本圈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09)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