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但由于一段时期内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不当利用和对环境保护的忽视,出现了水污染、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耕地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恶化的现象,造成了一定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太仓市在改革开放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同样产生了一定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出现不仅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危害。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太仓成立环保部门,开始认真履行环境保护职能,逐步对重点污染行业的点源进行治理。随着环境状况的不断变化,从20世纪90年代起,太仓市开始将治理的重点由分散的点源污染治理逐步转变为统一规划的区域环境治理。从1986年大气污染治理的起步到全面建成城乡“集中供热网”;从1989年完成的10家企业废水治理项目到全市统筹建设城乡“污水处理网”;从1996年以前太仓市区自来水厂从城区河道取水到建成城乡“供水网”,让全市人民用上放心的长江水;从原有的“屋内现代化,屋外脏乱差”、“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农村环境旧貌到建成城乡“垃圾处理网”;投资超过15亿元建成城乡“生态绿网”;环保系统人员从1979年的不满10人逐渐壮大到形成比较完善的环境保护城乡一体化的管理网络,太仓市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经历了一个认识、实践、提高的过程。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碧水青山”、“既要快速发展,更要可持续发展”,太仓市新时期确立了“生态优先、生态立市”理念,将改善环境和维护生态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抓手。2001年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2004年通过“全国生态示范区”验收;2006年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光荣称号;2006年底全面达到国家生态市建设的6项基本条件和36项指标要求;2007年分别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市的省级考核和生态市建设的国家级考核;2008年获得“江苏人居环境范例奖”,同年正式被国家环保部命名为“国家生态市”。太仓市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也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