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学蔀通辨》在东亚的传播及其意义
在线阅读 收藏

陈建(1497~1567)是明代“朱学后劲”的重要一员,他的代表作之一《学蔀通辨》在尊朱排陆方面声名甚广,影响较大。关于《学蔀通辨》的思想内容及其在中国思想史上的作用与地位问题,已有学者进行过较为深入的研究,得到的结论也基本一致。1703183

《学蔀通辨》不仅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它还流传至海外,尤其是在朝鲜和日本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朱子学思想在两国的传播和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在东亚儒学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学蔀通辨》在明代中国尚未得到广泛传播之时,李氏朝鲜就在国王的命令下开版印刷,使该书在朝鲜半岛得以高调面世,增强了它的影响力。《学蔀通辨》传入日本后,在思想意识、论述风格等方面深受影响的思想家首推江户初期最具代表性的朱子学家林罗山,林氏家族以其幕府文教高官的身份和地位反过来又推动了该书在日本列岛的传播。江户时代中后期,日本民间和官方曾多次刊印《学蔀通辨》,整个江户时代的学术界都很重视这部书。

然而,时至今日,有关《学蔀通辨》在东亚地区(主要是中国、朝鲜、日本)刊刻、流传的一些具体过程尚不太清楚,需要做一些梳理、澄清工作。确切把握《学蔀通辨》在东亚三国的传播过程,或许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认识朱子学在东亚各国发展变化的不同特色。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