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预计到2009年底GDP有可能上升到世界第二位。但仅用GDP衡量经济发展高估了中国的经济实力,低估了具有巨大海外投资的发达国家经济实力。我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人均GDP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 从历史的角度看,在1000~1820年800多年间,中国的经济地位一直处于世界的第一位或第二位,经济总量占世界的20%~32%;在1821~1949年的近130年间,中国的经济总量从第一、二位滑落到第七位,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也从30%下滑到4%。
● 发达国家的事实表明,一国经济实力大小与其人口规模成正比。衡量经济总量和人口规模的ISP指数,中国远远低于世界其他国家。美国的ISP自1950年以来均大于4。中国在1000 ~ 1700年的ISP为1或略大于1,1700年以后的ISP均小于1。中国目前的经济实力与人口规模不成比例。
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经济影响不断扩大。经济影响力变化最根本的是经济实力的变化。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中国经济在世界的地位。国内外出现了一种夸大和高估中国经济实力及其在世界经济地位的倾向,这其中也夹杂着不和谐的“中国威胁论”。因此,客观、准确、实事求是地衡量中国的经济实力是理解中国经济影响力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