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日本银行公布的“贷款和资金回笼动向”显示,2006年民间银行的平均贷款余额为384.8632万亿日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2%,为1996年以来的首次增加。
1.12 内阁府公布2005年度日本家庭储蓄率为3.1%,创历史新低。
1.16 日本银行公布,2006年日本国内企业物价指数为100.7,比上年增加3.1%,保持3年连续增加,创1980年增加14.9%以来的最大增幅。
1.17 财务省公布,2006年外国投资者投资日本证券(短期债除外)的买超额为14.5950万亿日元,连续4年买超。
1.17 投资信托协会公布,2006年流入股票投资信托的资金为12.8万亿日元,创1987年以来的新高。
1.25 财务省公布,2007年度日本的国民负担率(税收和社会保障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率)为39.1%,创历史新高。
1.25 财务省公布,受油价攀升等因素的影响,2006年日本贸易顺差为8.0948万亿日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0%,连续两年减少。
1.26 总务省公布,2006年日本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0.1,比上年同期上升0.1%。这是该指数自1998年以来的首次上升。
1.29 2006年的商品销售统计(速报)显示,商品销售额为580.49万亿日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8%;其中批发业销售额为450.72万亿日元,同比增加6.2%,零售业为129.77万亿日元,同比增加0.2%。
1.30 2006年的失业率为4.1%,连续4年下降。
1.30 2006年日本国内汽车产量为1148万辆,比上年增加6.3%,连续5年增加。
2.6 总额3.7723万亿日元的2006年度补充预算在参议院获得通过。
2.15 内阁府公布2006年10~12月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实际增长率为4%,保持8个季度持续增长。
2.17 社会保险厅的内部调查显示,截至2006年6月,约5000万份养老保险缴纳记录丢失。
2.21 日本银行宣布,将银行间的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从0.25%提高到0.5%,这是日本银行从2006年7月以来首次提高利率。
3.9 Aeon和大荣(Daiei)宣布资本及业务合作,两家合并销售额超过6万亿日元,成为日本国内最大的流通集团。
3.14 因滞纳保险金问题,金融厅对10家财产保险公司做出行政处分,并命令东京海上日动火灾保险等6家保险公司停止部分业务。
3.15 产业再生机构解散。该机构创建于2003年4月,借入资本金约4万亿日元,共援助大荣、嘉纳宝等41家企业。
3.22 中日韩三国政府就投资问题首次在东京举行会议,日本政府宣布投资自由化提案。
3.22 国土交通省公布以2007年1月1日为标准的地价,全国平均地价比上年同期上升0.4%,这是1991年以来的首次上升。
3.23 日本银行公布资金循环统计,2006年,家庭金融资产为1540.8478万亿日元,比上年增加1.0%,创历史新高。
3.26 2007年度预算案在参议院获得通过,一般会计预算总额为82.9088万亿日元,比上年度增加4.0%,新发行国债25.4320万亿日元(预算案2006年12月24日获政府通过,2007年3月3日在众议院获得通过)。
3.28 世界经济论坛公布《2007年版世界IT报告》,日本IT竞争力在122个国家中的排名,由2006年的第16位上升至第14位。
4.1 2006年度日本国内市场的TOB(股票公开收购)件数和金额均创历史新高。股票公开收购案件79起,比上年度(53起)增加约50%,金额约3万亿日元,同比增加17%。
4.5 财务省统计,2006年底,国债发行余额为676.5万亿日元,其中,外国投资者购入日本国债39.19万亿日元,占5.8%;个人投资者购入32.34万亿日元,占4.8%。1998年以来,个人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拥有的国债余额占国债发行余额的比率首次超过10%。
4.5 日本银行的调查显示,2006年,海外对日本100亿日元以上的大型投资项目中,95%以上的项目是以企业并购(M&A)为目的。
4.5 日本的六大财产保险公司宣布,2006年度的保费收入(速报)为6.5294万亿日元,比上年度增加0.6%。
4.5 世界银行公布《东亚地区经济报告书》,预计2007年东亚地区的实际经济增长率为7.3%,2008年为7%;日本的实际经济增长率2007年为2.3%,2008年为2.4%。
4.6 日本银行公布《每旬营业报告》,2006年度末,日本银行的总资产为112.1209万亿日元,比上年度减少22.6%,是2000年度以来的最低水平。
4.1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07年日本实际经济增长率为2.3%,美国为2.2%,照此预测,1991年以来,日本经济增长率将首次超过美国。
4.11 4月11~13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同日,温家宝总理与安倍首相举行会谈,就建立“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机制达成共识,双方发表《中日联合新闻公报》。
4.12 “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机制启动会议在日本东京举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共同出席并主持了会议。同日,首次中日部长级能源政策对话和中日能源合作研讨会在东京举行,双方共同签署了《关于加强两国在能源领域合作的联合声明》。
4.24 日本银行公布,2006年度,面向企业服务价格指数比上年度增加0.2%,这是1997年度以来首次增加。
4.26 中国“亚洲互动传媒”公司在东京创业板上市。
4.26 金融厅向参议院提交的报告显示,1998年起,政府向银行注入的公共资金合计12.3809万亿日元。截至2007年3月底,可回收的公共资金为8.7548万亿日元。由于股市上升,销售利润比注资时增加1.2万亿日元。
4.27 内阁府公布2005年度国民经济计算(确报),2005年度末,日本国民资产为8552.5万亿日元,比上年度增加4.9%,连续3年增加;国民净资产为2639.7万亿日元,比上年度减少0.5%,连续8年减少;股票资产总额为724.7万亿日元,是1996年开始此项调查以来的最高值;家庭净资产2165.8万亿日元。
4.27 美国花旗银行对日本日兴证券公司实行股票公开收购(TOB),获得日兴证券半数以上的股权,收购价为每股1700日元。这是外资收购日本企业的最大案件。
4.27 总务省公布,2006年度的完全失业率为4.1%,是9个年度以来的最低水平。
5.1 日本政府解除了“三角并购”的禁令,即外国企业可通过设在日本的子公司,以母公司股票置换的方式并购日本企业。
5.11 《日本经济新闻》公布上市公司决算(截至5月11日,公布决算的665家企业),2006年度企业集团经常收益为25.5968万亿日元,比上年度增加12.2%,连续4年度创历史新高。
5.14 财务省公布,2006年度经常收支顺差为21.2531万亿日元,连续4年创新高。其中,所得收支顺差连续2年度超过贸易收支顺差,日本正由贸易大国转向投资大国。
5.17 内阁府公布,2006年度的经济实际增长率为1.9%,已连续4年稳定在2%左右,但名义增长率为1.3%,连续11个年度“名实颠倒”。
5.18 “股份制日本政策金融公库法”获得通过,于2008年10月成立由政府全额出资(30万亿日元左右)的股份制日本政策金融公库,将国民生活金融公库、农林渔业金融公库、中小企业金融公库与国际协力银行合并。冲绳振兴开发金融公库将与2012年度合并进来。
5.23 政府确定2007年度“经济增长战略大纲”原案。其内容是,维持通过技术革新强化国际竞争力的基本政策,同时关照中小企业和地区的重建。28日政府公布“大纲”。
5.23 六大金融集团公布财年决算,2006年度(截至3月31日),6大金融集团的净利润合计为2.8万亿日元,比上年度减少9.5%。
5.25 政府“技术革新25战略会议”拟订作为长期战略指针的最终报告,要从技术到社会制度更广泛的领域展开技术革新(2月26日公布了中间报告,制定了日本到2025年要实现的目标)。
5.25 修改后的“非全日制劳动法”在参议院获得通过,禁止非正规雇佣员工与正式员工之间的差别待遇。该法2008年4月1日开始实行。
5.25 财务省公布,2006年底,日本海外净资产为215.08万亿日元,比上年增加19.0%,连续16年成为世界最大债权国。
6.1 瑞穗金融集团设在中国的当地法人银行开业,成为在华开业的第一家日本银行。总行设在上海,先在北京、大连等地设5个支行,资本金40亿元人民币(约630亿日元),员工750人。
6.4 经济财政大臣大田弘子向经济财政咨询会议提交“主体方针2007”原案,内容包括:设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量化目标,用5年时间将劳动生产率提高50%;提高最低工资等。
6.6 “股份制政策投资银行法”在参议院获得通过。2015年之前,日本政策投资银行完全民营化。
6.15 日本银行公布资金循环统计,2006年度,日本家庭金融资产余额为1536万亿日元。
6.19 政府召开临时内阁会议,确定“主体方针2007”,方针提出在少子高龄化社会发展中,要提高经济增长率,但削减支出和税制改革等内容被搁置。正式名称改为“经济财政改革的基本方针”。
6.21 因日元贬值,出口相关股上升,日经平均股指以18240点报收,创2000年5月2日以来(约7年零1个月)的新高。
6.22 政府确定2007年度至2009年度的“推进规制改革3年计划”。
6.24 国际决算银行(BIS)公布年度报告书,指出2006年度欧美与日本间的利率差是导致“日元套利交易”增加的原因。
6.25 财务省公布,2006年度政府债务余额(国债、借入款和政府短期证券等)为834.3786万亿日元,比上年度增加0.8%;国民人均653万日元,同比增加5万日元。
6.30 “社会保险厅改革相关法案”和“取消养老金时效特别法案”在参议院获得通过,两法案6月1日在众议院获得通过。
6.30 瑞士大会计事务所“国际KPMG”公布各国法人税率调查,2007年,日本的国家和地方法人实效税率合计为40.7%,连续6年列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30个成员国之首(成员国的平均法人实效税率为27.8%),其次是美国(40.0%)、德国(38.4%)、意大利(37.3%)。
7.4 财务省公布一般会计决算(概算),税收为49.0691万亿日元,与补充后预算额相比少收1.4万亿日元,这是4年来财政首次出现歉收。
7.24 金融厅2006事务年度(2006年7月至2007年6月)签发的金融机构行政处分案件共166起,比2005事务年度的278起减少40%。
7.26 日本大米开始在中国市场上销售,每公斤市场价约折合人民币70元。首批24吨日本大米是6月29日运抵中国上海和天津的,这是日本时隔4年恢复对中国的大米出口。2003年中国曾以病虫害为由,停止进口日本部分农产品。
8.1 国税厅公布,截至2007年1月1日,全国平均临街地价为每平方米12.6万日元,比上年上升8.6%。三大城市圈内部分地区的上升率超过30%,地方仍呈下降趋势,差距扩大。
8.2 政府决定将2005年9月1日开始对美国钢铁等15种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的时间延长一年,这些产品需在一般关税的基础上再追加15%的报复性关税。
8.7 经济财政大臣大田弘子向内阁会议提交了《2007年度经济财政白皮书》,《白皮书》强调,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8.8 人事院向国会和内阁提出建议,2007年度将普通国家公务员的月薪提高0.35%,奖金部分由目前的相当于4.45个月的工资再提高0.05个月,提高至相当4.5个月的工资。这是人事院6年来首次提出提高月薪建议。
8.8 “中国博奇”环保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的股票在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第一部上市。
8.9 金融厅公布,2006年度,全国122家银行的不良债权余额为11.9740万亿日元,比上年度减少1.3980万亿日元,不良债权比率由上年度的2.9%减少至2.5%(2001年度高峰期为8.4%)。
8.10 农林水产省公布,2006年度日本农产品自给率为39%,13年来首次低于40%。
8.10 受美国次级贷款(指贷款机构向信用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危机的影响,欧美中央银行相继向金融市场注资,日本银行与欧美央行保持步调一致,向短期金融市场提供1万亿日元,进行公开市场操作。13日,再次实施公开市场操作,向短期金融市场注资6000亿日元。
8.10 中央最低工资审议会决定,将全国小时工资平均提高14日元。9月7日厚生劳动省公布都道府县最低工资决定情况,因全国平均小时工资提高,时薪为687日元。
8.17 东京股票市场股指全面下跌,日经平均股指比上个交易日下跌874.81日元,是2000年4月17日以来的最大跌幅。
8.17 东京外汇市场日元汇率急剧上升,美元兑日元汇率瞬间升至1美元兑111.60日元,为2006年6月以来的最高值。
8.20 安倍首相与印尼总统苏西洛·尤多约诺在雅加达举行会谈,两国签署经济合作协定(EPA)。这是日本继新加坡、墨西哥、马来西亚、智利、泰国、菲律宾、文莱后,与第八个国家签署的经济合作协定(EPA)。
8.24 厚生劳动省公布,2005年日本的基尼系数为0.5263,为过去最高,首次超过0.5%。
9.3 社会保险厅公布,该厅及市町村职员侵吞养老金保险费案件99起,金额3.43亿日元,21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案件升至153起,金额达4.1321亿日元。
9.3 日本和智利签署的经济合作协定(EPA)生效。这是继新加坡、墨西哥、马来西亚后第四个与日本实施EPA的国家。
9.19 国土交通省公布以2007年7月1日为标准的基准地价,三大城市圈的住宅等全用途平均地价连续2年上升。全国平均商业地价上升1.0%,16年来首次上升;住宅地价下降0.7%,下降幅度连续4年减少。
9.20 中日两国中央银行续签货币互换协议,该协议是2002年3月28日在“清迈倡议”下由两国中央银行签署的。
10.1 “日本邮政集团”开始民营化。员工人数24万、邮政储蓄和简易保险的金融资产达335万亿日元的大型金融集团诞生。
10.2 美国花旗银行宣布,将旗下的日兴证券公司完全子公司化,2008年1月将停止日兴证券公司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
10.10 经济产业省公布的工业统计(速报)显示,2006年,制造业(10人以上的事业所)从业人数15年来首次比上年增加2.3%,为747.3379万人;制造业事业所数为13.6754万个,同比增加2.3%,5年来首次增加。
10.15 全国大型金店的黄金零售价格为每克3003日元,比年初上升19%,23年来首次突破3000日元大关。
10.15 社会保险厅的调查显示,截至2007年3月底,全国未加入厚生养老金、不支付保险费的事业所为9.7427万个,比上年同期增加3.3888万个。
10.22 金融厅决定,自12月22日起,全面解除银行窗口经营保险商品的禁令。
10.31 日本银行公布“经济和物价形势展望”,预计2007年度日本的实际经济增长率为1.8%,比4月27日预测值下调0.3%,2008年度将恢复至2.1%;并指出,海外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加,经济下降的风险增大。
11.1 日本和泰国的经济合作协定(EPA)生效。这是第五个与日本实施EPA的国家(注:截至2007年12月22日,与日本签署EPA已生效的国家依次为新加坡、墨西哥、马来西亚、智利、泰国,已签署EPA未生效的国家有菲律宾、文莱、印度尼西亚。韩国、越南、印度、澳大利亚、瑞士五国和东盟、中东六国构成的海湾经济合作会议两个地域联合体正在交涉中)。
11.2 社会经济生产性本部公布“生产率年度报告书”,2006年度,日本整体的劳动生产率比上年度上升1.7%,服务性行业比上年度下降0.6%,制造业上升3.3%,信息通信业上升3.1%。
11.10 截至2007年11月9日,海外投资者在日本资本市场上发行的日元标价公募债券(日本武士债券)为1.9690万亿日元,预计2007年将超过2万亿日元,这是2006年的2.7倍,创2000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11.19 日本和东盟(ASEAN)在新加坡就签署经济合作协定(EPA)最终达成一致,2008年秋生效。
12.1 首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在北京举行。
12.13 自民、公明两党通过2008年度税制改革大纲,大纲未明确提高消费税的具体时间。
12.20 财务省公布,2008年度财政投融资计划为13.8689万亿日元,比上年减少2.1%,连续9年减少。31年来首次低于14万亿日元,仅是1996年度峰值时(40.5337万亿日元)的三分之一。
12.24 政府通过2008年度预算方案,一般会计总额为83.06万亿日元,比上年增加0.2%,连续两年增加。
12.24 政府确定紧急对策,应对油价上扬。主要内容有对严寒地区低收入家庭灯油费和汽油费予以补贴等。
12.26 内阁府公布的“国民经济计算”显示,2006年日本名义GDP为4.3755万亿美元,占世界名义GDP的9.1%(美国占27.2%,欧盟15国占28.3%,中国占5.5%),24年来首次低于10%,仅是1994年峰值时期的一半。
12.27 应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日本首相福田康夫于27~30日访华。
12.28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分别会见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福田首相举行会谈,双方就推动环境能源领域合作问题达成共识。同日,福田首相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