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统一战线工作
在线阅读 收藏

【概况】 2013年,学校统战工作在福建省委统战部、福建省教育工委统战部的指导下,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坚决执行上级的工作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统战方针政策,积极履行“反映情况、掌握政策、协调关系、举荐人才”的基本职能,充分调动起学校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发挥出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的人才优势和智力资源,在服务社会和学校的改革发展中有作为、有贡献、有地位,努力在统战工作领域中展示侨校风采。

针对学校海外统战资源丰富的特点,统战部门充分发挥自身对外工作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牵线搭桥,主动联系并取得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一方面协助学生部门做好境外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争取人心回归,另一方面协助董事会办公室/校友工作办公室做好海外校董、校友的来访接待工作,推动海外校董、校友回校、回乡创业投资。

华侨大学统战部从统一战线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出发,认真落实《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4号)文件精神,从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业务学习等方面给予各民主党派、群众团体全面的协助和支持。在组织建设上,协助各民主党派、群众团体发展新成员,把好入门关。协助民主党派、群众团体充实调整领导班子,做好政治交接工作。支持各民主党派、群众团体开展各类组织活动,活跃组织气氛,增强凝聚力。在思想建设上,以增进共识、增强合作意愿为目的,认真选派民主党派骨干成员参加各级社会主义学院、民主党派各级组织举办的培训班,组织党外代表人士学习党和国家召开的重要会议及重要文件精神,有针对性地订购各类学习资料,促进统一战线有关人士及时了解世情、党情、国情和民情。在业务学习上,以增强学校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的参政议政能力和提高建言献策的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先后召开学校统战信息采编、非公经济研究等业务培训班,邀请福建省委统战部、市委统战部等有关业务处室领导莅校授课。

发挥统战优势,切实服务改革发展。学校通过定期召开校内党外代表人士座谈会、季谈会等形式,向党外代表人士通报学校发展情况,听取意见,为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的改革与发展建言献策,贡献才智。此外,统战部门还通过约谈、来访接待等途径,及时了解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对学校重大决策和相关管理制度的意见和建议,主动向校党委和有关职能部门反映,并认真做好反馈工作,切实搭建学校了解民意、体察民情的平台,履行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职能。同时,统战部门密切关注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组织学校党外代表人士开展视察调研,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广泛收集党外代表人士的建议和看法,切实做好建言献策信息、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的上报工作,充分发挥出高校的人才高地优势,服务国家、海西的改革发展大业。此外,统战部门还充分借助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福建省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理论研究基地等平台优势,开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统战理论深化发展和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的相关工作。

统战部门通过调研摸底,进一步了解学校民主党派、群众团体以及党外代表人士工作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坚持定期主动走访各基层单位,通报情况,征求意见,增进共识,营造学校统战工作的良好氛围,并先后修订出台《华侨大学党委常委对口联系各民主党派、群众团体制度》(华大委〔2013〕36号)、《华侨大学党委统战工作制度》(华大委〔2013〕41号)、《华侨大学基层党委统战工作制度和工作职责》(委统〔2013〕6号)、《关于落实各民主党派群众团体组织经费及统一战线代表性人士有关待遇的实施意见》(委统〔2013〕7号)等文件,推动学校统战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主动拜访福建省委、泉州、厦门的各级统战部门和民主党派各级组织,就一校两区民主党派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开展交流,做好分歧化解,寻求理解支持,并初步就两校区民主党派组织发展模式进行了创新尝试,为厦门地区民主党派成员更好地融入厦门、服务厦门积累了经验。

【民主党派和群众团体工作】 2013年,统战部门共协助各民主党派发展新成员23人,比例达到原有民主党派人数的7.37%。适当超过5%的规定比例,既体现了高校作为民主党派代表人士源头阵地的特殊性,又进一步夯实了学校各民主党派可持续发展的组织基础。2013年,协助致公党华大总支部完成届中调整工作,增补土木工程学院严捍东教授为总支部副主委,进一步充实了总支部领导班子,也开启了新一轮政治交接工作的序幕。

同时,在致公党福建省委会、厦门市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成立致公党华侨大学厦门支部,其组织关系直接隶属厦门市委会,为学校探索两校区统战工作运行模式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也为民主党派成员更好地融入厦门,赢得认可奠定了必要的组织基础。

根据民主党派中央各级委员会工作安排,推荐赵昕东教授担任民盟中央经济委员会委员,推荐蒋楠博士担任台盟中央青年委员会委员。根据全国侨联换届工作安排,做好与省、市侨联的沟通协调,推荐校长助理彭霈为第九届全国侨联委员,推荐致公党主委、土木学院副教授吕振利,数量经济研究院教授陈燕武获评“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13年7月,以“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进政治合作共识”为主题,学校组织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主要负责人及省级以上党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赴延安开展政治学习,增强党外代表人士对多党合作形成的历史必然性的了解,增强党外代表人士与中共合作共事的意愿。

【参政议政工作】 2013年,学校党外代表人士就社会、经济、民生热点问题的建言献策类信息有7条被中共中央统战部采纳,13条被福建省委办公厅采纳,较好地为国家和省委决策提供参考,充分展示了学校的人才优势和智力资源。由于建言献策类信息被采用的数量和质量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华侨大学党委统战部被福建省委统战部授予“2013年度全省统战信息工作二等奖”。

根据福建省委统战部和福建省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的工作部署和安排,学校积极组织专家进行课题申报,并大力支持申报成功者开展调查研究,2013年,统战部向福建省委统战部提交各类课题调研成果21项,其中获得课题评比二等奖1篇、三等奖1篇、优秀奖1篇,较好地为统战理论的深化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13年,学校统战部被福建省委统战部授予“2013年度全省统战理论研究优秀组织奖”。

2013年10月11日,统战部组织全校省、市、区政协委员前往德化视察陶瓷产业发展情况。政协委员活动组先后参观了顺美集团、鼎晟瓷艺、泉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陶瓷博物馆、城市规划馆等,从企业、教育、历史和未来规划等四个方面深入了解德化陶瓷产业,委员们就如何发挥德化传统优势,有效促进校企合作,更好地推动德化陶瓷产业实现可持续快速发展提出各自的看法、意见和建议。

此外,学校还积极支持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社情民意视察活动,为学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更好地履行参政议政与建言献策的职责,更好地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提供大力支持。在2014年年初的各级两会上,学校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提交议案、提案20余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和效果。

【海外统战工作】 2013年9月18日,在泉州市政协、泉州市外侨办、泉州市侨联、泉州市台联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统战部会同学生处组织400多名境外新生参加“东亚文化之都——2013华侨大学境外新生泉州文化之旅”考察活动。活动从传统文化、名胜古迹、闽台情缘以及发展现状等多方面向境外新生展示了“东亚文化之都”泉州的风采,促进了境外新生对求学地——泉州的认识,加深了境外新生对祖国大陆的了解,增强了境外新生的民族认同感、归属感与荣誉感。

2013年12月13日,统战部会同董事会办公室/校友工作办公室率领华侨大学澳门校友会林辉莲、杨志荣、颜奕嘉、颜奕恒等校友拜访泉州市委统战部,通过座谈交流,促进了境外校友对祖国大陆发展现状的了解,对推动境外校友回校、回乡创业投资起到了积极作用。

【现任民主党派中央委员及省、市负责人】 学校现有民主党派中央委员及省、市负责人共7名(10人次)。其中,徐华担任民革泉州市委常委;庄培章担任民盟福建省委常委、泉州市委副主委;戴仲川担任民建福建省委副主委、泉州市委主委;张炜煌担任民进泉州市委副主委;刘向晖担任农工党泉州市委常委;张认成担任九三福建省委常委、泉州市委副主委;蔡振翔担任台盟中央委员。

(党委统战部供稿)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