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中国11个集中连片特困区贫困程度比较研究——基于综合发展指数计算的视角
在线阅读 收藏

本文通过构建涵盖经济、社会、生态三大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测算和对比分析了我国11个集中连片特困区的贫困状况,得到如下结论:第一,在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系统中,经济发展滞后最为严重,是我国11个连片特困区当前贫困中最突出的维度。社会发展水平也不高,但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扶贫攻坚政策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下,有了较大的改善。此外,虽然经济活动强度低,生态条件总体较好、生态负荷较小,但生态脆弱性仍不容忽视。第二,11个集中连片特困区的贫困程度在空间上呈“东部-北部-西南部”走向依次递增的特征,西南腹地是我国贫困的“重灾区”,不仅连 片特困区数量多、分布密集,而且贫困程度最深。11个连片特困区贫困程度的空间分布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东部强、中部居中、西部弱”的空间格局大体一致,这意味着连片特困区并不是“孤岛”,周边区域的发展对其仍有一定的影响。第三,虽然连片特困区是一类具有诸多共性的特殊类型区域,但11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仍各自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特别是在森林覆盖率、建制村硬化公路通达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人口密度、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村卫生室普及率和青壮年文盲率等7项指标上差异明显。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