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学校、教育实践者和家长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将继续就学校空间中另一个重要行动者群体——农民工子女进行全面研究。学校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农民工子女本身处于被教育、被管理、被控制的弱势地位,加之户籍身份的影响,这种劣势地位尤为突出。在此,笔者将首先展现农民工子女在多面夹击下的生存境遇及其对学校和教育所持的态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农民工子女如何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以形成其在学校空间中的应对策略。
农民工子女教育,城市基础教育,流动家庭,学校教育,再生产旋涡
史秋霞: 内蒙乌海人,社会学博士,江苏师范大学社会学系讲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社会学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兴趣为教育与社会不平等、人口流动与社会融合、项目社会评价;在《青年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曾主持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2年、2016年)、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2009年),参与多项国家级课题、省部级课题及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